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董氏奇穴之通腎穴-延伸對應-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最近剛好整理完通腎對應的文章,所以對這個全息對應模型比較熟悉,又剛好念書時發現,董氏奇穴中靈骨穴的主治跟駟馬穴非常雷同:
靈骨穴:肺機能不夠之坐骨神經痛、腰痛、腳痛、半面神經麻痺半身不遂、骨骼脹大、婦女經脈不調、經閉、難產、背痛、耳鳴、耳聾、偏頭痛、經痛、腸痛、頭昏腦脹。
駟馬穴:肋痛、背痛、肺機能不夠之坐骨神經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擊後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聾、耳鳴、耳炎、面部神經麻痹、眼發紅、哮喘、乳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癬、皮膚病。
因次我就開始思考,會不會靈骨穴也可以納入這個由腎、心三通及駟馬穴組成的全息對應模型中。稍微整理一下後發現還真的可以,我們分兩部分介紹。

手背對應大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07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針灸專業教學_全息與對應_理論模型篇、針灸專業教學_頭面針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22會員
49內容數
針灸相關的教學內容,對象主要是有興趣的醫師與醫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中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腿與背部對應(通腎延伸) 我們先確立了腎三通的對應關係後,接下來就要把大腿上的其他穴組也嘗試對應看看,主要選擇另外兩個董氏重要之穴組:心三通穴與駟馬三穴。
更新為優先建議同側取穴 太陽穴痛對應更改為駟馬中穴 接下來要講一個複雜但有趣的對應跟此有關,大家可以先複習一下腿顱對應喔!
這篇文章會透過顱軀全息(反順)與顱軀全息(反逆)來整合解釋一些頭皮針與董氏奇穴面部穴位的功效主治。 顱軀全息(反順) 首先直接看示意圖: 再往旁邊,B點便可對應到約肩井穴之位置,而前面提及之A3則約對應到肩中俞。兩者雖都治肩痛,但了解對應之相對位置,就可增加命中率。 顱軀全息(反逆) 其他補充
之前文章曾提過全息對應的變化形式,包含了大小與順逆。由於上篇文章有提到顱軀對應(正順),是我比較新一點的分類變化,未來也會再出現,所以這次就簡單補充一下。直接圖比較清楚:
首先可以看到圖左側,腿部標示的都是董氏奇穴可以查找到的穴位功效: 甲狀腺眼病:足駟馬 耳鳴:三泉穴 上下唇病:上下唇穴 下齒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咽喉:失音穴
大腿與背部對應(通腎延伸) 我們先確立了腎三通的對應關係後,接下來就要把大腿上的其他穴組也嘗試對應看看,主要選擇另外兩個董氏重要之穴組:心三通穴與駟馬三穴。
更新為優先建議同側取穴 太陽穴痛對應更改為駟馬中穴 接下來要講一個複雜但有趣的對應跟此有關,大家可以先複習一下腿顱對應喔!
這篇文章會透過顱軀全息(反順)與顱軀全息(反逆)來整合解釋一些頭皮針與董氏奇穴面部穴位的功效主治。 顱軀全息(反順) 首先直接看示意圖: 再往旁邊,B點便可對應到約肩井穴之位置,而前面提及之A3則約對應到肩中俞。兩者雖都治肩痛,但了解對應之相對位置,就可增加命中率。 顱軀全息(反逆) 其他補充
之前文章曾提過全息對應的變化形式,包含了大小與順逆。由於上篇文章有提到顱軀對應(正順),是我比較新一點的分類變化,未來也會再出現,所以這次就簡單補充一下。直接圖比較清楚:
首先可以看到圖左側,腿部標示的都是董氏奇穴可以查找到的穴位功效: 甲狀腺眼病:足駟馬 耳鳴:三泉穴 上下唇病:上下唇穴 下齒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咽喉:失音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造成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分成四大類 1.泌尿系統 2.骨骼與肌肉的僵硬發炎 3.消化道 4. 僵直性脊椎炎 1.泌尿系統來說腰酸背痛可能來自發炎、結石或腫瘤。如果是腎臟的發炎,其疼痛的部位是在腎區,也就是第十二肋骨下面,而性質多為持續性、尖銳性帶一點絞痛型的,通常腎臟發炎和結石造成的「
「病者手足厥冷」,厥陰病患者手腳冷到手肘膝蓋,「言我不結胸」,陽邪結於上,陰邪結於下,不結胸代表無熱,所以此為寒所造成,「小腹滿,按之痛者」,中極穴到關元穴這一帶,也就是膀胱附近會有壓痛感,「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這是下焦寒,冷結膀胱造成的少腹痛,小便透明,用真武湯來治療。 倪氏曰:膀胱結到的
