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記《可憐的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電影裡的瘋狂怪醫生被大家暱稱「神」,臨死前在病榻上說「別人看我,若非畏懼,就是憐憫」,已有包含宗教、社會好幾個層次的框架和反諷。

~ 以 sex positivity 與性工作為例,好些腳色若在當今社會早已觸法,會被告上法庭,會被送心理輔導,更會因讓別人不舒服而沾惹Metoo浪潮,在網路公審。

~ 並非每個人都像貝拉把超驗主義作家愛默生當成郵輪上的閱讀消遣,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她的才智去繼承怪醫的科學事業,但她在巴黎有工作、有朋友,為什麼選擇回到禁錮她的瘋狂怪醫?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跌出全球前二十大快樂國家,其實疫情以前,華盛頓郵報就引述學者 Jean Twenge 的質疑,「為什麼美國人不快樂呢?」
昨晚下課後有點餓,去全聯超市買了《聯合文學》聯名的「閱讀麵包」,是陳珊妮的巧克力麵包,咬下麵包的一瞬間,‎我狐疑了.....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看壞人電影 --- 講納粹的《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沒落淚,看好人電影《滯留生(The Holdovers )》卻滴下不少淚珠。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
天氣正常嗎?一日寒冬,一日盛夏,這麼極端,令人聯想與地球暖化有關。 趁回暖出去曬太陽,體面男子走來,禮貌地說,他有個聖經分享的任務,問我能否能幫他。他講沒幾句,我已聽出是要傳攝理教,趕緊藉口上廁所就尿遁了。 我對邪教不邪教自有看法,心有芥蒂是,難道自己看來像很傻很好騙的愚夫愚婦? 如今社會
美國跌出全球前二十大快樂國家,其實疫情以前,華盛頓郵報就引述學者 Jean Twenge 的質疑,「為什麼美國人不快樂呢?」
昨晚下課後有點餓,去全聯超市買了《聯合文學》聯名的「閱讀麵包」,是陳珊妮的巧克力麵包,咬下麵包的一瞬間,‎我狐疑了.....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看壞人電影 --- 講納粹的《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沒落淚,看好人電影《滯留生(The Holdovers )》卻滴下不少淚珠。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
天氣正常嗎?一日寒冬,一日盛夏,這麼極端,令人聯想與地球暖化有關。 趁回暖出去曬太陽,體面男子走來,禮貌地說,他有個聖經分享的任務,問我能否能幫他。他講沒幾句,我已聽出是要傳攝理教,趕緊藉口上廁所就尿遁了。 我對邪教不邪教自有看法,心有芥蒂是,難道自己看來像很傻很好騙的愚夫愚婦? 如今社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Thumbnail
  他得謹慎點,所有願意在位階更低的人前低頭、表現親切的高位者,無一例外是危險人物。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無論「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生理性別是男或女,都應被當作一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貝拉是憑藉自己的判斷決定她未來的模樣,不受任何外界干預的禁錮。 貝拉自實驗室出走,其所聞所見才形塑了貝拉這個人,她是從這些嶄新經歷與自由選擇中誕生的。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Thumbnail
  他得謹慎點,所有願意在位階更低的人前低頭、表現親切的高位者,無一例外是危險人物。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無論「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生理性別是男或女,都應被當作一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貝拉是憑藉自己的判斷決定她未來的模樣,不受任何外界干預的禁錮。 貝拉自實驗室出走,其所聞所見才形塑了貝拉這個人,她是從這些嶄新經歷與自由選擇中誕生的。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