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一回我們提到的地中美術館開幕之後,來到直島朝聖的人越來越多,這使得「倍樂生之家美術館」與「倍樂生之家 橢圓」等原有的兩棟住宿設施,開始不敷使用。雖然,最早開始營運的國際露營場,也能提供少量的住宿需求,但我們都知道,來美術館的文青掛與原本會來露營的OUTDOOR客群,兩者性質畢竟有所不同。因此,倍樂生集團便決定在原有露營場上,興建起「倍樂生之家 公園」與「倍樂生之家 海灘」兩棟新的住宿設施,仿造過去倍樂生集團的習慣,飯店的各個角落當然都得有藝術作品可以欣賞。這一次,我們即將造訪的「杉本博司藝廊 時間的迴廊(杉本博司ギャラリー 時の回廊)」,便是附設在住宿設施「倍樂生之家 公園」中的藝廊空間(以下簡稱「杉本博司藝廊」)。
(以下所分享的內容,多為NANA濕婦帶團時在巴士上,或是在行程中與旅伴們分享的內容筆記,多少會參雜許多NANA濕婦自己曾經在藝術祭活動中的體驗、感想與小故事。對於實際造訪過的朋友來說,以下的內容應該都是大家最難忘的回憶與體驗;而對於正在計畫想要前往的朋友來說,以下幾篇的內容則可能會有些暴雷處,請自行斟酌要了解到甚麼程度,希望對於你/妳在行程規劃時有所幫助;最後,如果你現在正在瀨戶內藝術祭的現場,則可以邀請你一邊聽一邊體驗喔~)
杉本博司與直島
關於杉本博司這位集攝影師、哲學家、藝術家、建築師...於一身的大師,我們之前就曾經在介紹《江之浦測候所》時介紹過他。在杉本著手構思與打造《江之浦測候所》之前,其實他最早開始跨界設計的「建築」,正是在直島家計畫中的「直島護王神社( 2002)」;同時,他的攝影代表作品《海景》也是倍樂生之家美術館中的人氣常設展品之一。因此,他可以說是直島(或是說倍樂生集團)長期以來的合作夥伴。對比於《江之浦測候所》是以建築與庭園空間為主軸;位於「倍樂生之家 公園」中的《杉本博司藝廊 時間的迴廊》,則是以展示他的攝影、雕塑與其他型態的作品為主。在這裡,空間雖然不大,但搭配上安藤忠雄很擅長的迷宮動線與光線設計,剛好可以讓我們在建築中深思杉本博司丟出的許多關於時間流逝、生死等的哲學提問。
《杉本博司藝廊 時間的迴廊》
在這一屆的瀨戶內藝術祭(2022)之前,《杉本博司藝廊 時間的迴廊》這個空間其實被稱為《光之棺》(這個我們稍後會提到原因),由於位於「倍樂生之家 公園」飯店中,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住宿者限定的藝廊空間,唯有住進倍樂生系列飯店的人,才能進來免費參觀,對外也不販售門票。然而這一次的藝術祭中,他們針對這個空間稍微做了改造,將原本僅提供給住宿者的休憩空間與藝廊空間打開,除了放進了杉本博司的新作品,也開始對外開放付費參觀(還附茶點呢!)。如果藝術祭結束之後還能繼續維持開放,那麼即便不是住在倍樂生系列的飯店中,也能預約前往,真的是太好了。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藝廊裡看看這裡有甚麼精采的作品吧。
《松林圖》
走進「倍樂生之家 公園」飯店,穿過大廳櫃台之後,左手邊我們就能看見一座通往地下室的樓梯,但說通往地下室其實也不完全正確,因為這間飯店的建築就是依著地勢而建,所以就只是很單純地往下走就對了。
下樓之後,在右手邊馬上就能看到非常杉本博司的光學玻璃製長椅,建議你可以在這裡先坐下來調整氣息,並欣賞眼前出現的第一個作品《松林圖》。這個作品跟之前我們在MOA美術館中分享過的《月下紅白梅図》一樣,杉本博司以他擅長的攝影方式,重現出國寶《紅白梅図屏風》的另一種感覺。而在這裡,他想用鏡頭重新呈現的,則是另一幅16世紀的國寶《松林図屏風》,透過拍攝真實的松樹林畫面,以向過去這位水墨畫繪師致敬。聽導覽人員說,杉本博司之所以會選《松林図屏風》來進行創作,或許還有一個可能,是因為松樹對於日本人來說的意義非常特別。
首先,日本人認為神明的靈會依附在老松樹上頭,因此他們在神社裡為了酬神而演出能劇時,通常會在神社境內找一棵老松樹,然後面對著松樹(神明)搭起臨時舞台來。這跟台灣人常在廟口搭起的布袋戲與歌仔戲舞台,總是面對著神明是一樣的道理,而這也就是能舞台最早出現的形式。自此之後,能劇的表演舞台逐漸演化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戶外能舞台,而在舞台旁,也通常能看到松樹林。除此之外,由於也因為松樹長青的特性,因此自古以來便被日本統治階級視為是權勢與地位長存的象徵,無論是將軍或是武士們,都喜歡在自己的城郭或宅邸中種植松樹。