撥筋,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對於維護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探討撥筋對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的聯繫,並介紹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地的撥筋堂服務。 撥筋是一種以推拿、按摩等手法為主的中醫療法,通過適當的按摩和操縱,可以調整身體的氣血流動,促進骨骼和關節的運動,從而達到維護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許多台灣民眾紛紛提著供品,前往墓地或山區掃墓,以表達對祖先的思念之情。然而,這個時候也常常伴隨著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 膝蓋疼痛。物理治療師陳文典指出,這種疼痛往往源於髕股疼痛症候群,其主要成因乃是膝蓋周邊肌肉張力失衡所致。
前言 腰酸到坐立難安,找了四個醫生或整復師,沒用,只能暫且試用腳底按摩來處理。腰酸按腳底?認知上或理論上或醫學上大概都講不通吧?那為何還要試著採用這看來不靠譜的方法呢? 記得的傳聞 事實上我很早就聽聞過腳底按摩法了,因為有段時間媒體密集報導在台東有位神父在使用此法協助有病痛的患者—他在台東偏區
Thumbnail
基本上小圓肌與棘下肌被認為功能幾乎相同,疼痛區域也類似,不一樣的是,棘下肌就像大哥保護著小圓肌,通常需要將棘下肌的症狀解決後,小圓肌才會展露頭角。 當小圓肌有症狀時,會有肩膀後側與外側的疼痛,有時無名指與小紙會有麻木感,甚至當你走路不小心揮到桌角時會劇烈疼痛。這會跟我們的一個神經壓迫現象搞混,像是
Thumbnail
如何能幫助我們平衡海底輪的能量呢? 一起來看看平衡海底輪/足少陰腎經/腎上腺的負芳對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造成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分成四大類 1.泌尿系統 2.骨骼與肌肉的僵硬發炎 3.消化道 4. 僵直性脊椎炎 1.泌尿系統來說腰酸背痛可能來自發炎、結石或腫瘤。如果是腎臟的發炎,其疼痛的部位是在腎區,也就是第十二肋骨下面,而性質多為持續性、尖銳性帶一點絞痛型的,通常腎臟發炎和結石造成的「
「病者手足厥冷」,厥陰病患者手腳冷到手肘膝蓋,「言我不結胸」,陽邪結於上,陰邪結於下,不結胸代表無熱,所以此為寒所造成,「小腹滿,按之痛者」,中極穴到關元穴這一帶,也就是膀胱附近會有壓痛感,「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這是下焦寒,冷結膀胱造成的少腹痛,小便透明,用真武湯來治療。 倪氏曰:膀胱結到的
撥筋,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對於維護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探討撥筋對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的聯繫,並介紹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地的撥筋堂服務。 撥筋是一種以推拿、按摩等手法為主的中醫療法,通過適當的按摩和操縱,可以調整身體的氣血流動,促進骨骼和關節的運動,從而達到維護骨骼健康和整體健康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許多台灣民眾紛紛提著供品,前往墓地或山區掃墓,以表達對祖先的思念之情。然而,這個時候也常常伴隨著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 膝蓋疼痛。物理治療師陳文典指出,這種疼痛往往源於髕股疼痛症候群,其主要成因乃是膝蓋周邊肌肉張力失衡所致。
前言 腰酸到坐立難安,找了四個醫生或整復師,沒用,只能暫且試用腳底按摩來處理。腰酸按腳底?認知上或理論上或醫學上大概都講不通吧?那為何還要試著採用這看來不靠譜的方法呢? 記得的傳聞 事實上我很早就聽聞過腳底按摩法了,因為有段時間媒體密集報導在台東有位神父在使用此法協助有病痛的患者—他在台東偏區
Thumbnail
基本上小圓肌與棘下肌被認為功能幾乎相同,疼痛區域也類似,不一樣的是,棘下肌就像大哥保護著小圓肌,通常需要將棘下肌的症狀解決後,小圓肌才會展露頭角。 當小圓肌有症狀時,會有肩膀後側與外側的疼痛,有時無名指與小紙會有麻木感,甚至當你走路不小心揮到桌角時會劇烈疼痛。這會跟我們的一個神經壓迫現象搞混,像是
Thumbnail
如何能幫助我們平衡海底輪的能量呢? 一起來看看平衡海底輪/足少陰腎經/腎上腺的負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