方格精選

八部值得再三欣賞的非裔音樂家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年代的藍調歌手Bessie Smith 和 Ma Rainey, 60s70s的爵士樂手Miles Davis和 John Coltrane、古典音樂家Don Shirley、和女歌手 Nina Simone,還有80s和90s的惠妮休斯頓和NWA,他們都是著名的非裔音樂家,關於他們人生的精彩故事,近幾年都已登上大螢幕,而且都是非常值得馬上看的讚電影。

藍調天后(2021)

《藍調天后》的英文名稱是 Ma Rainey's Black Bottom(2021),或許你會疑惑,怎麼會有這麼直白又不禮貌的片名,直呼黑人女性的臀部為黑屁股?不過,如果你知道世上真有 Ma Rainey(1886-1939)這位爵士女歌手,她真的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名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而且「Black Bottom」在美國的 1920 年代還曾經是新潮的舞步,或許你就會開始對《藍調天后》這部電影,產生非常不一樣的想法與感受。

以《黑豹》聞名影壇的黑人演員 Chadwick Boseman 已經以《藍調天后》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獎。可惜 Boseman 已經因癌離世,無法親眼欣賞《藍調天后》的上映,也無法親自上台受獎。Boseman 在《藍調天后》飾演對藝術充滿熱情、對新科技充滿好奇、但對宗教失去信心的小號手,他自信又焦慮、積極又困頓、狂妄又自卑、瘋狂又退縮,能夠將這樣夾在時代與性格交界之處的矛盾角色,表現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Boseman 的獲獎真的實至名歸。

同場加映:釀影評|《藍調天后》裡的黃金年代、黑臀舞,唱片工業與黑人的悲劇

raw-image

幸福綠皮書(2018)

就在古典音樂鋼琴家 Don Shirley (Mahershala Ali飾演) 深入保守南方舉辦演奏會期間,與白人司機Tony Lip (Viggo Mortensen飾演) 之間有衝突、有妥協、也有關愛。精英階級的黑人音樂家和底層社會的白人保鑣,在親密相處三個月後,逐漸由種族敵對關係,轉變成唯一生好友。

raw-image

永遠愛妳,惠妮!(2017)

這是惠妮休斯頓的紀錄片,由幼年的養成到歌唱事業的高峰,直到2012年的意外離世。片中紀錄她與最親密好友Robyn Crawford的相處與決裂、她與家人難以割捨的經濟勒索、還有她始終無法放下的女兒Bobbi Brown。

raw-image

追尋約翰柯川 (2016, Netflix)

紀錄片《追尋柯川》刻畫柯川這位50s到60s年代最偉大的爵士薩克斯風手。除了技巧高明之外,柯川還將自己的靈魂、生活、智慧、全心融入音樂。紀錄片不只關於柯川的音樂,關於爵士樂高峰期的回顧與紀錄,也是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



瘋狂邁爾士 (2016)

《瘋狂邁爾士》由Don Cheadle導演製作與主演,透過記者(Dave, Ewan McGrager飾演)意外的登門到訪,窺見爵士樂手Miles Davis的人生低潮。關於一位樂手的偉大,在如何地錦上添花,也不及透視他的黑暗,在如何刻畫他的豐功偉業,也不及看他如何東山再起。

同場加映:《瘋狂邁爾士》(Miles Ahead)人生休止符的後面是什麼?

raw-image

衝出康普頓 (2015)

這部音樂傳記是關於80s, 90s年代的非裔美國嘻哈樂團NWA((Negroes With Attitude) ,從團員的彼此認識到一起出唱片,卻因唱片合約問題而各自單飛,整整跨越二十年的NWA興衰過程。主軸是 1988年的專輯 Straight Outta Compaton,和NWA音樂的社會諷刺與批評精神。

raw-image

藍調女王 (2015, HBO)

由《泥沼》(Mudbound, 2017, Netflix, 四項奧斯卡提名)導演的Dee Rees編導的《藍調女王》,講述20s, 30s年代的藍調歌手Bessie Smith的生平與經歷,包括幼年失親、同性戀情、多舛的音樂之路,直到成為「藍調女王」。此片也獲得多項葛萊美獎。



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 (2015, Netfix)

西蒙是六零年代的火紅女歌手,但是就在歌唱事業的高峰期,快速墜落,後來甚至消失,原因與她熱衷於黑人民權運動有關。這部紀錄片從西蒙的生活、求學、朋友、和社會事件,描述西蒙寧可追隨她的黑人意識,也不願意服庸白人(包括西逢的先生)的事業規劃。

