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迴聲
今天9點才要開車,
吃完早餐還有空檔,
到大港橋周圍逛逛。
有晨跑習慣的聰頭,
很嚮往在此跑步,
下次來要記得帶跑鞋。
駁二藝術特區,
昔日是存放貨物的
倉庫群聚落,
現在成為匯集藝術
與文創產業的藝文特區,
每次來都看有新發現。
今早到「大港迴聲」拍照,
由1座搖擺鐘,
和37顆銅鐘組成。
重現高雄港50年代,
香蕉碼頭起重機吊起
盛裝香蕉竹簍的歷史意象。
現為全台最大音樂銅鐘。
台灣燈會愛河灣燈區,
還有不少作品保留,
30座復刻版燈塔矗立港邊。
趕快來盤點一下,
有超過一半的燈塔,
我們曾經造訪本尊呢!
華一休閒農場
早上到華一休閒農場,
是嘉南羊乳的觀光示範牧場。
一般遊客要購票入園,
大人和小孩同價格120元,
高雄市民優惠價70元。
65歲以上敬老免費入園。
憑門票在生態館,
兌換冰棒或奶酪。
放牧區兌換牧草一枝餵羊。
我們跟團先看簡報影片,
觀賞的同時吃冰棒、
喝羊奶、吃羊乳片。
接著到放牧區餵羊,
手要抓緊牧草,
否則羊咬住拉扯時,
手會被牧草割傷。
同一葉片只餵一隻羊,
羊跟人一樣,
不吃別人的口水。
要進去羊舍前,
需先踩在消毒液裡,
避免將病菌帶入。
羊舍是架高式,
避免羊隻身體被糞便弄髒。
拍照時要注意安全,
尤其是背對羊時,
頭髮或背包可能被羊咬住。
不時看見羊在咬欄杆,
是因會牠們在需要鐵質。
羊舍裡佈置羊隻小常識,
羊是一夫多妻制喔!
現擠的羊乳加熱殺菌,
完全沒有羊騷味。
園區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很適合全家一起來休閒。
離開前消費促進經濟。
旗後礮臺
中午到旗津老街用餐,
週一很多店沒有營業。
決定吃昨晚看到排隊的店,
「不一樣的肉羹」真的不一樣,
更像炸豬肉放進羹湯。
換一家冰店吃冰,
比較喜歡昨天的口味。
吃飽了散步上旗後礮臺,
途中經過臨水宮,
創廟迄今已有三百多年之歷史,
經過很多的波折,
公元2009年12月,
在現址完工入火安座。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
在臺灣聘西人督造礮臺,
旗後礮臺為臺灣
第一批洋式礮臺。
旗後礮臺在各個時期,
雖因應各種不同的戰爭需求
而做增修改建,
但原有的礮座區、
兵房、彈藥庫、
前後操練場等格局保存完整。
目前砌磚大都經過整修,
和原水泥建築不太搭。
目前的出入口,
和門額有「威震天南」的門,
在距離很遠的地方,
沒有特別的指示引導,
所以我們沒有找到。
礮臺的優勢就是居高臨下,
海堤是新的亮點,
被稱作海馬天堂路。
我們下山經過樹林,
通過星空隧道去觀海平台,
1865年馬雅各在此登陸,
馬雅各奉獻台灣16年的歲月,
被譽為台灣現代西式醫療先驅。
高雄市政府在此設立
瑪雅個登陸紀念碑。
紀念碑整體意象為一棵樹,
愛心形狀的葉子
刻著馬雅各抵達台灣的日期,
而葉子包覆的台灣,
象徵他守護過的台灣人民;
基座的天使之翼和雙手,
代表馬雅各付出一己之力,
為台灣基督教和醫療的奉獻。
彩虹教堂
下午跟風到網美拍照景點,
旗津貝殼館旁,
婚紗業者租地後,
設置為婚設基地。
彩虹教堂矗立在水池中,
呈現無邊境視覺效果。
貝殼館中庭的「愛琴小伊亞」,
洋溢希臘地中海風情。
旁邊的細葉七里香波波草,
有點圓又不是很圓。
貝殼館中庭的「愛琴小伊亞」, 洋溢希臘地中海風情風情佈置
「黃金海珍珠」是新公共藝術,
在相反方向的沙灘。
雖然沒有藍天白雲,
一群老文青,
還是拍照得很開心。
高雄港灣夜遊散策
最後一個景點是
詩舒曼蠶絲文化園區,
表定停留一小時,
但團員買得太熱烈,
多花了一倍的時間。
室外3D壁畫因整修關閉,
只能室內「藍曬圖」拍照。
回飯店有兩種選擇,
搭乘遊覽車,
或是跟領隊搭輕軌列車。
我們選擇搭輕軌,
直接到西子灣站下車。
鼓山一路的老街屋,
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
為當地僅存少數昭和時期街屋,
跟大稻埕的十連棟,
感覺很相似。
對面的碼頭裝卸員工候工室,
讓人腦海浮現
碼頭昔日繁華忙碌景象。
又來吃關東煮和烤黑輪,
對面的老街屋也整修好,
開了頗獲好評的餐飲店。
趕不上在西子灣看夕陽,
夜登哨船頭山碉堡,
再往英國領事官邸。
補上雄鎮北門。
清末為加強打狗港海防安全,
於旗後山上、哨船頭,
及打狗山的大坪頂,
依地形高度設置三座礮臺。
最高處的大坪頂礮臺,
已找不到其蹤跡。
雄鎮北門砲台與大坪頂砲台/日治時期舊照(高雄文獻第五卷第三期)
次高的旗後礮臺,
和最低的雄鎮北門礮臺,
今日至少走到所在地了。
西子灣夜晚很多人在釣魚,
我們沿著港灣走回渡輪站,
繼續步行去搭輕軌,
完成「聊療漂漂河」,
充氣裝置藝術品的搜集,
順便造訪玫瑰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