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的部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一直對演算法抱持問號,我覺得它影響太深遠,後果讓人憂慮。

先說說,我眼中的演算法是什麼,就是每個使用平台,紀錄了每一個使用者的習慣及喜好,決定每位使用者使用平台時閱讀的資料排序;簡單說,演算法觀察使用者的喜好,並且餵給使用者可能有興趣的資料,讓使用者越使用越順手,拉長停留在平台時間。換句話說,在演算法之下,「潛水」這件事情,變得困難。

「潛水」是什麼?在過去的論壇年代,大家的貼文會依照固定模式排序,例如:發帖的時間順序、最後一則留言的時間順序或是熱門討論的順序,總之,你想要讀取的資料排列順序的規則,使用者是清楚明白的。潛水者,就是用自己想要的排序,無聲無息地瀏覽文章,也不留言,而那個年代中,很多潛水者其實都閱歷豐富。

如今有了演算法,文章的排序是依照你的使用習慣排列,好像很明確,其實很籠統。有一次,我意外拿到一串程式碼,得以看看在平台端,我自己的使用者習慣分析,整個讓我瞠目結舌,因為前三項都是錯誤的,資料統計我在網路上的購買及比價的內容,大部分是母嬰用品,但那不是完整的我,我根本沒有小孩,我只是經常透過網路幫忙弟妹購買外甥的尿片罷了,除此之外,我極少網購。

我記得曾經在某部電影中,有個片段讓我很感慨,某位接近退休年齡的脫口秀主持人,她表演的脫口秀內容漸漸開始難以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有次她說,她每次看到喜歡的網頁時,都想把它「加到我的最愛 my favorite」,但也同時感到很困惑,因為最愛(the most love)只有一個,但是我的最愛(my favorite)卻有一大串,那這樣我的最愛還能算是我的最愛嗎?我聽完真的大笑了,不過電影裏的現場卻是一片鴉雀無聲。這一刻,我都懷疑起自己的人生,難道我老了?但我對這席話十分認同啊!

竹

我覺得我對於演算法的謬誤源自於此,how do you know my favorite is my favorite?我的意思是,平台記錄了我的使用路徑,也可以分析我加入我的最愛的名單有什麼,但是,那些都只是我最頻繁使用的,但未必是我真正愛的啊!(你真的以為你有那麼懂我嗎)

第二個謬誤,來自慣用平台的Z世代,他們是被平台「餵養」長大的一代,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但個人的喜歡並不能代表事情的全貎,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事情的全貌」,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甚至必須能打破自己長久以來的思維框架,才能得到。因為事實的真相是殘酷的,而「事情的全貌」往往不是你可以想像的那樣,甚至可能是你所不喜歡的那樣。

因此,我覺得演算法毒害了充滿創新能力的Z世代,他們吸收的是最富裕且無國界的網路資源,但卻在一個極沈重的網路框架中(演算法)成長,如果沒有突破的能力與勇氣,他們的人生將會非常吃力。

如果,你跟我一樣,見證網路的誕生及一路演變,我們得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見證這個巨輪的演進。如果你是一個Z世代的年輕人,我建議你勇敢打破框架,培養自己逆思考的能力,試試突破同溫層,你會驚訝這個世界如此之大,並且敬佩自己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my的沙龍
11會員
39內容數
寫我的貓咪故事
Mm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6
忍不住要問天。 人生到底有奪難啊!????
Thumbnail
2023/10/06
忍不住要問天。 人生到底有奪難啊!????
Thumbnail
2023/06/11
這次的死亡通知讓我情緒真是崩潰了,在我回家的路上,邊騎車邊流淚,哭著哭著,忽然回憶起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我又忍不住笑了,因為那是一個很荒唐的故事。
2023/06/11
這次的死亡通知讓我情緒真是崩潰了,在我回家的路上,邊騎車邊流淚,哭著哭著,忽然回憶起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我又忍不住笑了,因為那是一個很荒唐的故事。
2023/04/19
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生命,如果生命是一條燧道,終點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3/04/19
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生命,如果生命是一條燧道,終點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依賴演算法餵養讓我們沈溺的資訊、我們依賴智慧助理告訴我們絕對的答案、我們相信網路生成的人格發布的熱門資訊,我們透過介面24小時與網路空間連結,最終的我們變成了網路上的一個節點
Thumbnail
我們依賴演算法餵養讓我們沈溺的資訊、我們依賴智慧助理告訴我們絕對的答案、我們相信網路生成的人格發布的熱門資訊,我們透過介面24小時與網路空間連結,最終的我們變成了網路上的一個節點
Thumbnail
我一直對演算法抱持問號,我覺得它影響太深遠,後果讓人憂慮。
Thumbnail
我一直對演算法抱持問號,我覺得它影響太深遠,後果讓人憂慮。
Thumbnail
網路時代的我們都被演算法跟數字給操作著 各大平台都有發布內容的我 來小小分享對於演算法的看法 IG: 自從增加REELS之後的IG跟抖音變的很像,自然有趣的,更短的娛樂音樂搭配 影片就這樣在IG大爆發了(我也是參與者之一)為了觸及率所放上的影片少則幾百多則幾千...重點有用嗎? FB:
Thumbnail
網路時代的我們都被演算法跟數字給操作著 各大平台都有發布內容的我 來小小分享對於演算法的看法 IG: 自從增加REELS之後的IG跟抖音變的很像,自然有趣的,更短的娛樂音樂搭配 影片就這樣在IG大爆發了(我也是參與者之一)為了觸及率所放上的影片少則幾百多則幾千...重點有用嗎? FB: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臉書、IG、Netflix(對用戶)做著跟書店老闆同樣的事。決定哪些資料會被哪些人看見,又有哪些資料會被哪些人優先看見。當中的篩選與排序原則又是什麽?抱歉,這些大公司沒有說,大概也不會說。用戶只能靠猜和小程度的的測試來嘗試逆推演算法。
Thumbnail
臉書、IG、Netflix(對用戶)做著跟書店老闆同樣的事。決定哪些資料會被哪些人看見,又有哪些資料會被哪些人優先看見。當中的篩選與排序原則又是什麽?抱歉,這些大公司沒有說,大概也不會說。用戶只能靠猜和小程度的的測試來嘗試逆推演算法。
Thumbnail
無論是在用臉書、YouTube、還是抖音,消費者幾乎都是被演算法宰制 - 我們看到的內容,都是這些平台的演算法幫我們決定的。在過去數年,對於演算法的批判聲浪越燒越烈,也讓這些科技平台們壓力越來越大。終於,臉書正式對外公布他們做出的調整,要把決策權下放回使用者手上,但這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Thumbnail
無論是在用臉書、YouTube、還是抖音,消費者幾乎都是被演算法宰制 - 我們看到的內容,都是這些平台的演算法幫我們決定的。在過去數年,對於演算法的批判聲浪越燒越烈,也讓這些科技平台們壓力越來越大。終於,臉書正式對外公布他們做出的調整,要把決策權下放回使用者手上,但這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