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的部分⋯

2022/10/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直對演算法抱持問號,我覺得它影響太深遠,後果讓人憂慮。
先說說,我眼中的演算法是什麼,就是每個使用平台,紀錄了每一個使用者的習慣及喜好,決定每位使用者使用平台時閱讀的資料排序;簡單說,演算法觀察使用者的喜好,並且餵給使用者可能有興趣的資料,讓使用者越使用越順手,拉長停留在平台時間。換句話說,在演算法之下,「潛水」這件事情,變得困難。
「潛水」是什麼?在過去的論壇年代,大家的貼文會依照固定模式排序,例如:發帖的時間順序、最後一則留言的時間順序或是熱門討論的順序,總之,你想要讀取的資料排列順序的規則,使用者是清楚明白的。潛水者,就是用自己想要的排序,無聲無息地瀏覽文章,也不留言,而那個年代中,很多潛水者其實都閱歷豐富。
如今有了演算法,文章的排序是依照你的使用習慣排列,好像很明確,其實很籠統。有一次,我意外拿到一串程式碼,得以看看在平台端,我自己的使用者習慣分析,整個讓我瞠目結舌,因為前三項都是錯誤的,資料統計我在網路上的購買及比價的內容,大部分是母嬰用品,但那不是完整的我,我根本沒有小孩,我只是經常透過網路幫忙弟妹購買外甥的尿片罷了,除此之外,我極少網購。
我記得曾經在某部電影中,有個片段讓我很感慨,某位接近退休年齡的脫口秀主持人,她表演的脫口秀內容漸漸開始難以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有次她說,她每次看到喜歡的網頁時,都想把它「加到我的最愛 my favorite」,但也同時感到很困惑,因為最愛(the most love)只有一個,但是我的最愛(my favorite)卻有一大串,那這樣我的最愛還能算是我的最愛嗎?我聽完真的大笑了,不過電影裏的現場卻是一片鴉雀無聲。這一刻,我都懷疑起自己的人生,難道我老了?但我對這席話十分認同啊!
我覺得我對於演算法的謬誤源自於此,how do you know my favorite is my favorite?我的意思是,平台記錄了我的使用路徑,也可以分析我加入我的最愛的名單有什麼,但是,那些都只是我最頻繁使用的,但未必是我真正愛的啊!(你真的以為你有那麼懂我嗎)
第二個謬誤,來自慣用平台的Z世代,他們是被平台「餵養」長大的一代,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但個人的喜歡並不能代表事情的全貎,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事情的全貌」,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甚至必須能打破自己長久以來的思維框架,才能得到。因為事實的真相是殘酷的,而「事情的全貌」往往不是你可以想像的那樣,甚至可能是你所不喜歡的那樣。
因此,我覺得演算法毒害了充滿創新能力的Z世代,他們吸收的是最富裕且無國界的網路資源,但卻在一個極沈重的網路框架中(演算法)成長,如果沒有突破的能力與勇氣,他們的人生將會非常吃力。
如果,你跟我一樣,見證網路的誕生及一路演變,我們得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見證這個巨輪的演進。如果你是一個Z世代的年輕人,我建議你勇敢打破框架,培養自己逆思考的能力,試試突破同溫層,你會驚訝這個世界如此之大,並且敬佩自己的勇氣。
Mmy
Mmy
曽經是個在網路撰文記錄貓咪成長的部落客,在FB打敗Blog後,我開始對演算法感到厭倦,希望方格子能讓我再次找回網路衝浪的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