同場加映:《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2018的搖滾名人與20世紀的美國黑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0
電影《誰偷了垃圾桶》以一位父親瑪哈拉賈的故事為中心,探討了愛與正義的主題。在表面荒謬的情節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印度神話意義以及對道德的探討。影片中的角色與元素,如拉希米與毗濕奴,象徵著保護與引導,展現了無差別的愛、善良、以及消滅邪惡的決心,充滿對人性與道德的深思。
Thumbnail
2024/09/20
電影《誰偷了垃圾桶》以一位父親瑪哈拉賈的故事為中心,探討了愛與正義的主題。在表面荒謬的情節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印度神話意義以及對道德的探討。影片中的角色與元素,如拉希米與毗濕奴,象徵著保護與引導,展現了無差別的愛、善良、以及消滅邪惡的決心,充滿對人性與道德的深思。
Thumbnail
2022/10/01
電影中有許多讓人感動難忘的父親,有照顧身心的父親,有拯救生命的父親,也有拯救靈魂的父親;有在外太空思女哭泣的父親,有化身甲蟲一路陪伴兒子冒險的父親,也有宛若駭客只想拯救女兒的父親。父親節到了,一起來複習這些大螢幕上最讓人感動的父親們。
Thumbnail
2022/10/01
電影中有許多讓人感動難忘的父親,有照顧身心的父親,有拯救生命的父親,也有拯救靈魂的父親;有在外太空思女哭泣的父親,有化身甲蟲一路陪伴兒子冒險的父親,也有宛若駭客只想拯救女兒的父親。父親節到了,一起來複習這些大螢幕上最讓人感動的父親們。
Thumbnail
2022/09/30
《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 2019, Netflix)講述由上屆教宗本篤十六世到今日的聖方濟教宗的傳承過程,在2020的奧斯卡有三項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在金球獎有四項提名。《教宗的繼承》有許多關於羅馬教廷的冷知識,那些你肯定會想多了解的有趣歷史。
Thumbnail
2022/09/30
《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 2019, Netflix)講述由上屆教宗本篤十六世到今日的聖方濟教宗的傳承過程,在2020的奧斯卡有三項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在金球獎有四項提名。《教宗的繼承》有許多關於羅馬教廷的冷知識,那些你肯定會想多了解的有趣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會想貼這首「Dont Rain On My Parade」,是前不久天后愛戴兒Adele在詹姆士高登的『車上卡拉OK 』告別單元中,演唱了這一首。這首歌原唱是芭芭拉史翠珊,這是她的電影處女秀,也為她拿下一座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會想貼這首「Dont Rain On My Parade」,是前不久天后愛戴兒Adele在詹姆士高登的『車上卡拉OK 』告別單元中,演唱了這一首。這首歌原唱是芭芭拉史翠珊,這是她的電影處女秀,也為她拿下一座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親友、音樂製作人眼中的一代天后惠妮休斯頓,星途能在此得以一窺。你能在電影中聽到原音呈現,橫跨她不同時期的嗓音。《與你共舞》是由演員重新詮釋的傳記電影。不參雜訪談或旁白,依照真實事件的時序帶你重新認識惠妮休斯頓,而不是爆料媒體或他人的嘴。
Thumbnail
親友、音樂製作人眼中的一代天后惠妮休斯頓,星途能在此得以一窺。你能在電影中聽到原音呈現,橫跨她不同時期的嗓音。《與你共舞》是由演員重新詮釋的傳記電影。不參雜訪談或旁白,依照真實事件的時序帶你重新認識惠妮休斯頓,而不是爆料媒體或他人的嘴。
Thumbnail
這些年來影壇出現不少部音樂傳記電影,從描述英國傳奇樂團Queen/皇后樂團的《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類電影無論票房或獎項都豐收,所以這幾年出現好幾部,項今年上半年就出現《Elvis/貓王艾維斯》,緊接下半年更出現《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
Thumbnail
