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安德森電影《法蘭西特派週報》影評:回應這世代五大創作疑問的藝文影像副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電影如片名,真的是華麗精緻的藝文影像副刊,需要仔細品讀,讀對白文字、讀影像、讀文本畫外意、讀敘事手法的改變造成的趣味。《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巧妙融合威斯安德森作者風格,打造藝文影像副刊

威斯安德森擅用自己置中、繽紛的鏡頭語言,打造三大段關於創作(畫畫、文字、煮菜)、關於地域小人物的故事(二段小故事則為開頭與收尾),他標誌性的作品風格,宛如優美的排版,讓人品讀起來極為舒適,而影像節奏猶如翻書一般怡然自得且快速毫無喘息空間,一晃神可能就會跟不上威斯安德森翻閱的速度。

雖然《法蘭西特派週報》是真人實拍+ 一點2D 動畫,但整部片像是偶動畫,把所有演員都當作偶,任意操弄與玩耍。所有的表演都很機械式、很扁平、不需要演員魅力,對白也很冰冷、僵硬。甚至我懷疑不需要找提摩西夏勒梅、瑟夏羅南、法蘭西斯麥朵曼等一票巨星,全找符合形象的素人演員,電影也能成立(但演員應該表演得很開心)。儘管威斯安德森的電影似乎都是這樣的表演風格,然而本片比《布達佩斯大飯店》還更極端(產生的表演更平淡),戲劇張力單靠劇情本身填補。因此看到中後段會稍微有點疲乏,而作者也稍微加了動畫、舞台劇的形式,增加更多趣味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起頭-創作需要風格嗎?

開頭的旅遊頁,告訴觀眾這就是一本講述地域性的故事,不像一般旅遊副刊事給無聊觀光客看得名勝風景描繪,這本書要講的是有妓女、黑道,真的在地生活的景象。在雜誌編排上,除了封面,開頭是真的能體現雜誌的風格,它必須一眼讓讀者了解後續有甚麼樣的東西,且吸引讀者繼續閱讀,而威斯安德森在開頭確實做到,讓觀眾理解導演接下來都會用說書人的方式講述每一段故事,而這些表演都會很扁平冰冷,而裡面的故事都是關於在地、關於創作。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

第一段《具體的傑作》是由蒂妲·絲雲頓飾演的作家,在講座上分享給大家。而故事主要描述天才畫家罪犯、賣畫商人與美女獄卒(被畫者)之間微妙又詭譎的關係。這段故事點出「創作」、「創作者的身分」、「創作行銷」的關係:偉大的名畫出自殺人犯手裡,它可以是名畫嗎?以創作面來說,殺人犯透過描繪與獄卒之間真摯的情感而誕生的畫作,它有著藝術的私密性與超越性。然而創作如果只在監獄展示,那就是無法藝術品,這時必須透過藝術商人(展覽方)的行銷與炒作,讓大眾、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發掘「創作者與藝術品」,這時創作者的背景就成為行銷賣點,製造飢餓行銷,創造話題。前半段先點出藝術與商業本身就是密不可分,商業行為曝光藝術本身,拉抬藝術本身的價值。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但這個藝術品終究是一個殺人犯創作,這回到前面所述的提問,人們願不願意接受創作者本身即是不完美之人,甚至是背離道德法律之人。通常這類主題的電影會更聚焦在創作者內心,但《法蘭西特派週報》顯然沒這麼做(因為他是期刊報導),反而更聚焦在創作者與被畫者那般純粹卻又複雜的情感。而在後段劇本又搞了一個荒謬的監獄看畫會,把藝術圈的荒誕混合在故事中。而最後故事結束在一個更匪夷所思的行為—富商買下了壁洞畫,直接挖它進飛機上,賣畫商人大賺一筆;創作者因為拯救監獄發生的暴力衝突而獲得自由:獄卒獲得賣畫的錢,擁有了別的生活的機會。這happy ending怎麼發生,為何富商會買下這個難以賣出(挖出)的壁洞畫。電影沒有明說,但或許天啊被「創作」本身的藝術性與情感打動、或許想要炫富、或許~~。但電影明確地陳述「創作是可以單獨觀看,不考慮創作者的背景,只考慮它的藝術性」,以此諷刺現今高舉道德主義的觀者。

創作本身應是美好、純粹又複雜,就算被商業行銷,就算創作者品性不佳,也不該抹滅其存在的價值!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

