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心得│亨利先生的祕密(The Mystery of Henri Pick):諷刺出版業靠行銷賣書的幽默作品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名人就算離開這個世界,依舊會有人記得他們的話、研究他們的思想和生平。如果是普通人如我,會有人想要了解我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嗎?他們會對我留下來的生命痕跡做出怎麼樣的解讀呢?

編輯達芬妮在「退稿圖書館」裡發現亨利先生的小說稿件《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一讀之下驚為天人,獲得遺孀和女兒喬瑟芬同意後決定出版。亨利先生生前是一位披薩師傅,當了一輩子的勞動者,從來沒有人看過他動筆寫小說,奇蹟似的出版過程讓這本書大受歡迎。

資深書評人胡許對於這本書的身世卻充滿懷疑,平常不讀書也不曾動筆寫作、對俄羅斯也沒啥研究的法國披薩師傅,怎麼能寫出以斯拉夫文學比喻愛情這等有深度的小說呢?抱著疑問的胡許訪問了亨利生活週邊人物,探訪他平生工作的場域,有趣的是,或許是平民變文豪的故事太美,反正死無對證了,大家都能為亨利先生的寫作才華自圓其說。逝者的人生就像已完成的文本任人解讀,就算故事有點不合理,對於逝者的尊重、為萎靡的出版業帶來全民話題、為小鎮帶來觀光客,不如不要再細究了?

raw-image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翻拍法國小說《退稿圖書館》。幾年前《亨利先生的祕密》上映時我曾經留意過這部電影的簡介,這次有機會利用friday觀看,以追查謎底為主線的劇情引人入勝,這其中兼顧幽默和諷刺現實的部分,這很值得介紹給大家。

行銷真的這麼重要嗎?

最近常常我開網頁就被投放創作者變現的課程廣告,又或是方格子也一直強投「內容變現」這些內容。現在這個時代人人可創作,人人都想被看見,如果能從中賺錢更好,行銷手法和曝光就成為成功捷徑。出版業是很傳統的行業,為了因應文字載體以及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改變,話題性取代了口碑行銷,因此出版社必須上節目打書,積極在媒體上曝光。

亨利先生處女作《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與編輯達芬妮的小說家男友佛瑞德的處女作《澡盆》是這部電影裡刻意安排的對比。由富有威望的書評家胡許主持的直播書評節目,因為時間關係不得不犧牲對新人小說家來說相當重要的曝光時刻,把佛瑞德的《澡盆》直接帶過,讓守在電視前的佛瑞德相當錯愕。縱然德瑞克實有寫作才華,他的作品少了行銷和曝光,不得不銷毀那些滯銷作品。然而《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主打傳奇般的出版過程,早在一開始就受到大家注目,加上具有深度的比喻和小說內容,即使書評家胡許在節目上放出懷疑論的重磅發言,只是更引起民眾對這本書的好奇。

raw-image

書評家胡許過去每周都要對大量的新書和話題作品進行評論,他怎麼可能消化得完這些內容?沒有看完這些書,就信誓旦旦地昧著良心對書本進行評鑑,也是夠過份了。然而胡許想必曾是深有文學底蘊、深愛文學之人,才能成為有威望的書評家,也因此他才能從眾人一樣讀到的字裡行間考究出亨利先生寫作之謎。就在他對《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發表重磅發言,最後被書評節目踢出去後,他開始執著追出真相。我想理由之一也包括他把評論文學當成工作太久,為了解謎而開始久違的文學深讀讓他找回對文學的熱情吧!

佛瑞德刻意出現在胡許面前,他知道胡許沒有讀過自己的書,暗示他要是真的讀過自己的處女作《澡盆》,就會發現《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的祕密了。最諷刺的部分莫過於此,這兩本書出於同名作家之筆,水準照理來說不會差太多,不同的行銷操作卻造成銷售成果的天壤之別。《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大賣關鍵在於民眾對權威的信任(書評家推薦)、對流行的關注(口碑行銷)、不斷曝光的話題性(重複曝光效應)、傳奇級的出版過程(故事行銷),甚至連動帶起亨利先生生前居住的小鎮觀光潮--編輯們想知道在退稿圖書館是否又能找到有機會大紅的作品,書迷想知道披薩師父到底是躲在哪裡寫出大作的……

看在創作者(德瑞克)眼裡,嘔心瀝血的作品卻不得不被行銷手法左右,加上原先幫他出主意的女友也因享受著爆紅書籍帶來的紅利,改變原先想先炒作一波後再告訴大家這只是個惡作劇的計畫,反而要求男友噤聲,女友的態度轉變,對德瑞克又是一記當頭棒喝。當今創作者面臨的現實,正是劇情呈現的狀況:再有才華,還是需要行銷才能大紅大紫。

然而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必須認清楚自己為何創作,也必須清楚作品的特性和受眾,堅定初心,就能穩下心情不被這些心情牽著走。若你堅持創作是為了拿到這個領域的某個成就,也清楚自己的東西只會有少數人有共鳴,那就無須在意大眾目光,刻意想討好所有人;如果創作就是為了名氣、賺錢、想要內容變現,那就需要輔以面向大眾的行銷策略、調整作品方向。

尤其現在創作工具百百種,根本是百家爭鳴戰國時代,正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在1968年接受雜誌的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會聞名於世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在這個時代人人皆有出名的機會,但在這15分鐘之後呢?話題性可以讓你得到關注,然而唯有經營自己的品牌、充實內容、持續進步才能建立鐵粉,走得更長久。不過我想,死後才以《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大紅大紫的披薩師傅亨利先生,是最不用擔心這件事的人了吧!


