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宇文北伐】

【隋唐天下群英傳-宇文北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先是,唐公李淵入長安,奉代王侑為天子。然而,除了關中、河東與太原外,無人認同。

不提江都楊廣所在,便是東都洛陽,本是期盼著長安能派出援軍,當此局勢,也不能同意新天子的登基。

洛陽,本屬越王楊侗所掌。

但如今,實權早已落入八貴手中。

左翊衛大將軍,王世充。
右翊衛大將軍,段達。
左驍衛大將軍,元文都。
右武衛大將軍,兵部尚書,皇甫無逸。
內史令,盧楚。
內史侍郎,郭文懿。
黃門侍郎,趙長文。

以及兵部侍郎,儒聖崔君肅。

四人手握兵權,三人掌管越王楊侗印璽詔書。

崔君肅看似官職最低,卻恰恰是兩派橋梁。

實際上,七貴皆知崔君肅身分,均奉其為共主。

對洛陽而言,當前頭號大敵,莫以李密為首的瓦崗賊聯盟最是難纏。但崔君肅並不急著與李密分勝負。

崔君肅真正煩惱的,是原本安排好的長樂王竇建德,失去了控制。

一開始,崔君肅先是發動洛陽兵馬北征,卻落得鎩羽而歸。苦無良策之下,崔君肅甚至派人與竇建德商談聯合,夾擊瓦崗。

但竇建德身旁的謀士孔德紹卻極力反對,建議先奪河北,立穩腳跟。

崔君肅百般算計,哪裡料到佛主章仇翼更在其上。

不只八貴中的王世充,乃佛門弟子,盧楚亦是章仇翼族人。便連竇建德的軍師孔德紹,遠在江都的驍果營武賁將軍司馬德戡,也盡是佛主手下。

按章仇翼的計劃,只要司馬德戡鼓動江都叛亂,奪取政權,再興兵北上。三股勢力匯流,更拿下崔君肅。屆時新周天子擁半壁江山,又懼新唐何來?

但你有張良計,人有過牆梯。

司馬德戡所擁立的宇文化及,在誅殺楊廣後,卻不稱帝,僅以丞相自居。

時江都軍兵士氣高昂,志在北伐,宇文化及也是順水推舟,開始徵收船隻。但同時,其二弟宇文智及,也下令搜羅江都宮內財寶,運入船艙。

拖延了十餘日,江都軍才慢悠悠的出發,循運河北上。

不料方抵徐州,由於淮南賊杜伏威等作亂,水路不行。宇文化及又下令去徵收牛車,裝載財寶。

戰爭所需兵甲糧食器械,一律由士兵背負行軍。

正當部隊怨聲載道之時,宇文智及又出手了。

一晚,司馬德戡與其支黨十餘人,盡皆被捕,立斬。

宇文智及對江都軍宣稱,司馬德戡為了獨吞財寶,意圖謀反。事實上,宇文智及一早派人監視司馬德戡,發現了佛主章仇翼派來的使者,加以擒獲。

宇文智及雖生性狠辣,卻是好生接待了使者,行以重賄,慢慢套出原來佛門希望藉宇文氏後周天子氣,來成為神州新主。

不過,宇文智及並沒有興趣當任何人的傀儡。

將佛門使者暗中處理掉,宇文智及更將司馬德戡的勢力連根拔起。

這一切,宇文智及都沒有告訴兄長。

雖然拔除了內憂,但軍心浮動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將士們更是抱怨,為何要載運這樣多的金銀財寶?

宇文智及笑道:「沒事,很快就會減少了。」

一如宇文智及所言,載運財寶的牛車,慢慢空了出來。

士兵們身上的負擔,輕了。

從徐州南部開始往東行的江都軍,也接連受到各縣城的熱烈歡迎。直到在瓦崗軍控制之下的東郡城門亦為之開時,牛車上的財寶,終於是空了。

而江都軍諸將,也總算是明白過來。

宇文智及,竟是用財寶攻城!