第二段《宣言修訂版》是由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的作家,以私密的話語述說熱血文青的革命故事。這段也是三段中我最沒感覺的一部(絕對不是因為男主角是提摩西)。這段點出「創作」(文字/話語)的外在影響力與內在私密性,可以成為理性的革命宣言,與別的意識進行辯論;它也同時能作為感性的日記,表述自己的情感與愛戀。

電影用了三個角色的互動表現不同「創作」(文字/話語)的力量,法蘭西斯麥朵曼飾演的作家,她是寂寞的創作者、革命的旁觀者;提摩西飾演的發情革命騷年,他是激進的創作者、革命的主導者、文章的主角。當兩人透過文字表現自己的脆弱,也就引發乾材烈火,接著,發情騷年遇到了革命少女,兩人看似針對議題水火不融,但這些吵架反而激發更強烈的火花,電影這時把背景的餐廳物件拆開,宛如文字的重新組合拼湊,兩人隔著一台音樂播放設備背靠背,就算意識不同,愛戀也能萌然而生。這兩段剛好就表現創作的私密性,有著情感力道。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中段加了一個舞台劇的形式,表現故事中另一個故事(軍中的悲劇),間接促成革命的烈火。革命青年們與政府官透過棋局,互相較勁與角力,再隔空透過一堆人放話、進行下一步指令,這段看似好玩、荒謬,卻也呈現了革命時的真實情況。革命本就是「文字」與「棋局」的對決,誰的宣言煽動力強,誰能馬上將軍對手,誰就能勝利,這段顯示了創作的外在影響力。

而最後作家,兩位革命少年少女的爭吵,看似愛情的爭風吃醋,實則顯示了創作(文字)的理性與感性無法分割,情理兼具才是好的「宣言修訂版」,才能同時號召群眾情感,又有理路去述說論點。所有創作皆是這個樣子!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

第三段《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是由傑佛瑞·懷特飾演的作家,透過電視節目錄製向大眾述說。這段是電影在形式上最有趣的一段,用電視節目說一個綁架故事是蠻常見的節目形式,但傑佛瑞·懷特在訪問時不斷岔題,講自己與期刊創辦人的故事,就像在雜誌塞得額外頁面與贈品,令人驚喜,再來運用動畫做出天馬行空的飛車追逐,也呼應期刊常出現的漫畫形式,有種天外飛來一筆的趣味性。而故事本身在說明警察局長兒子被綁架,卻靠著警察私密主廚的料理絕活瓦解了衝突,兒子也因而獲救。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這段故事大致上是個典型的警匪對峙,基本上有吧成都在描寫綁架的起因、過程。然而當主廚冒著勇氣拯救局長兒子的情節,不僅做到驚喜的「反轉」,還延伸出了短片的主旨,甚至是全片的核心。作家撕掉的一頁—他與主廚的對談,描繪了創作的本質。「創作」(料理)即是勇敢嘗試,就算會置之死地,也希望嚐到(看到)那個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果沒有了「創作」(料理),一個外地廚師不可能打進本地圈,不可能引起不同階級、種族間的共鳴。「創作」能消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論是壞人還是正義的一方,都需要創作,都需要創作背後的情感。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結尾-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最終的訃聞為整部片劃下完美的休止符,所有作家一同完成期刊,如同一群人完成一部電影。儘管期刊要停止了,但創作不會停止,某方面來說,威斯安德森透過結局,回應現在串流與戲院的爭執,創作是不會被抹殺掉的,就算戲院關了、串流消失了,電影(故事)依然會透過別的方式繼續下去。(所以大家no crying)