為了仿造屏風上松樹林的感覺,杉本博司特別到日本各地有名的松林名所去尋找屏風上的畫面,像是美保的松原、松島、天橋立等等,卻無奈地發現這些地方早已在近代化的浪潮之下,被人為景觀破壞殆盡。最後,杉本博司卻在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他心中理想的松林畫面,這個地方居然就是位於東京都內的皇居。皇居內的松樹被良好地修剪與照顧,其姿態非常優美,因此,杉本博司便選定這裡作為拍攝地,進行他的《松林図》創作。為了避開車水馬龍的畫面,他通常選在一大清早前往,雖然多少還是無法避免有松樹以外的事物進到畫面中,但由於屏風畫本來就是由一面六幅圖所組成,所以他所幸也將有出現現代背景的部分處理掉,只留下松樹林的空景照片,再以12幅照片組成一扇、兩面屏風大小的作品。仔細看看這個作品中,從左到右每一幅照片的連接處,會出現向屏風一樣不連續的畫面;且由於這個作品是由不同地點、不同時間點所拍攝的畫面組合而成,所以雖然是照片,但我們卻無法在真實世界中找到一個一模一樣的畫面。就像當初他努力地想尋找《松林図屏風》中的松樹林一樣,經過一番努力,這才意識到真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這樣完美的場所,這一切都是只存在於畫中的虛幻世界啊(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提到的虛擬世界中的美好呢?)。
長谷川等伯 國寶《松林図屏風》16世紀 安土桃山時代/照片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
杉本博司《松林圖》2001/照片來源:NANA濕婦
《光之棺》
走下樓梯後,來到了被四幅攝影作品所環繞的空間,這裡除了放在作品下方的發著白光的盒子外,空間內刻意去除其他光源。如此一來,來訪者就能自然而然地專注於作品之上,並在一片漆黑之中,感受這個具有生死、宗教意涵的哲學空間。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四幅攝影作品雖然拍攝的主體都不相同,但他們卻有兩個共通點:(1)都是模糊不清的;(2)都是建築物。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光之教會」,前一陣子有去看過安藤建築展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杉本博司認為,建築師在最初構想階段時,建築的全貌應該都還是很模糊的概念,因此他想用模糊不清的照片,來呈現他們當時腦中浮現的畫面。而在「光之教會」的兩側,則分別是位於瑞士的「聖本尼迪克特教堂(Caplutta Sogn Benedetg )/彼得·卒姆托」與法國的「廊香教堂/柯比意」,兩者也都是由知名建築師所設計的教堂。最後,被擺放在「光之教會」正對面的作品,則是美國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也就是在911事件中被毀掉的雙子星大樓。據說,就在在911事件發生之前,其實世貿中心就曾被恐怖攻擊過,因此還造成了6人死亡,當時就曾經加強過大樓內部的防恐措施,並號稱全美國最安全的大樓。但沒想到的是,即便安全措施萬無一失,但最後還是因為911事件的恐怖攻擊而消失於世界上。
除了四幅攝影作品之外,一旁建議大家可以蹲下來,看看放置在一旁很像由幾個幾何形狀的玻璃珠堆疊而成的東西,這是杉本博司用光學玻璃所創作的系列作品《光学硝子五輪塔》之一。所謂的五輪塔,源自於佛教用來放置高僧舍利的容器,後來演變出各種形式,有石造的、也有簡化的木板造型等等,從下而上分別代表地(方形)、水(球形)、火(三角形)、風(半圓形)、空(寶珠形)等構成宇宙的五大元素。在這裡,杉本博司以光學玻璃作為素材打造出迷你的五輪塔,更把自己的海景系列作品,鑲嵌在五輪塔的球形(剛好也是水的象徵)之中,讓作品與東方的宗教棺相互結合,非常有趣。
杉本博司「光学硝子五輪塔」 (日本海、礼文島)2011/1980 /照片來源:NANA濕婦
站在這個小小的藝廊空間裡,建議大家可以再次環視這四幅攝影作品,尤其是當我們目光落在雙子星大樓的畫面上時,相信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些感觸,像是恐懼、悲傷、失落...等。但仔細一看才發現,除了雙子星大樓之外,其他的作品都不是西方宗教的教堂,就是東方宗教的元素《光学硝子五輪塔》,而這,正是這個空間之所以被命名為「光之棺」的原因。在日本我們常聽到「鎮魂」這個詞,而用台灣人的理解方式,或許可以翻譯成「弔念」。杉本博司經過巧妙地作品安排,在這裡營造了一個弔念的空間,安定那些已逝的靈魂,也撫慰了仍然在世的生者。
《劇院(Theaters)》系列 與《観念の形》數理模型系列
