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選擇都可以到達想去的地方

每個選擇都可以到達想去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總會走上那條嚮往的小徑,時間其實已經在默默為你鋪路。」

To plant a tree for your dreams

The seed grows while you’re moving forward.

今早的個人臉書動態回顧是一則十一年前的貼文。

貼文寫著: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想要努力的搭上屬於我自己的夢想列車!停站停太久了,該是出發的時候了!」


當時正值大四,對於創作充滿熱情,身旁的同學們都在準備教育實習和考試,我則是努力想著可以怎麼踏上創作這條路。


在大四那年默默去考了國內設計相關研究所,土法煉鋼生出生澀作品集,後來很幸運地考上了,不過那時候因為現實因素加上距離的問題,於是放棄資格,選擇先當兵和就業。

宇宙真的很神奇,記得當時大四堅決不想當老師,一心只想從事跟創作有關的工作,後來去嘗試了美編相關工作後,還是喜歡教學的互動感,於是回到了教職本業,從補習班開始,後來考上學校教職。

想著十一年後的現在,成為了老師,也讀了設計研究所。

能夠教學,也能夠創作。

我選擇教職,仍然沒有放棄創作,這兩者就是我的熱情所在。

這一切,超乎當時自己的預期。

“I’m so proud of you, Tommy!”

送給十一年前和現在的自己。


如果沒有動態回顧,我真的忘了當初自己有這般的熱情,在這過程中我並非一直想著要變成怎麼樣,就是一直專注在我喜歡的事情,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在某個時機點就開啟了創作之路,就默默持續著。

就像上一篇所說的,活在當下,不預設樣子,自然而然會成為你原有的樣子。

---------------------------------------

這一系列從今年三月開始寫於粉專和IG(tommywooart),近期慢慢把內容也記錄於此。

🖌「有條小巷叫做我喜歡畫畫」系列

即使走在一條不是屬於畫畫的大路上,但仍然可以開創一條畫畫的小巷。我不是一開始就是本科系出身,也不是全職插畫創作者,但我發現我走在一條小巷,也許沒有華麗的高樓大廈,但有充滿性格的小房子,符合我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情。

我想透過這系列分享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我們,都可以回去擁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avatar-img
Tommy Woo的沙龍
25會員
23內容數
即使走在一條不是屬於畫畫的大路上,但仍然可以開創一條畫畫的小巷。我走在一條小巷,也許沒有華麗的高樓大廈,但有充滿性格的小房子,符合我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情。 我想透過這系列分享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我們,都可以回去擁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ommy W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童年的記憶中,滿足和快樂如此簡單可得,但那時的我們,擁有的一切,其實很少很少
那天逛了書店,買了喜歡的書,散著步,隨性找了鄰近的一家咖啡店。 有吃有喝,滿足於心,閱讀著的自
每每去咖啡店用餐後,如果有感覺的話,就會來畫個速寫,然後一邊跟朋友聊天。 速寫讓我自己體驗更多臨場的隨性,畫圖過程中不那麼用力或是戰戰兢兢,就是享受著眼前的景物,然後認真聊天(確定有認真聊天嗎?還是在敷衍人家😂) 在分享會裡提過,速寫幫助我我打破完美主義還有把自己拉回當下,還有接受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那些過去曾經想努力抹去的,卻成了我的彩色小屋。 今天(7/28)的國語日報有我的文章和插畫,這是件符合自己創作初心的事—分享,同時也在鼓勵自己繼續前行,儘管常常突然有點沒自信,但這樣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在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時,能很快把自己拉回原來的路。 這次透過文字重新梳理童年因個人特質與社會期待不符
在角落努力著,一點一滴,某一天就長出了自己的樣子。 如神燈般魔幻,卻是穩固的心法。 期待和希望能夠陪我們度過艱難時刻,但卻也因為期待和希望, 短暫滿足,承接落空,卻要花更多力氣去尋找和修復。 一切都是出自一張張的標籤,停下來看見和篩選。 美好,只有在真正品嚐過自己筆下的情緒和感受時,才發現是一份大禮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休止符當成句號,所以只好使勁全力去努力,為了維持心目中的樣貌。 那天走路的時候,突然想起,以前似乎沒有人教我如何面對「獲得」和「失去」。 是創作讓我體驗,教會了我如何在其中悠然自在。 「我得到了,好開心。」那種喜悅大概維持一天吧! 「我好難過,竟然不是我想要的。」這種失落會立刻上演
童年的記憶中,滿足和快樂如此簡單可得,但那時的我們,擁有的一切,其實很少很少
那天逛了書店,買了喜歡的書,散著步,隨性找了鄰近的一家咖啡店。 有吃有喝,滿足於心,閱讀著的自
每每去咖啡店用餐後,如果有感覺的話,就會來畫個速寫,然後一邊跟朋友聊天。 速寫讓我自己體驗更多臨場的隨性,畫圖過程中不那麼用力或是戰戰兢兢,就是享受著眼前的景物,然後認真聊天(確定有認真聊天嗎?還是在敷衍人家😂) 在分享會裡提過,速寫幫助我我打破完美主義還有把自己拉回當下,還有接受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那些過去曾經想努力抹去的,卻成了我的彩色小屋。 今天(7/28)的國語日報有我的文章和插畫,這是件符合自己創作初心的事—分享,同時也在鼓勵自己繼續前行,儘管常常突然有點沒自信,但這樣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在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時,能很快把自己拉回原來的路。 這次透過文字重新梳理童年因個人特質與社會期待不符
在角落努力著,一點一滴,某一天就長出了自己的樣子。 如神燈般魔幻,卻是穩固的心法。 期待和希望能夠陪我們度過艱難時刻,但卻也因為期待和希望, 短暫滿足,承接落空,卻要花更多力氣去尋找和修復。 一切都是出自一張張的標籤,停下來看見和篩選。 美好,只有在真正品嚐過自己筆下的情緒和感受時,才發現是一份大禮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休止符當成句號,所以只好使勁全力去努力,為了維持心目中的樣貌。 那天走路的時候,突然想起,以前似乎沒有人教我如何面對「獲得」和「失去」。 是創作讓我體驗,教會了我如何在其中悠然自在。 「我得到了,好開心。」那種喜悅大概維持一天吧! 「我好難過,竟然不是我想要的。」這種失落會立刻上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