創作者會繼續說故事,而觀眾也會繼續聽故事。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劇照


《法蘭西特派週報》如此美好的創作感嘆,怎叫人不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2/18
感謝分享心得!雖然《法蘭西特派報》已經結束,導演嚮往的年代也一去不復返,但創作仍舊持續下去著。共勉之。💪💪💪
avatar-img
今敏木木—影視男色美食隨筆
28會員
23內容數
生理男。第七屆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 成員、2024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國際競賽一般組資格審。曾在動畫媒體映CG擔任六年的採訪記者,多部影評刊載電影神搜。喜歡討論「男色」、「男演員」。也是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計畫、2023年度十大電影台灣影評人榜單、2021~2023年度劇評人最佳電視劇集排行榜、金亂獎的主辦者之一。
2025/02/18
電影/時序以「有可能在台灣上映的2025年作品,所以包含了2023~2025期間的作品,讓我們沈醉的帥男國度吧!(有些圖片非劇照) 《Queer》德魯史塔基+丹尼爾克雷格 從去年一直期待到今年的男同志戀愛(性愛)大片,德魯史塔基黃金比例的臉龐,精壯高挑的身材,一出場全世界男同性戀都拜倒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5/02/18
電影/時序以「有可能在台灣上映的2025年作品,所以包含了2023~2025期間的作品,讓我們沈醉的帥男國度吧!(有些圖片非劇照) 《Queer》德魯史塔基+丹尼爾克雷格 從去年一直期待到今年的男同志戀愛(性愛)大片,德魯史塔基黃金比例的臉龐,精壯高挑的身材,一出場全世界男同性戀都拜倒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5/02/18
如果說 2023 是電影男色元年,那 2024 就是汁液枯萎元年,男色少到我快要放棄這個帳號了!但沒關係依舊要做這個年度盤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5/02/18
如果說 2023 是電影男色元年,那 2024 就是汁液枯萎元年,男色少到我快要放棄這個帳號了!但沒關係依舊要做這個年度盤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5/01/24
本票選總共分成三大類型:台灣男演員、海外男演員、不分區非演員(包含導演、主持人、主播、運動員、歌手、偶像等男明星,不分地區)。除「不分區非演員」外,演員類型皆須要填寫 2024 年度的作品,可以是電影、戲劇等影視作品,非演員類型也希望大家考慮 2024 年的表現或形象。
Thumbnail
2025/01/24
本票選總共分成三大類型:台灣男演員、海外男演員、不分區非演員(包含導演、主持人、主播、運動員、歌手、偶像等男明星,不分地區)。除「不分區非演員」外,演員類型皆須要填寫 2024 年度的作品,可以是電影、戲劇等影視作品,非演員類型也希望大家考慮 2024 年的表現或形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Thumbnail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代人人可創作,人人都想被看見,如果能從中賺錢更好,行銷手法和曝光就成為成功捷徑。然而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必須認清楚自己為何創作,也必須清楚作品的特性和受眾,堅定初心,就能穩下心情不被這些心情牽著走。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代人人可創作,人人都想被看見,如果能從中賺錢更好,行銷手法和曝光就成為成功捷徑。然而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必須認清楚自己為何創作,也必須清楚作品的特性和受眾,堅定初心,就能穩下心情不被這些心情牽著走。
Thumbnail
本期《釀電影》從「我們想談那些美美的電影」出發,但越是挖掘,越是往後退,最後讓我們真正著迷的,是那些追逐著美,為美而耽溺,在美學的路上跌倒又爬起、終能找到自己的人們。
Thumbnail
本期《釀電影》從「我們想談那些美美的電影」出發,但越是挖掘,越是往後退,最後讓我們真正著迷的,是那些追逐著美,為美而耽溺,在美學的路上跌倒又爬起、終能找到自己的人們。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大家都以為出版就是聖杯,多少人懷抱中有一天能出版的美夢去寫作,但還有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沈的打擊: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Thumbnail
 1.布列松留下的電影書寫朼記與短片; 2.故意把<墮落天使>看成是布列松初試啼聲對宗教之超越精神進行人間性改寫的異端之作; 3.由狄德羅觀念的清洗與啟蒙重論<布龍森林的貴婦>。  
Thumbnail
 1.布列松留下的電影書寫朼記與短片; 2.故意把<墮落天使>看成是布列松初試啼聲對宗教之超越精神進行人間性改寫的異端之作; 3.由狄德羅觀念的清洗與啟蒙重論<布龍森林的貴婦>。  
Thumbnail
《追殺導演》藉黑色電影的謎團與強烈風格,敘述藝術家腦中那無法拿捏、無法放下的混亂思緒及情感,當中相輔相成的迷樣視覺與詩意敘事,帶來身如其境的迷茫體會和強烈不滿,究竟我們該為了生活放棄藝術,還是該為了藝術捨去生活?
Thumbnail
《追殺導演》藉黑色電影的謎團與強烈風格,敘述藝術家腦中那無法拿捏、無法放下的混亂思緒及情感,當中相輔相成的迷樣視覺與詩意敘事,帶來身如其境的迷茫體會和強烈不滿,究竟我們該為了生活放棄藝術,還是該為了藝術捨去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