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365] Suzanne Vega/MP3之母的故事... (46/36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Suzanne Vega - Tom's Diner

Tom's Diner是真實存在紐約的一家店(就叫做 Tom's Restaurant),Suzanne Vega 有天在這家餐館喝咖啡、看報紙、觀察來來去去的人們後,有感而發寫出這首歌。1987年錄製的時候發行了兩個版本,一個是純人聲清唱的極簡版,另一個則加上鋼琴與吉他伴奏。1990年倫敦的雙人組DNA,remix拼接Suzanne隨興的哼唱再加上動感的節拍,在未經授權下擅自把歌曲私下發佈。唱片公司與Suzanne可能看見歌曲改編後的潛力,直接向他們買下版權重新發行,反而成為了現在大多數人聽過、最紅的版本。後來這首歌也被許多人取樣致敬。
DNA remix版,剛好這兩個版本都在去年重新發佈HD修護版的MV
欸,所以到底跟MP3有什麼關係?
原來是MP3格式的發明人,德國的Karlheinz Brandenburg 當初在開發MP3壓縮的演算法時,偶然聽見這首最初版本、純人聲的歌曲後驚為天人,決定用這首歌來當作改良壓縮演算的sample曲,研究目標就是要做到即使是像這樣的純人聲,都能在壓縮成MP3後聽起來不失真。
Suzanne Vega 也就莫名其妙被冠上MP3之母的稱號了...。
2022.09.18
avatar-img
21會員
71內容數
blahblahbla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bertang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Charlene - I've Never Been to Me 歌名中 "I've Never Been to Me" 的那個 "Me" ,其實根本是男性威權保守社會的期待吧。
● DJ Okawari - Flower Dance 「他們能把氫氣轉化為可供呼吸的氧氣、就像地球上的空氣一樣重要呢!」 「但是說真的,他們就是花啊。」 「隨便你怎麼說囉。」 《Space-men (太空人,1960) 》
● Charlene - I've Never Been to Me 歌名中 "I've Never Been to Me" 的那個 "Me" ,其實根本是男性威權保守社會的期待吧。
● DJ Okawari - Flower Dance 「他們能把氫氣轉化為可供呼吸的氧氣、就像地球上的空氣一樣重要呢!」 「但是說真的,他們就是花啊。」 「隨便你怎麼說囉。」 《Space-men (太空人,1960)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藍調和搖滾樂史上,鮮少有人能像威利·梅-"大媽"-桑頓(Willie Mae ‘Big Mama’ Thornton),既有全方位的影響,但卻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當時許多傑出的歌手不同,大媽桑頓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甚至沒有上過歌唱課,那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學成才的。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Hi there,現在的年輕樂迷或許知道 Madonna 是個天后級女歌手,但並沒有親自體會過舞曲女皇的魅力,甚至完整的專輯也沒有聽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聽到比較熱門的,像是〈Material Girl〉(1984)、〈Like a Prayer〉(1989)、〈Hung Up〉(2005)
Thumbnail
歌名:酒場にて 原唱:坂本冬美 作詞:山上路夫 作曲:鈴木邦彦 發行:2013-11   這首歌已有50年歷史,最早於1976-04 由内藤やす子錄唱,至2023年已多名歌手錄唱,這首歌曲共計發行過38張專輯。鄧麗君於1999-02 錄唱發行,今回翻唱的版本是坂本冬美於2013-11錄唱
Thumbnail
我二〇〇七年開始聽她的廣播,十二年了。從一開始每天聽到如今偶爾,從用錄音帶內錄她播的歌到用 Shazam 直接雲端辨識她播的歌。聽她的廣播知道了椎名林檎,聽她的廣播第一次聽見 at 17 和 my little airport。
生活實驗 七四四    ​ 有些歌是放給  他   聽的, 比如說   新歌排行榜, 有節奏旋律、有男聲女聲, 就是沒有   媽媽    的聲音,    我  沒有學會和  肚子  對話; 但是  我  把最好的聲音 端給  你,你  慢點知道  我 我    沒什麼太大關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
Thumbnail
將歌曲配上電影片段,這也是一種藝術創作,「舊的」歌聲總讓人想起那美好的「往日情懷」,影像又叫人回味昔日經典電影的回憶。我只是創作出一個與電影內容 90% 相同的近似故事,只用極短篇 2500 字去 表達出整個完整故事,那是第三次創作,極具挑戰。 2011年電影《啟動原始碼》片斷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馬大文(Vanny Ma),寫歌的人(只是現在有點卡),寫字的人(偶爾會想長篇大論),講話的人(最新發現可以對著麥克風講三四十分鐘),可以一直不斷的重新介紹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藍調和搖滾樂史上,鮮少有人能像威利·梅-"大媽"-桑頓(Willie Mae ‘Big Mama’ Thornton),既有全方位的影響,但卻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當時許多傑出的歌手不同,大媽桑頓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甚至沒有上過歌唱課,那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學成才的。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Hi there,現在的年輕樂迷或許知道 Madonna 是個天后級女歌手,但並沒有親自體會過舞曲女皇的魅力,甚至完整的專輯也沒有聽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聽到比較熱門的,像是〈Material Girl〉(1984)、〈Like a Prayer〉(1989)、〈Hung Up〉(2005)
Thumbnail
歌名:酒場にて 原唱:坂本冬美 作詞:山上路夫 作曲:鈴木邦彦 發行:2013-11   這首歌已有50年歷史,最早於1976-04 由内藤やす子錄唱,至2023年已多名歌手錄唱,這首歌曲共計發行過38張專輯。鄧麗君於1999-02 錄唱發行,今回翻唱的版本是坂本冬美於2013-11錄唱
Thumbnail
我二〇〇七年開始聽她的廣播,十二年了。從一開始每天聽到如今偶爾,從用錄音帶內錄她播的歌到用 Shazam 直接雲端辨識她播的歌。聽她的廣播知道了椎名林檎,聽她的廣播第一次聽見 at 17 和 my little airport。
生活實驗 七四四    ​ 有些歌是放給  他   聽的, 比如說   新歌排行榜, 有節奏旋律、有男聲女聲, 就是沒有   媽媽    的聲音,    我  沒有學會和  肚子  對話; 但是  我  把最好的聲音 端給  你,你  慢點知道  我 我    沒什麼太大關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
Thumbnail
將歌曲配上電影片段,這也是一種藝術創作,「舊的」歌聲總讓人想起那美好的「往日情懷」,影像又叫人回味昔日經典電影的回憶。我只是創作出一個與電影內容 90% 相同的近似故事,只用極短篇 2500 字去 表達出整個完整故事,那是第三次創作,極具挑戰。 2011年電影《啟動原始碼》片斷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馬大文(Vanny Ma),寫歌的人(只是現在有點卡),寫字的人(偶爾會想長篇大論),講話的人(最新發現可以對著麥克風講三四十分鐘),可以一直不斷的重新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