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瓦崗成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魏刀兒所部將甄翟兒復號歷山飛,衆十萬,轉寇太原。命將軍潘長文討之。」
「將軍潘長文為歷山飛賊所敗,戰歿,太原留守李淵續討。」
「李淵破甄翟兒於西河,擄男女數千口。」

看著這一條又一條的戰報,楊廣嘆了一口氣。面上的凝重,卻半點沒有紓緩。

年初,抵達東都洛陽之後,裴矩開始呈上各地叛亂的消息。

楊廣大發雷霆,把儒聖崔君肅,佛主章仇翼,與道座袁充都找來大罵一頓。

說好的新唐已至,天下太平呢?

在裴矩的建議下,楊廣解散了天官團,開始與大將軍宇文述、來護兒,及民部尚書樊子蓋等日夜商討對策。

四月,山西叛亂之勢最盛。

楊廣派出潘長文支援太原,命樊子蓋進討絳郡。

卻是裴矩動的手腳。

裴矩在日夜不斷的會議中,發現樊子蓋與崔君肅有連繫,力主討平西北諸賊,卻刻意忽略河北。

身為妖門之王,裴矩隨即了然:儒家,仍在試圖對付李淵。

而宇文述主張東郡賊盛,應退往江南。來護兒則是以楊廣的意見為意見。

事實上,楊廣有意採納宇文述的建議,只是樊子蓋一派堅持,他也不好落了威風。

在裴矩設計讓樊子蓋外出討賊後,宇文述就順利讓楊廣同意移往江都了。

大讚楊廣已為聖天子的崔君肅與章仇翼,受命留守洛陽。反倒是當初被評為推算不準確的袁充,再次受到楊廣寵信,一同前往江都。

臨行前,楊廣還派裴矩前往宣慰樊子蓋所部。

毫不意外,裴矩帶回來的,便是樊子蓋的死訊。

可裴矩還是算漏了一點。

日漸壯大的瓦崗賊,首腦人物的身分暴露了。

其中,蒲山公李密的名字,赫然在列。

楊廣雖然決定逃跑,仍下令各地逮捕與李密有關人士。並召山東第一猛將,張須陀轉任滎陽通守,前來牽制瓦崗賊。

裴矩所漏的,便是留在太原支持李淵父子的謀士劉文靜,實為李密姻親。

說不得,裴矩只能派人通知李世民,設法相救劉文靜。

而楊廣所看到的所有報告,都沒能讓他明白今年叛亂四起的真正原因。

前一年,楊廣下詔表示免除租稅。有討賊需求的郡守無奈,只能與地方大族進行借貸出兵。

但到底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張須陀,羅士信這等猛將。或是像李靖,劉文靜這樣的聰明人。

沒能將叛賊一網打盡,收不回戰利,難道大族還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慷慨解囊嗎?

缺錢缺糧,官兵無法出動,盜賊自然更盛。

而地方上,有兵器卻沒飯吃的人多了,你說還能發生什麼事呢?

搶。

上官不帶頭搶,就是第一個受害者。

世族與官軍之間的互助關係崩解後,中國北方睽違三百年之久的「農民起義」,就再次回歸了。

不同於數年前的「楊玄感官變」,也不再只是大族大教派唆使的「假民變」。

真正的亂世,回來了。

而一切竟只是源於一項德政,誰又料得到呢?


李密就料到了。

老百姓沒有飯吃,官兵沒有飯吃。

劫掠世族,則必然破壞地方平衡,無異殺雞取卵。更不要說,瓦崗寨本就是與滑州豪族合作的山賊。

雖然一時三刻生活無虞,但左近窮人盜匪,什麼時候說不準就打過來了呢?

