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懊悔,是再顛倒不過,不如原封不動地接受它,記取當中的教訓,然後平靜地繼續過生活,把自己看作一個現象,其中的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對於別人可以寬容一點,至多可以為他們感到遺憾,永遠不必因為他們而動怒,也不必為他們而興奮,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自己而存在,為我們的目的服務。最曉得如何統御他者的人,永遠也是最能看透人性的人。每一個必然之舉都是合理的,而只要是有利的,就都是必然的。每一個在不必要的情形下造成別人麻煩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只要我們開始懊悔,開始懷疑自己,就會變得容易受到公眾的輿論控制。如果一個不道德的行為是必要的,那麼對我們而言它便是道德的。
~尼采
(摘自《瞧一眼尼采》(Peter Zudeick,黃添盛譯,台北市:商周出版,2007,頁33)
2. 尼采批判了以社會效益為導向的教育政策,「這是一個速成的教育,為的是趕快培養會賺錢的主體,但也是一個徹底的教育,以培養更賺錢的主體。一個人被哺餵多少文化,完全視產業的需要而定。」針對這個問題,他提出來的理想教育是「讓一個人變得寂寞,把目標放在金錢與生產之外,消耗掉相當長的時日。」
3. 人類的一個根本謬見是:「人類是不自由的世界裡的自由者、永遠的奇蹟製造者,所以才會有人類有善有惡的說法,也才會有種種異想天開的臆測,例如他是超動物、他幾乎是神、是世界之創造的終極意義、是無可取代者、是宇宙奧祕的答案、是傲視自然的偉大主宰,也才會將他的歷史稱為世界史。」
~尼采
(摘自《瞧一眼尼采》(Peter Zudeick,黃添盛譯,台北市:商周出版,2007,頁102)
4. 錯誤是人類的教育者:第一,他尚未完整地認清自己;第二,他為自己貼上了捏造出來的特徵;第三,相對於動物界與自然,他對自己的位階有錯誤的定位;第四,他不斷發明新的價值表,在一個階段裡將它視為永恆的、無條件的,因此,此一時,彼一時,各有不同的本能與狀態被提到最高順位,而且因為這個平價而顯貴。如果我們將這四個錯誤的作用扣除,那麼人性、人道與「人類尊嚴」便一併被扣除了。
5. 只要是有牆壁的地方,我就要把對基督教的永恆指控寫在每一面牆上。我有自己的字母,可以讓盲人也看得見……我說基督教是一個上天下地的詛咒,是一個最內在的腐化,是一個強大的復仇本能,對它而言,沒有任何手段夠毒辣、夠陰險、夠隱匿、夠卑劣。我說它是人類史上一個永恆的污漬。
6. 尼采神話了戰爭,而且,他說的戰爭不是比喻,不是爭辯,不是澄清事實的攻防,而是字面意義上的、肉體上的、武裝的衝突,是將民族中病弱的成分加以「清洗」,是寄生蟲的消滅。這也是法西斯的概念兵器。此外,來有諸如「統治者的道德」、「超人」、「金髮野獸」、「權力意志」等口號、對於強者及權力的標榜、對法律的藐視。一個像墨索里尼這樣的法西斯主義者早在20年代早期就已經熱烈地擁抱尼采的思想。
7. 「人道主義」是尼采蔑視、譏笑的觀念,因為它屬於奴隸道德的武器,而所謂的「人道」也不過是弱者的資本。然而,還是有另一種跟尼采的道德理論完全無干的人道觀念,不再涉及對死後懲罰的恐懼與救贖的期盼。一個人即使沒有這樣的「誘因」,還是可以規規矩矩做人。尼采事實上也明白什麼是有道德的行為,只不過在他的理論裡,它就等於高貴的人、「一開始就健全的人」的舉止。這又是一個神話、一個教條、信條。但是我們寧願跟尼采一樣,對每一種信仰或信條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的確說服了我們,「信仰每多一分,證明就少了一分,可信度也就跟著少了一分。」
8. 尼采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他終其一生都在戰鬥、都在受苦-他受自己的苦,也受世界、文化、哲學的苦。而且,他始終想要超越這些痛苦、這個世界、這個生命,不斷地走向更高的、杳無人跡的境界。在這條道路上,他沒有半點退讓-半點傲慢、無禮、瘋狂也沒有。為了活下去,他必須吶喊。他已經盡情地吶喊,他是在市場叫賣的小販,一個顛覆者,一個挑釁者,他吵鬧而野蠻,因為他要讓別人聽到他的聲音。他一直到最後都帶著打不垮的自信。「一個懂得呼吸我作品裡的空氣的人,必定也知道這是高處的空氣、強勁的空氣。」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
Elvis,目前在餐飲新創擔任營運總監。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畢,曾於 BBC 與美聯社實習,卻從未擔任一天的正職記者。過去 5 份工作皆任職於知名企業:統一、雀巢、85度C、Gogoro 和恆隆行。他是 Gogoro 首批開疆闢土的員工之一,前後 6.33 年,先在其首間實體門市 – 信義全球體驗中心擔任總店長,後成為 Gogoro資深車主社群經理,透過線上跟線下操作,轉動用戶社群,產生大量行銷內容與媒體效益,並創造正向改變,引領 1,303 位車主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更曾以英文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作為公眾演講狂熱者,生涯累積超過橫跨 8 大不同主題,共 181 場演講或教育訓練,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歡迎來信交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