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漲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美國公布8月份CPI超乎市場預期,大家期盼升息趨緩的美夢落空,因此股市大跌。目前投資市場都是圍繞通膨這個主軸在轉。身處投資市場中,一定要知道現在投資的主軸是什麼,但是如果CPI一漲就賣一跌就買,就相當於隨著消息起伏、沒有方向。
現在的通膨高漲,不單是只因為油價上漲就通膨高,油價下跌則通膨回落這麼簡單。影響因素有很多面向,列如下
  • 疫情發生後各國央行大撒錢,聯準會、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都進行了量化寬鬆,讓市場增加了25%~100%+的貨幣供給。別忘了金融海嘯量化寬鬆的資金也還沒回收,這麼多的資金放到市場中,鈔票變薄物價上漲是正常的。
  • 環保政策、碳稅等的減碳政策絕對是通膨的助手。原本經營已久的企業、無論是鋼鐵、石化等產業,因為排放被要求額外的碳稅,那表示生產成本提高;因為耗能被要求購買清潔能源,原本企業購買的能源不一定是最環保的,但一定是最便宜的,原本沒買的當然是比較貴,否則不需要要求就會自己去買了。所有的環保要求,事實上正在抬高所有生產的成本。環保不是免費的。
  • 貿易戰、俄羅斯制裁等反全球化的政策,無論政策上是正確或正義的目標,但反映在經濟上,就是讓便宜的商品不易取得。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讓最終購買商品的美國人要付出更多的錢;制裁了俄羅斯石油,讓市場上沒有被制裁的石油減少了,商品稀缺了,價格自然就高了。
  • 美國就業市場處於完全就業狀態,薪資成長也很好。就業跟薪資好消費的需求就強,也是會帶動通膨上漲。而就業帶動的通膨跟油價上漲帶動通膨不同的地方是,油價帶動的通膨是暫時性的,而就業帶動的通膨是永久性的,這個力量帶來的通膨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目前的通膨是許多因素造成的,趨勢上就是未來有一段時間通膨將會很高。無論目前公布的數據是8.5%或8.2%,通膨可能五年內都回不到2%;無論9月份升息2碼或4碼,明後年的利率都可能在3%以上。我們現在應該思考更多的是在3%的利率環境下,應該怎麼投資。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是央行QE的年代。投資策略從柏南克put到葉倫put,只要跌深就是買入機會。從2009年到疫情發生之前,美國股市不曾發生過20%以上的跌幅,因此股市下跌10%之後就是絕佳買點。但這個策略應該已經是過去式了,整體的資金環境已經從寬鬆走向緊縮,已經不再是持續寬鬆的環境。現在需要進入一個有風險意識的環境,股市像以前以樣,大盤是有可能下跌50%的。
在1930年代,當買入一個穀倉。並不是在進行穀倉的投資,而是在對貨幣會大幅貶值進行放空投機。我們現在處於長期債務週期的末端,許多大國政府都累積了鉅額債務,過去幾年都是透過不斷印鈔票來支持。但不斷印鈔現在造成了通膨,反而需要大幅升息來壓制。這時有一個比較不主流的聲音會說,央行是無法大幅升息的,因為升息後政府的利息支出太高,一旦利率升上去政府就會破產。這個論點就是在針對長期債務週期的末端進行預測,而這個情況會怎麼發生,我們多久之後才會嚴肅的面對這樣的問題,現在並無法知道。但跟現今的通膨環境結合一併看,能源與商品領域的投資會是未來可以關注的重點。新的電池技術、或者在原有的能源技術上做更有效的管理、大型能源儲存技術,或者各種稀缺資源,說不定中美哪天為了搶奪資源,把原物料價格買了上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對於金融市場的觀察與心得。包含:市場趨勢、總體經濟、個股研究、產業研究與基金的投資。對於市場的解讀,一般會從三個角度切入:趨勢、資金面、基本面。其中,基本面包含企業是否獲利?成長還是衰退?以及估值高低。期望藉由不同的角度,看到市場更完整的樣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歐洲兩樣情,同樣面臨高通膨的威脅,美國的經濟狀況比歐洲好得太多。 韓國半導體出口衰退,是他不行而不是全球景氣衰退。 台灣上市公司最新營收還維持成長7%,只是趨緩。但有個產業的最近每個月都在成長,尤其是其中一支股票...
歐洲能源價格狂飆,歐洲天然氣價格相比於疫情之前上漲了將近10倍。而電力價格最近也是漲幅驚人,一年以來上漲了5倍以上。然而歐洲面臨的不是能源危機,是經濟危機! 其實歐美的制裁,只是在加劇能源問題。同時,也有產業受益於目前的能源危機。
美國歐洲兩樣情,同樣面臨高通膨的威脅,美國的經濟狀況比歐洲好得太多。 韓國半導體出口衰退,是他不行而不是全球景氣衰退。 台灣上市公司最新營收還維持成長7%,只是趨緩。但有個產業的最近每個月都在成長,尤其是其中一支股票...
歐洲能源價格狂飆,歐洲天然氣價格相比於疫情之前上漲了將近10倍。而電力價格最近也是漲幅驚人,一年以來上漲了5倍以上。然而歐洲面臨的不是能源危機,是經濟危機! 其實歐美的制裁,只是在加劇能源問題。同時,也有產業受益於目前的能源危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股票市場中,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一個深具影響力的經濟因素。當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時,通膨就會對整體經濟及股票市場帶來直接影響。面對不斷波動的通脹數據,股票投資者如何解讀通膨對市場的影響並找到最佳投資策略,成為保持投資回報的重要課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通膨的基本概念
美國7月的PPI數據意外低於預期,這一結果引發了市場對通脹壓力進一步緩和的強烈關注。與此同時,勞動市場數據顯示出放緩的跡象,使得投資者增加了對美聯儲即將放寬政策、甚至降息的押注,投資者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股市策略? 晚間20:30 / 美國7月PPI數據概覽: 年率:2.2%,低於預期的2.30%,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美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0%,優於預期(3.1%)的回落,使得市場更加確信隨著通膨降溫,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增加。 降息將放寬巿場的資金流動性,也將提振股巿的投資人信心。此一訊息的解讀本該促使股巿上漲的,然而這一次規則改變了嗎!!。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股票市場中,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一個深具影響力的經濟因素。當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時,通膨就會對整體經濟及股票市場帶來直接影響。面對不斷波動的通脹數據,股票投資者如何解讀通膨對市場的影響並找到最佳投資策略,成為保持投資回報的重要課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通膨的基本概念
美國7月的PPI數據意外低於預期,這一結果引發了市場對通脹壓力進一步緩和的強烈關注。與此同時,勞動市場數據顯示出放緩的跡象,使得投資者增加了對美聯儲即將放寬政策、甚至降息的押注,投資者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股市策略? 晚間20:30 / 美國7月PPI數據概覽: 年率:2.2%,低於預期的2.30%,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美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0%,優於預期(3.1%)的回落,使得市場更加確信隨著通膨降溫,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增加。 降息將放寬巿場的資金流動性,也將提振股巿的投資人信心。此一訊息的解讀本該促使股巿上漲的,然而這一次規則改變了嗎!!。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