「所以,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

李密雙手背在身後,環視廳中。

當日尚為瓦崗階下囚的李密,在王伯當的引薦下,赫然成為寨中如軍師般的存在。

但就算劉備請了諸葛亮,關羽張飛也不會把這鄉野村夫放在眼中。

李密真正建立起威信,卻與他身旁的壯漢有關。

一如大當家翟讓身邊,以王伯當為首的二十八箭手。李密身後,由程咬金率領的十八甲士,看起來更是威風凜凜。

到底是當過大官,李密整治的親衛隊,那風範硬是與山賊迥異。

程咬金是濟州東阿人士,自稱祖上乃三國時名將程昱。家中也算一方豪族,不過程咬金非大房所生,身分低微,倒是不愁吃穿。

程咬金生得孔武有力,為人豪爽,善使馬槊。比起主家兄弟,更得鄉里愛戴。劇賊盧明月入侵濟州時,程咬金便出面號召鄉勇團結自保。

屢次退敵後,終於招致盧明月大軍進攻。

其時李密於瓦崗有名無實,往來洛陽的「運河生意」,輪不到他插手,只能負責山東一側。

聽聞東阿有民兵抗賊,李密就知道要糟。

李密硬是請徐世勣調來數百親信勇士,搶在盧明月之前打敗了程咬金。

程咬金這才明白,世上更有能人,光憑一股豪勇之氣,並不能保護鄉親百姓。於是便召集了願意跟著他的鄉里,一同投靠瓦崗寨。

都說了程咬金出身豪族,這番帶來了人手,有作戰經驗的士兵,以及錢糧物資。對於李密在瓦崗寨的地位,自是大有助益。

程咬金本人更揀選了十七名勇士,貼身護衛李密。

可瓦崗群雄,多半不太喜歡李密的這十八驃騎。

因為他們的口頭禪就是……

「蒲山公所言甚是。」

十八個甲士異口同聲,還敢出言反對的,那真沒幾個。

大當家翟讓一拍手,道:「終於到這個時候了嗎?」

拉李密入夥,聲言反隋,也有個一兩年了。

跟聲勢浩大的盧明月,歷山飛等相比,瓦崗寨要低調得多。

先是等李密站穩腳步,最初的計劃,則是多與世族結盟。

可惜並不順利。

畢竟各地世族多半早有自己的政治或宗教歸屬,方能興盛至今。

但也隨著多番接洽,讓李密對於當前各地反亂的勢力畫分,漸漸有了些瞭解。

若要扭轉局面,最好的方式便是「立威」。

意思是,與隋軍正面衝突。

只要能證明,瓦崗寨比官兵更強,世族自然會依附而來。

但李密實績不夠,又沒有「再世霸王」這樣響亮的名頭,瓦崗寨眾哪敢跟著他去送死。

只好繼續做那運河生意。

可如今,紛亂更增,運河往來的船隻,大量減少。就連徐世勣的父親也表示,事情要糟了。

李密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各地缺糧,官兵不行,民亂更增。若我們能搶下洛口倉,不但寨裡無虞,更可賑助災民,吸收有生力量……這時機,誰袋裡有糧,誰就是大爺!」

