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與書店的激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誠品書店的信義店確定今年(2023)年底之後便將走入歷史,消息一出讓所有曾經在這裡留下回憶的不管是書迷、文人騷客還是觀光客們感到遺憾甚至是失落。即便是有其他的分店陸續開張、但做為在百貨林立的信義區中唯一的書店意義終究是不一樣的!

誠品信義店 by google

誠品信義店 by google

101爭霸戰-

Page one書店 v.s. Dior

Page one書店 by google

Page one書店 by google

在誠品進駐信義區之前101曾有間滿滿外文書的Page one書店;我還記得他們的標語是:Every book begins with pge one.(每本書都從第一頁開始)印象十分深刻。Page one在2004年進駐101的四樓,書店裡面的空間寬敞到像圖書館!陳列的方式也和其他書店的方式不同!

外文書籍陳列 by google

外文書籍陳列 by google

外文書籍 by google

外文書籍 by google

雖然官方宣稱中文跟外文書籍各半,但是相比當時國內的其他書店、排山倒海的外文書籍總是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他們彷彿把我帶到世界各地,不用搭飛機只要搭上101的手扶梯就可以快速抵達!書的種類更是從文學宗教到生活藝術琳瑯滿目;而只要有書本改編的電影上映期間,除了原著的限量電影書皮外還有進口的藝術設定集、電影花絮等周邊的相關書籍、商品等,都會讓購買慾蠢蠢欲動。

而年少輕狂的筆者總是喜歡穿梭在這些書叢中輕聲地說著當時還流利的英文想像自己在國外的學校生活、然後離開前都會央求爸媽買一本後來還是積灰的原文書。(笑)或許就只是想要抓住當下的飄飄然的感覺。

然而Page one書店到後期,空間開始逐漸縮小;原本的大門口開始變窄變小。那時心中有點難過甚至想要寫一篇文章抒發一下心中的感慨,殊不知過了不久之後在2015那一年也撤出了台北101。

原本的大門變窄、方向也變成樓梯間 by google

原本的大門變窄、方向也變成樓梯間 by google

根據網路上的文章2012年就已經將大部分的面積挪給Dior。

書店顯得特別渺小 by google

書店顯得特別渺小 by google

最近Dior的101旗艦店剛好也重新整修,各大媒體、藝人、網紅也拍出一張張精緻美麗的照片。我也很喜歡Dior這個品牌,只是相形之下書店經營不免黯淡、畢竟那裡曾是我留下記憶的地方;只是景物早已不同了。

101旗艦店開幕 by google

101旗艦店開幕 by google

這回合Dior勝出。

誠品v.s.精品

誠品書店是在2006年加入信義商圈;那個時候的樓層很單純,一樓是商店、地下一樓是餐飲、二樓是期刊及暢銷書、三樓是日文書店、四樓是文具館。(憑印象列出)是的、曾經也是有日文書店!

走入歷史的日文書店 by google

走入歷史的日文書店 by google

推測是資深前輩紀伊國屋書店及後來淳久堂的入駐瓜分本來受眾就偏少的日文實體書店。再加上鄰近日僑學校的地利之便、相比之下就容易被淘汰。

而信義的模式也從書店延伸到百貨、市集、餐廳等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小型的展覽。(台南傳統點心展覽)這樣的多角複合式經營其實也不錯,可以吸引更多需求的客人;商場的氣氛也會再更熱絡、活潑一些,誠品也樂當房東收租。而信義店的場地回歸房東的統一集團,未來也是規劃百貨商場、或許也可以期待一下國際品牌的旗艦店吧!

書店結合市集型態 by google

書店結合市集型態 by google

書店畢竟也是需要盈利,看到這樣的變化老實說心情很複雜。但怎麼能要求寸土寸金的信義區空有一座「圖書館」而不在乎收入呢?

近日也證實台北車站的誠品地下街要退租。雖然對筆者來說還是信義店的感情更深,但對習慣來這裡的讀者們應該也是遺憾萬千吧!只期盼接受的東森集團可以好好運用這個位置提供大家更多元、精彩的空間。

誠品地下街 by google

誠品地下街 by google

畢竟要跟商業大鯨魚鬥?多少還是顯得力道不足。但筆者沒有要偏頗哪一方,商場本來就是戰場,沒有必要強調書店經營比較高貴就給予同情;只是販售的內容不同、但都是要創造最大的利益。

千萬別誤會,我還是很喜歡逛誠品。(笑)以前都會許願以後家裡要做櫃子希望是同一個色號的!(早期是黑胡桃木色)但現在色系就偏淺一些就是了。

誠品台中店 by google

誠品台中店 by google

後記

想到了幾年前去過新加坡的烏節路,即便是百貨公司遍佈的商圈還是有書店的樓層。我當下也隨性的抓了一本雜誌在回程的飛機閱讀。邊讀邊想到底是實體書店沒落了?還是在百貨商圈裡經營書店的難度實在太高了?或者是都有?但為什麼新加坡還是做到了?當然我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只是小小的希望在百貨一級戰區中希望能保有一處提供文字徜徉的空間罷了!


