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說及其價值意義(3/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三、生之謂性
什麼叫做「生之謂性」呢?與生俱來的本質就叫做性,也就是說,不管是善是惡,總之是與生俱來的,就是人的本性。這樣的說法,孟子同意了嗎?
其實,提出「生之謂性」的,是當時與孟子論辯的告子。也可以這樣說:孟子的性善說,就是被告子質問時所提出的。
告子說:生之謂性。
孟子說:凡是與生俱來的本質就叫做本性,那就如同凡是生有白色的特質就叫做白一樣,是嗎?
告子說:是的。
孟子說:那白羽毛的白,就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如同白玉的白,一樣嗎?
告子說:是的。
孟子說:依你這樣說來,那麼狗的性,就如同牛的性;牛的性,就如同人的性一樣嗎?
(原文見《孟子·告子篇上3》)
這樣的一段對話,什麼告子說,什麼孟子說,這就是各自表述。而且,孟子並非直接回答,而是採用「反詰」的手法,以邏輯推理來詰問對方。
但從這段的內容看,並沒有直接論及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告子只就人與生俱來的,就有許許多多的在生理上、在情緒上、在欲望上的反應,這種反應的特質,告子認為這就是人性。所以,接著告子就強調「食色性也」。
可孟子呢,運用了「借換概念」的手法,說:白,是一個概念;而白色的東西,只是白的表徵,而並非本質。
那麼,研究儒學的當代學者,肯定不接受告子所說的「生之謂性」,因為告子所講的「性」,那是自然生命的反應,並不能顯現出人的道德價值與人格尊嚴。如果按照告子的思路,最終就會以「人性是無所謂善惡」的結論了。
(明天續講,謝謝!)
(寫於2021年1月16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二、人性究竟是善的抑或惡的呢? 要是根據邏輯學來說,善與惡這兩個元素,很自然的就得出四種的可能性: 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 無善、有惡 有善、無惡 那麼,為善去惡的「原動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五十年前,讀過一本《老子》,那是以唯物辯證法來演繹的,而在其時,一直都有人批評儒家學說是唯心論。 沒錯,孔子講仁心;曾子講孝心;孟子講本心;陸象山講「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王陽明更具體地指出「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乍看這些聖儒,個個都講心。
二、人性究竟是善的抑或惡的呢? 要是根據邏輯學來說,善與惡這兩個元素,很自然的就得出四種的可能性: 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 無善、有惡 有善、無惡 那麼,為善去惡的「原動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五十年前,讀過一本《老子》,那是以唯物辯證法來演繹的,而在其時,一直都有人批評儒家學說是唯心論。 沒錯,孔子講仁心;曾子講孝心;孟子講本心;陸象山講「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王陽明更具體地指出「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乍看這些聖儒,個個都講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為1959年漢娜‧鄂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以 "Vita Activa" 為名的系列講座;系列座談內容整理為此專書。 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是什麼?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認為人和禽獸只差在具有仁義道德的天性。除了道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為1959年漢娜‧鄂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以 "Vita Activa" 為名的系列講座;系列座談內容整理為此專書。 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是什麼?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認為人和禽獸只差在具有仁義道德的天性。除了道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