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邀請到《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林昆穎,和聽眾分享他對於藝術的定義,以及三度舉辦白晝之夜的心路歷程!
《白晝之夜》風靡全球的夜間城市藝術節,已在臺延續六年!
臺灣每年秋天便會展開的《白晝之夜》,這個活動其實是 2002 年由巴黎開始蔓延的一個全球性夜間城市藝術節,現在已經有三十幾個城市開始響應這個活動,臺北是從2016年開始舉辦,至今也維持了六、七年的時間。
林昆穎不只是《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個人也舉辦過十幾次的個展、參與了三十幾場的聯展以及公共藝術展,林昆穎表示普羅大眾對於藝術的想像都還是處於較難以接近、高高在上的,但其實每一個不同的藝術展都會有一個核心精神,以及代表作品,有時候這個代表作品不一定是出自大師之手,可能是來自於一群年輕新創團隊,他可能是深入淺出的、貼合一般大眾的,都有可能!因為藝術說白了就是一種對於心靈的啟發,最主要的其實是共感,而不是看懂。
S3EP70 策展人|《白晝之夜》林昆穎:作品的平衡點,要同時有讓大家容易沈浸的作品形式,也要兼具有思維性的作品
從小培養生活美感,每天都活在創造裡!
林昆穎從小就學習美術、音樂,到後來研究所甚至是修習科技藝術,從小便很專注於創造事情的林昆穎也表示,他自幼學音樂時就很喜歡坐在樂器前面,或是坐在琴房裡,跟自己的樂器相處,一直相處下來感覺好像會有一些新的可能性,那樣的相處並不是指實際上的練習,只是不斷在想,也不斷在思索這個樂器究竟可以帶自己去哪裡?身體可以變成什麼樣子?「跨域」的想法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萌芽的,林昆穎表示,每天的自己都好像是活在一種創造當中。
到後來就連吃早餐的時候,林昆穎都會講究這種所謂的創造性,他表示那是一種感覺,就好像一天沒有這樣的創造就會枯萎一樣,就連一杯咖啡要搭配什麼樣的盤子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創造的形式。
創造對於林昆穎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透過不斷的思索,開展不同的創造性
《白晝之夜》在不同國家舉辦時的差異?日本神聖、巴黎輕鬆、臺灣狂歡!
林昆穎表示《白晝之夜》有一個很核心的概念,就是一個晚上,12 小時,大家走進平常很熟悉的場域,然後結合當代藝術、公眾媒材,去重新佔領公領域,大眾對於這樣的切入點也很能理解,這就是《白晝之夜》對於不論是群眾還是藝術家而言最特別的地方。
不過大部分的人對於《白晝之夜》的思考還有認知都還是會較偏向派對形式,要如何掌握這個平衡感,可以讓藝術與大眾結合,創造出具備思維性的作品,也是在舉辦《白晝之夜》時的一大考驗。
林昆穎表示自己也去過巴黎以及東京的《白晝之夜》,他表示同一個活動來到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一樣的詮釋,像是東京舉辦的《白晝之夜》就非常的精緻,大家對於那個晚上的心態比較不會是來派對的,而是會有一種充滿感謝、崇敬的感覺,好像藝術跟整個城市結合在一起。
巴黎的《白晝之夜》則是走一個比較輕鬆的風格,好像隨時都可以參與進來,也隨時都可以離場,而臺灣的《白晝之夜》就是走一個狂歡的風格,好像大家都有整晚不睡的共識,變成一個有點類似於節慶的任務。
林昆穎坦言像是這種節慶型任務在設定的初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第一屆,因為第一屆將會定調一個活動,大家便會用這個想法來想像這個能量,然後就會在眾人心裡留下一個既定印象,且大概率是會延續下去。
讓聲音成就想像,以經歷成就品質,『聲歷其境All Around You』,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精湛旅程。
📩歡迎聯繫: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