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09 讀蕾貝佳.馬凱《幸運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Goodreads上看到一則讀者評論,提到《幸運之子》並行的雙敘事結構頗令人出戲,評論底下也有其他讀者紛紛表示認同。原文如下:"Add to the style a baggy structure that flips between 1985 and 2015, and a whole other story that has little connection to the first one other than featuring the same character, and the book started to alienate me further. What is it about contemporary authors that they almost all seem to think that they need multiple narratives, times switches and excess baggage to create a novel? A more careful, focused, intimate story of the AIDS crisis and its effects might have made this more palatable."

這個討論串完美解讀了我為什麼在閱讀過程中一直找不到重點的疑惑。

不過,撇除跳躍的雙敘事主軸一直沒有明確的交會點,似在各說各話,作者對於1985年芝加哥同志社群面對愛滋的恐慌以及社會歧視,與30年後愛滋倖存者心理狀態的描述,還是讓人深感疫病所帶來的恐懼以及當下對生存的渴望,對照當前的Covid, 有股強烈的末日既視感。

關於作者選擇以芝加哥為背景創作、書寫愛滋主題的用意,以及書名的由來,收錄在書尾的作者訪談裡有相當完整的介紹,對於愛滋相關議題較不熟悉者(例如我),確實可以先從書尾的收錄讀起,對小說的發展脈絡能有更好的理解。

raw-image

小說裡1985年的敘事主軸圍繞在年輕的男孩耶爾 (Yale) 與他的一群同志好友。正值青春年華的男孩們,一個接著一個染上愛滋。還沒染病的,深怕下一個就是自己;確診的,宛如被判了死刑,不但要忍受醫護人員的差別待遇,最終也只能在病痛的折磨中束手等待死神降臨。

例如,因為同時使用多種藥物而導致各種病症齊發,奄奄一息的尼可(Nico),在昏迷了好幾天終於清醒之後:「護士帶著菜單過來,杵在門口不進來,擺個傲慢的臭臉,宣讀著菜單。」此時尼可好友朱利安見狀,便開始以舞台劇的姿態一一表演每樣菜單內容,「護士看了,表情像在說,搞那麼娘砲的行為,難怪你們各個都生病。」

或是,「耶爾帶一杯奶昔請他,留在他的餐盤上,等他有胃口再喝。泰迪曾說,小勝怕遭小偷,所以把隨身聽藏在枕頭下。奶昔不至於有人想偷吧?護士絕對不會,因為她過來換點滴袋時,連正眼都不敢瞧小勝。」

男孩們苦於性向認同以及愛滋風暴,只能互相扶持,彼此建立緊密的互助網絡。然而儘管情感深厚,伴侶間偶發的不忠,再度加深了愛的困難。主述者耶爾正是被伴侶背叛之後又身陷愛滋危機。面對生命的雙重打擊,始終陪伴著耶爾的,也是橫跨書裡30年時空的唯一女性 – 耶爾好友尼可的妹妹菲歐娜(Fiona)。

菲歐娜在書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堪稱80年代的芝加哥男孩守護神,年輕的她將一票同志親友們照顧的無微不至,樂在其中的照看男孩們的情緒與健康狀況,沒有絲毫抱怨。對比命運的無情,菲歐娜就像是作者蕾貝佳.馬凱 (Rebecca Makkai) 為男孩城刻意安排的一塊浮木,讓男孩們在被厄運之流沖刷消失以前仍能懷抱著一股希望。

然而,長年為了照護同志病友卻造成菲歐娜與女兒的疏離。耶爾離世那晚,菲歐娜產下女兒克蕾兒 (Claire),多年來克蕾兒深知菲歐娜始終對於耶爾離世當晚無法陪伴在旁耿耿於懷:「他死得完全孤伶伶一個。」母女倆,一個在意自己不能陪伴摯友度過生命最後一刻,一個在意自己是多餘的存在、不受祝福的生命。敘事跳到30年後巴黎恐攻現場,菲歐娜來找離家多年的克蕾兒,心結欲解。

對我來說,英文書名The Great Believers更像是指涉菲歐娜的存在,在面臨各種生的苦痛與死的磨難都仍然選擇相信好運,希望滿懷。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er |企鵝圖書館
14會員
67內容數
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
2025/04/01
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作,這次的五篇故事都好好看!比起第一集,人物敘事更飽滿,每個短篇都銜接的很流暢,閱讀情緒完全沒有被打斷,每個來到四寶堂的客人與文具之間的回憶,讀來一樣溫熱,讓人感動。
2025/04/01
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作,這次的五篇故事都好好看!比起第一集,人物敘事更飽滿,每個短篇都銜接的很流暢,閱讀情緒完全沒有被打斷,每個來到四寶堂的客人與文具之間的回憶,讀來一樣溫熱,讓人感動。
2025/04/01
畫家李翰祖的名聲無人不知,他坐擁名聲與金錢,還有堪稱完美的妻子,不只幫他打點生活大小事,還包辦他的畫作相關經紀。然而就在他44歲的生日隔天,妻子失蹤了,只留下一本神秘的小說手稿。
Thumbnail
2025/04/01
畫家李翰祖的名聲無人不知,他坐擁名聲與金錢,還有堪稱完美的妻子,不只幫他打點生活大小事,還包辦他的畫作相關經紀。然而就在他44歲的生日隔天,妻子失蹤了,只留下一本神秘的小說手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Thumbnail
只願我們這世代的努力,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為這些枷鎖所困。
Thumbnail
只願我們這世代的努力,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為這些枷鎖所困。
Thumbnail
《幸運之子》的作者蕾貝佳.馬凱,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
Thumbnail
《幸運之子》的作者蕾貝佳.馬凱,在詳實的研究與訪查之後,以這本小說重現了1980年代芝加哥同志社群的生活樣態,訴說逝去之人的故事。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Thumbnail
現在吃穿都有,我的生活奢侈地一片空白,妳恐怕不知道,而我是現在才知道,世上也存在著吃穿都有,卻無法望穿的巨大的悲傷。
Thumbnail
現在吃穿都有,我的生活奢侈地一片空白,妳恐怕不知道,而我是現在才知道,世上也存在著吃穿都有,卻無法望穿的巨大的悲傷。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孤獨是社會所賦予人的縮影,任憑誰都想逃離。這本書融合了親情、愛情、友情等人生都會面臨到的情感狀態的書,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書名「奇蹟晚餐」其實別具意義。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孤獨是社會所賦予人的縮影,任憑誰都想逃離。這本書融合了親情、愛情、友情等人生都會面臨到的情感狀態的書,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書名「奇蹟晚餐」其實別具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