江都號稱十萬軍,威逼利誘之下,即使江北各縣城仍奉東都號令,也是不得不降。

然而,終於抵達前線的江都軍,目標究竟是什麼?

就連名義上的元帥,宇文化及都不知道。

宇文化及只要知道,弟弟的所有計劃,都是為了謀取最大利益,那就夠了。


但對於洛陽隋軍與瓦崗軍來說,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照理來說,江都與洛陽共為隋氏,理應會合共討李密。

是的,李密這邊很緊張。

但洛陽城內的氣氛,同樣不輕鬆。

八貴,一如過去的八大人制。雖尊崔君肅為首,但大家是各有心思。其中,元文都與段達,都是當初奉楊廣詔命為東都留守。被王世充這傢伙後來居上,實是不滿。

但也不可否認,元段二人與越王楊侗最是親密。

說到底,元段二氏與隋氏均是代人出身,與漢人世族之間,不免有些隔閡。

在江都軍方抵彭城時,元段二人便自作主張,擁立楊侗為新帝。更改官易職,讓元文都兼領內史令。

崔君肅還來不及反對,皇甫無逸跟盧楚也站到了新帝派這邊。本來,王世充也該與盧楚同進退。但元文都卻不買王世充的帳。

新帝新氣象,這八貴的人數,倒是該減上一減。至不濟,也可以將王世充的席位,讓給擊敗過他的李密吧?

沒錯,元文都獻給楊侗的計策,便是招降李密,共抗宇文化及。


「降於隋氏,那是不可能的。」李密道:「但這不失為一著緩兵之計。」

對面,王伯當緊閉雙眼,緩緩道:「繼續說。」

李密又道:「東都已發檄文,指稱宇文化及弒帝篡逆,雙方算是撕破臉了。若我等假意稱降,至少可以保證與江都軍為戰時,東都不會前來添亂。」

王伯當點頭,問道:「何不讓江都與東都隋軍自相殘殺,我等坐收漁翁之利?」

李密答道:「根據斥侯帶回來的消息,我敢肯定宇文化及此行,不敢攻城。」

接著,李密便將宇文智及一路行來,兵行詭道的情事說了。

王伯當雖非大將之才,倒也不笨,略一思索便道:「攻城具大可以在東郡打造……密公的意思是,宇文化及無糧?」

「正是。」李密道:「自古北伐大軍深入敵境,首重糧草運補。但宇文化及後方並無補給線,顯是打算因糧於敵,即便有十萬大軍,也是無力圍城。反觀我魏軍天下五倉據其二,只要能奪得一處,宇文化及便能立足中原。」

王伯當道:「按密公看,宇文化及會選擇何處進攻?」

李密道:「既駐東郡,目標定是西去二百里的黎陽倉。東都眾人亦知此事,故假意招降,只為隔山觀虎鬥也。」

王伯當又道:「你想得到,他人自然也想得到。只怕我等與江都軍鏖戰之時,東都軍便會出動了。」

李密笑了:「主公明鑑。不過主公可有留意到,此番招降,東都許我的位子,本屬王世充?只要我們在適當的時機,把這個消息洩漏給王世充……別說東都無力出兵,這降隋的承諾,我看也是不用兌現的。」

王伯當一貫的神色不動:「密公既有對策,那我也沒什麼好說了。一路走來,皆是憑著密公巧計,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只是,照這樣子下去,我等要到何時,方能完成興復大燕的悲願?」

李密一愣。

一直以來,瓦崗軍面臨了無數困境,都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得到解決。

如今,猛將如雲,兵力強盛,糧草充足。

慕容勇還有什麼不滿意?

是了。

李密道:「主公可是見到李淵入主長安,而產生了焦躁之情?李密已與李淵約定,只要我等奪下洛陽,李淵便會攜眾前來稱臣。屆時主公登基,天下誰可爭鋒?」

「如此最好。」王伯當淡淡道,眼神卻不自覺的飄向了遠方。

而李密也萬萬沒想到,王伯當流露出的一絲不滿,即將化成擊垮瓦崗軍的巨大洪流……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