這些年來影壇出現不少部音樂傳記電影,從描述英國傳奇樂團Queen/皇后樂團的《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類電影無論票房或獎項都豐收,所以這幾年出現好幾部,項今年上半年就出現《Elvis/貓王艾維斯》,緊接下半年更出現《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跨界音樂女高音——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將於今年十二月來台舉辦聖誕派對演唱會,在此先來回顧關於莎拉.布萊曼音樂生涯的大事紀。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跨界音樂女高音——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將於今年十二月來台舉辦聖誕派對演唱會,在此先來回顧關於莎拉.布萊曼音樂生涯的大事紀。
Thumbnail
那一年有很多世界大事件發生,聯合國簽屬消除種族歧視公約正式生效,人類登陸月球視為科技一大進展,Woodstock音樂會占盡版面,當然還有我喜愛的女歌手J-Lo出生。 同一年在哈林區的莫里斯山公園,一場自六月底到八月連續六周,每周一個音樂主題,類型廣泛從靈魂樂、流行樂、福音歌曲、非洲音樂、拉丁音樂等,
Thumbnail
那一年有很多世界大事件發生,聯合國簽屬消除種族歧視公約正式生效,人類登陸月球視為科技一大進展,Woodstock音樂會占盡版面,當然還有我喜愛的女歌手J-Lo出生。 同一年在哈林區的莫里斯山公園,一場自六月底到八月連續六周,每周一個音樂主題,類型廣泛從靈魂樂、流行樂、福音歌曲、非洲音樂、拉丁音樂等,
Thumbnail
芮妮齊薇格飾演的《茱蒂》將1939年以18歲青春之姿唱紅《綠野仙蹤》主題曲的茱蒂嘉蘭, 表演得唯妙唯肖、機可亂真。除了齊薇格之外,21世紀還有好幾位演員,像是泰隆艾格頓、雷米馬利克、凱特布蘭琪等等,也都曾以精湛演技詮釋20世紀創作歌手,將這些藝術的風華英姿再現螢幕。
Thumbnail
芮妮齊薇格飾演的《茱蒂》將1939年以18歲青春之姿唱紅《綠野仙蹤》主題曲的茱蒂嘉蘭, 表演得唯妙唯肖、機可亂真。除了齊薇格之外,21世紀還有好幾位演員,像是泰隆艾格頓、雷米馬利克、凱特布蘭琪等等,也都曾以精湛演技詮釋20世紀創作歌手,將這些藝術的風華英姿再現螢幕。
Thumbnail
黑人歌手渾厚的聲線,還有那九彎十八拐的轉音技巧,真的是優於其他人種太多,也因此像是嘻哈、節奏藍調,這類音樂類型,長期還是黑人歌手掌控,不過其他像爵士樂或者草根民謠音樂,從70年代以後,黑人歌手的空間就少了些。 來到九零年代,承先啟後的靈魂歌姬,自然非Mary J. Blige。
Thumbnail
黑人歌手渾厚的聲線,還有那九彎十八拐的轉音技巧,真的是優於其他人種太多,也因此像是嘻哈、節奏藍調,這類音樂類型,長期還是黑人歌手掌控,不過其他像爵士樂或者草根民謠音樂,從70年代以後,黑人歌手的空間就少了些。 來到九零年代,承先啟後的靈魂歌姬,自然非Mary J. Blige。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曾想過嘻哈(Hip-Hop)音樂、饒舌(Rap)歌曲究竟從何而來?是否會覺得它與我們的距離,好像不僅是一層紗,而是隔著一道厚重的牆?方格子作者吳念達的專欄「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就是要來鑿開這道牆,拉近華文大眾與嘻哈音樂的距離。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曾想過嘻哈(Hip-Hop)音樂、饒舌(Rap)歌曲究竟從何而來?是否會覺得它與我們的距離,好像不僅是一層紗,而是隔著一道厚重的牆?方格子作者吳念達的專欄「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就是要來鑿開這道牆,拉近華文大眾與嘻哈音樂的距離。
Thumbnail
這張黑膠在1964年發行時可是爵士世界的大事, 因為這是比莉生涯中少數在爵士俱樂部表演的現場錄音,而且在比莉離開地表後5年才被發現。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1951年秋天的波士頓...
Thumbnail
這張黑膠在1964年發行時可是爵士世界的大事, 因為這是比莉生涯中少數在爵士俱樂部表演的現場錄音,而且在比莉離開地表後5年才被發現。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1951年秋天的波士頓...
Thumbnail
皇后樂團,七○年代最響亮的一個名號,其標誌性的一項特徵,在收音機裡是聽不出來的。那就是舞台效果。佛萊迪渾身上下充滿了個人魅力。他在現場會彈鋼琴,有時也彈吉他,但越到晚期越少。他相信,重要的還是站起來和觀眾互動。因此,他的標誌正是一枝無底座的麥克風架。這在激情處可以拿來凹折,配合他誇張的肢體。
Thumbnail
皇后樂團,七○年代最響亮的一個名號,其標誌性的一項特徵,在收音機裡是聽不出來的。那就是舞台效果。佛萊迪渾身上下充滿了個人魅力。他在現場會彈鋼琴,有時也彈吉他,但越到晚期越少。他相信,重要的還是站起來和觀眾互動。因此,他的標誌正是一枝無底座的麥克風架。這在激情處可以拿來凹折,配合他誇張的肢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