亨利先生的祕密(The Mystery of Henri Pick)

上映年份:2019年
導演:雷米貝桑松(RémiBezançon)
演員:法布萊斯魯奇尼 (Fabrice Luchini)、卡蜜兒克汀(Camille Cottin) 、艾莉絲伊薩絲(Alice Isaa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廢物青年.迪麥
101會員
282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廢物青年.迪麥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只是很會讀「教你怎麼寫作」的書,並不會培養出創作能力,有時看太多反而模糊學習焦點, 到底該聽誰的?誰說的才是真理? 答案藏在實作裡,真的動筆去寫,就會知道。
Thumbnail
只是很會讀「教你怎麼寫作」的書,並不會培養出創作能力,有時看太多反而模糊學習焦點, 到底該聽誰的?誰說的才是真理? 答案藏在實作裡,真的動筆去寫,就會知道。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代人人可創作,人人都想被看見,如果能從中賺錢更好,行銷手法和曝光就成為成功捷徑。然而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必須認清楚自己為何創作,也必須清楚作品的特性和受眾,堅定初心,就能穩下心情不被這些心情牽著走。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代人人可創作,人人都想被看見,如果能從中賺錢更好,行銷手法和曝光就成為成功捷徑。然而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必須認清楚自己為何創作,也必須清楚作品的特性和受眾,堅定初心,就能穩下心情不被這些心情牽著走。
Thumbnail
不知為何的,發現自己似乎逐漸喪失下標能力,而這本應該是我擅長的事情之一,想起過去受公關訓練時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除了將黑的說成白的之外。本文依然一篇雜談,但不想一直濫用這兩個字。我說的雜談是沒什麼價值的,而名作家們的雜談可以稱為是經典。 我媽說:「難怪他這麼直接。」 雜談就是莫名其妙的會打出很多。
Thumbnail
不知為何的,發現自己似乎逐漸喪失下標能力,而這本應該是我擅長的事情之一,想起過去受公關訓練時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除了將黑的說成白的之外。本文依然一篇雜談,但不想一直濫用這兩個字。我說的雜談是沒什麼價值的,而名作家們的雜談可以稱為是經典。 我媽說:「難怪他這麼直接。」 雜談就是莫名其妙的會打出很多。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創作出經典,是每個創作者都夢寐以求的事。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所謂「經典」是怎麼煉成的呢?為什麼有些作品,像是宮崎駿的電影,貝多芬的奏鳴曲,既便現在,還是能讓人常常拿出來回味再三。但大部分的作品卻如過眼雲煙,轉乎即逝呢?
Thumbnail
創作出經典,是每個創作者都夢寐以求的事。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所謂「經典」是怎麼煉成的呢?為什麼有些作品,像是宮崎駿的電影,貝多芬的奏鳴曲,既便現在,還是能讓人常常拿出來回味再三。但大部分的作品卻如過眼雲煙,轉乎即逝呢?
Thumbnail
改編自法國暢銷書《退稿圖書館》。無人知遇,乏人問津,從無機會出版的,都被妥貼收藏在退稿圖書館中,等待某個命定時刻,被知音拾起一讀。不過更可能的是永遠沒有這個時刻。被退稿被拒絕的失敗苦澀都是真的,而那些被看見的被選擇的被付印的被熱銷的,是否也都是真的?
Thumbnail
改編自法國暢銷書《退稿圖書館》。無人知遇,乏人問津,從無機會出版的,都被妥貼收藏在退稿圖書館中,等待某個命定時刻,被知音拾起一讀。不過更可能的是永遠沒有這個時刻。被退稿被拒絕的失敗苦澀都是真的,而那些被看見的被選擇的被付印的被熱銷的,是否也都是真的?
Thumbnail
《亨利先生的秘密》,敘述一位年輕的編輯女孩達芬妮與男友回老家,無意間知道鎮上有座專門收「退稿」的圖書館,達芬妮帶著挖寶的心情前往造訪,無意間發現了一部當地比薩師傅所寫的小說驚為天人,比薩師傅的小說一炮而紅成了暢銷書,但這時文學節目的書評人胡許卻對此感到質疑,他決定去探究這部小說和比薩師傅背後的秘密…
Thumbnail
《亨利先生的秘密》,敘述一位年輕的編輯女孩達芬妮與男友回老家,無意間知道鎮上有座專門收「退稿」的圖書館,達芬妮帶著挖寶的心情前往造訪,無意間發現了一部當地比薩師傅所寫的小說驚為天人,比薩師傅的小說一炮而紅成了暢銷書,但這時文學節目的書評人胡許卻對此感到質疑,他決定去探究這部小說和比薩師傅背後的秘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