走過了光之棺,來到了最後一個不規則的展示空間,上頭放著過去我們在江之浦測候所中就曾看過的《劇院(Theaters)》系列作品,這裡我們就不贅述。另外一個則是可以從牆壁的細縫中往外看出去的封閉式庭園空間,綠地上頭放了一根旋轉而上的裝置藝術,這是杉本博司的數理模型系列作品之一。據說他有一次在偶然的機會中,拜訪了一間數學研究室,在研究室中看到了許多像是雕塑作品的東西,好奇之下便向研究室裡的教授詢問。數學教授說:「喔~這些啊~全部都是用數學公式計算之後做出來的模型,每個模型的背後,都是一連串複雜的數學公式呢!」。於是,好奇寶寶的杉本博司便開始一頭栽進這一系列的作品創作,而就在眼前這個無法進入、只能偷窺的方形庭園空間中,他就放了一個以圓柱跟三角錐的公式演算後所完成的作品。
據說他把作品放上去之後,怎麼看都覺得安藤設計的這個清水模空間太過剛硬,因此在跟安藤商量並徵得他的同意之後,將作品正後方的那堵牆前面,多砌了一面「漆喰」的牆面,這也是一般日本的古民家砌牆的慣用方式,如此一來才讓整個庭園與作品在視覺上感覺柔和許多(安藤表示:我的空間到底有多難用,藝術家真的很愛動我的設計餒),而這樣的「漆喰」牆面,後來也被應用在MOA美術館中。除此之外,這個作品不只名稱複雜地讓人焦慮(因為都是數學專有名詞),就連觀看方式也讓人很拿不定主意,因為牆面切割出的畫面大小的關係,靠近時看才能看見庭園的全貌,但遠離時看起來又像日式房屋裡的掛軸,所以到底要怎麼看,就隨大家的喜好自行選擇嘍。
杉本博司《観念の形003 オンデュロイド:平均曲率が0でない定数となる回転面》2005/照片來源:NANA濕婦
硝子の茶室《聞鳥庵》
最後這個兩個作品則是NANA濕婦還沒有機會,也非常期待即將看到的作品。一個是杉本博司於2014年創作、位於戶外空間的光學玻璃茶室《聞鳥庵》;另一個則是由原本僅提供給飯店住宿客使用的休憩空間改造而成的展間,並於其中展示的《Opticks》光學系列作品。
光學玻璃茶室《聞鳥庵》曾經在威尼斯的凡爾賽宮展示過,回到日本之後,也曾於疫情期間展示於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幾經流轉後,現在來到了直島。這間茶室與日本傳統的茶室空間不同,因為四周的牆面接以透明的光學玻璃打造,所以有別於傳統茶室的陰翳感,在視野的開放與光線的進入之後,杉本博司拿掉了原本茶室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床之間」的空間,掛軸則直接借景作品展示地的自然景觀,設計出了一間超美的現代茶室。
杉本博司《聞鳥庵》2014/照片來源:NANA濕婦
有趣的是,杉本博司在完成作品時,意外發現從某個角度看上去,整個茶室的畫面切割感,竟然與荷蘭畫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作品畫面非常類似。於是,一向喜歡玩諧音梗的杉本博司又來了(在《江之浦測候所》中的茶室《雨聽天》也有諧音梗),他把蒙德里安的日文發音,對應到「聞鳥庵(モン ドリ アン)」三個字上,就漢字上的解釋,這間茶室就變成了「可以聽見鳥叫聲的小房間」。杉本博司又再次以他的作品將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的美學,做了一個幽默且有趣的結合。
《Opticks》光學系列
這一系列作品是杉本博司近年來開始的新挑戰,一向喜歡以單色影像呈現作品的他,由於對於牛頓在1704年的分光實驗產生了興趣,因而推出了他生涯中罕見的「彩色」系列作品。簡單說,牛頓運用透明的三角柱,將原本我們以為是「白色」的陽光,折射出紅橙黃綠藍...等多種不同的有色光束。而杉本博司則發現,其實在不同顏色的光束之間,有著細微的漸層變化,因此他進一步將牛頓的實驗儀器改造後,用拍立得相機與底片(堅持不用數位相機就對了),把光學儀器所投射出來的光束拍下,以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光學系列作品《Opticks》」。我們在這個展間所看到的,就是杉本博司以現代的數位技術,將作品放大後展出的版本,搭配上一旁投射出來的七彩光束,讓整個空間都神秘了起來,好想趕快去現場體驗一下啊~~
杉本博司《聞鳥庵》與用以創作《Opticks》的透明三角柱/照片來源:NANA濕婦
杉本博司《Opticks》/照片來源:NANA濕婦
~未完待續~
註:這幾年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前往,因此本篇上述內容只能先就我所知的內容來做分享。但是...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你們看到這一篇文章時,我應該就在前往杉本博司藝廊的路上,如果有甚麼新消息與照片,之後會再回頭補上分享給大家喔。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