瓦崗寨眾多不學無術,便有人問:「這洛口倉是啥?裡頭糧食很多?」

李密微笑道:「天下五倉,洛口第一。洛口倉設有三千窖,每窖藏糧八千擔。長年收納江南稻米,按大隋律令,每月清點至少須滿二千窖,你說這食糧多是不多?」

不待回覆,李密續道:「但日前我收到消息,隋帝楊廣將動身前往江都,勢必轉移洛倉米糧……大當家,事不宜遲,我們應該儘快出手才是。」

翟讓點點頭:「蒲山公所言甚是。不過這洛口倉可是我等能隨意進出之地?」

李密道:「自然不能。洛口倉築城而防,佔地二十餘里,常駐數千官兵,更距我瓦崗有八百里之遙,途中征戰必不可免。欲取洛口,我們就非得進行正式的軍事訓練不可。」

瓦崗寨的幕後頭領,以三當家自居的王伯當知道,這就是李密一直想做的事。一旦進行軍事訓練,那麼原本如同散沙的瓦崗寨眾,才會真正為他們所有。

王伯當遂道:「蒲山公先說事不宜遲,又言先練兵再行,這時間來得及嗎?」

李密道:「孫武練兵,一日即發。李密雖不才,若諸位不棄,願將弟兄們交給李密訓練,包準一月之後,還諸位一支不下官兵的勁旅。」

話才說完,程咬金等十八甲士隨即持戟拄地,同聲應和:「蒲山公所言甚是。」

沒有比這群整齊劃一,雄壯威武的甲士,更能證明李密練兵能力的了。

翟讓霍地起身,大笑道:「說得對,我手下的弟兄,就交給蒲山公了。」

加上大當家的表態,各個小頭領也紛紛道:「蒲山公的本事,那還用懷疑啊。」

「一個月之後,就要叫那些狗官兵嚐嚐咱們的厲害!」

李密微笑不語。

瓦崗寨眾習於爭鬥,論戰力,論指揮系統,本就不下官兵。

李密沒告訴這些粗人的是,孫武練兵,練的就是服從軍法。

要把嬪妃變成服從的士兵,孫武只需要殺兩個。要把這群強盜變官兵,而且來自這麼多不同的群體……

希望不用殺太多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卻說淮安王李神通於河北興兵,聯合幽州總管羅藝,直指偽帝宇文化及。 同時,夏王竇建德亦點兵備戰出擊。 雙方雖未聯合,卻是有志一同。 宇文化及當然也不是傻傻挨打。 自撤入魏縣以來,宇文兄弟便想盡辦法,聯絡父親過去佈在山東的人馬。不是別人,正是敲響大隋喪鐘,更早於楊玄感起義反叛的知世郎,王薄。
Thumbnail
卻說淮安王李神通於河北興兵,聯合幽州總管羅藝,直指偽帝宇文化及。 同時,夏王竇建德亦點兵備戰出擊。 雙方雖未聯合,卻是有志一同。 宇文化及當然也不是傻傻挨打。 自撤入魏縣以來,宇文兄弟便想盡辦法,聯絡父親過去佈在山東的人馬。不是別人,正是敲響大隋喪鐘,更早於楊玄感起義反叛的知世郎,王薄。
Thumbnail
先是,唐公李淵入長安,奉代王侑為天子。然而,除了關中、河東與太原外,無人認同。 不提江都楊廣所在,便是東都洛陽,本是期盼著長安能派出援軍,當此局勢,也不能同意新天子的登基。 洛陽,本屬越王楊侗所掌。 但如今,實權早已落入八貴手中。 不能齊心協力的八大貴人,將為東部帶來新的風波。
Thumbnail
先是,唐公李淵入長安,奉代王侑為天子。然而,除了關中、河東與太原外,無人認同。 不提江都楊廣所在,便是東都洛陽,本是期盼著長安能派出援軍,當此局勢,也不能同意新天子的登基。 洛陽,本屬越王楊侗所掌。 但如今,實權早已落入八貴手中。 不能齊心協力的八大貴人,將為東部帶來新的風波。
Thumbnail
「玄成,你看祖君彥做的這篇檄文如何?」 說話的,是魏王李密。 身後左首程咬金,右首秦瓊,端的是威風八面。 既已稱王,李密不再需要一次過跟瓦崗八十一寨主一同商議大事。 事實上,魏王李密已是山東盟主。
Thumbnail
「玄成,你看祖君彥做的這篇檄文如何?」 說話的,是魏王李密。 身後左首程咬金,右首秦瓊,端的是威風八面。 既已稱王,李密不再需要一次過跟瓦崗八十一寨主一同商議大事。 事實上,魏王李密已是山東盟主。
Thumbnail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Thumbnail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Thumbnail
李靖打了一個冷戰,差點把手中的卷宗跌落。 「嘿,八成是逃往江都的楊廣,又在咒罵那破壞他如夢似幻的天下江山禍首了。」 李靖手裡的卷宗,寫著的正是楊廣「南巡」的命令。 除了通知之外,更命各地奏摺無須送往江都,一律交由大興城留守,越王楊侗總管。 這是連國事都拋下了。 現在,李靖等的就是個調任命令。
Thumbnail
李靖打了一個冷戰,差點把手中的卷宗跌落。 「嘿,八成是逃往江都的楊廣,又在咒罵那破壞他如夢似幻的天下江山禍首了。」 李靖手裡的卷宗,寫著的正是楊廣「南巡」的命令。 除了通知之外,更命各地奏摺無須送往江都,一律交由大興城留守,越王楊侗總管。 這是連國事都拋下了。 現在,李靖等的就是個調任命令。
Thumbnail
前一年,楊廣下詔表示免除租稅。有討賊需求的郡守無奈,只能與地方大族進行借貸出兵。 但到底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張須陀,羅士信這等猛將。或是像李靖,劉文靜這樣的聰明人。 沒能將叛賊一網打盡,收不回戰利,難道大族還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慷慨解囊嗎? 缺錢缺糧,官兵無法出動,盜賊自然更盛。 亂世,竟因德政而起。
Thumbnail
前一年,楊廣下詔表示免除租稅。有討賊需求的郡守無奈,只能與地方大族進行借貸出兵。 但到底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張須陀,羅士信這等猛將。或是像李靖,劉文靜這樣的聰明人。 沒能將叛賊一網打盡,收不回戰利,難道大族還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慷慨解囊嗎? 缺錢缺糧,官兵無法出動,盜賊自然更盛。 亂世,竟因德政而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