最後、喜歡我文章的話記的按讚、追蹤、或是能有一杯珍奶的贊助更能夠激發我的靈感喔!

贊助傳送門https://vocus.cc/user/madamyu?donate=tru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郁夫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30
感謝留言!茫茫網海中能遇見和自己也同樣珍惜書店的夥伴又喜又感動🥹望往後能夠有權衡收益及文化留存的雙贏局面出現🤭
喬記洋行-avatar-img
2023/01/19
提供一些可以推論的商業結構來看誠品這段時間的收店決策。簡而言之,誠品作為集團如果經營得當,就算碰上租金這種外部成本的波動,也應該可以持續營運才對。但如今誠品做不到,有可能是: 1. 誠品多角化經營來分攤書店營運成本的模式目前經營不善:企業裡用金雞母產品來養其他策略型產品(研發初期、品牌塑造、或是理念型產品等等,都有可能)是一個常態。對於集團來說,平衡事業線之間的損益來達到經營目標都是可能的。誠品在過去十多年的復合型書店證明這件事情是成功的,但最近沒辦法延續,有可能是因為原本是金雞母的產品如百貨,因為競爭者太多,導致利潤下滑。信義區的百貨林立,若誠品的百貨沒有差異化經營,他就有可能支撐不起來足夠高的營收。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的新投資效益不如預期,比如誠品行旅原想走中高端旅宿生意,跨足飯店這塊大餅,然而時局不利,兩年半因為疫情導致的營運空窗使得他入不敷出。當金雞母或是新市場拓展不力而無法維持健康的財務結構,就有可能得犧牲成本項最高的事業體,在這個例子裡,即是書店。 2. 誠品就算經營得當,也有可能遭受到無法控制的成本項影響,在這裡,最大的成本項就是租金。信義區作為百貨公司的戰場,人潮跟地段都使得土地主有極大的誘因升高租金。而台灣百貨業經營的模式也是百貨公司出租櫃位給企業。也就是說,最糟糕的狀況是,不動產擁有者——百貨經營者——櫃位經營者這三個都是不同人,最後的櫃位經營者就極有可能直接被剝兩層皮,因為成本跟價差全部都在他身上。One Page 極有可能就是在這樣的模式下經營不下去,而誠品在其他地方的店面也極有可能是這樣面臨類似的壓力。
avatar-img
唯心百貨
11會員
118內容數
萬法唯心造,從心靈出發的美學、藝術人文、生命感知;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為這些美好的事物們駐足停留,也幫助我們走過傷痛黑暗。又如百貨公司裡精緻又撫慰人心的精品,歡迎光臨、唯心百貨。
唯心百貨的其他內容
2024/12/03
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麼一次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3
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麼一次的相遇。
Thumbnail
2024/04/29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2024/04/29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2024/04/15
這次的地震,震出的除了恐懼還有甚麼?
Thumbnail
2024/04/15
這次的地震,震出的除了恐懼還有甚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已經聽過“誠品生活480”一段時間,似乎和誠品書店有關。剛開始不知道480是什麼意思,後來查了一下,原來是市政路480號。“誠品生活480”,就在市政路480號。 這間百貨公司,2024年3月23日,正式開幕。我還沒去逛過。不過,想像中,應該整棟都在賣書。
Thumbnail
已經聽過“誠品生活480”一段時間,似乎和誠品書店有關。剛開始不知道480是什麼意思,後來查了一下,原來是市政路480號。“誠品生活480”,就在市政路480號。 這間百貨公司,2024年3月23日,正式開幕。我還沒去逛過。不過,想像中,應該整棟都在賣書。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
Thumbnail
開幕18年的誠品書店信義店,在平安夜畫下了句點。 對於這家旗艦書店的結束,在各種媒體的瘋狂報導下,彷彿伴隨著歲暮,成為此城最令人哀傷的告別之一。 據說營業的最後這個周末,湧進了15萬人來和一個時代告別。有位朋友突然有疑:15萬人來和書店告別,那麼,這個周末誠品有沒有賣出10萬本書呢? 想當
Thumbnail
開幕18年的誠品書店信義店,在平安夜畫下了句點。 對於這家旗艦書店的結束,在各種媒體的瘋狂報導下,彷彿伴隨著歲暮,成為此城最令人哀傷的告別之一。 據說營業的最後這個周末,湧進了15萬人來和一個時代告別。有位朋友突然有疑:15萬人來和書店告別,那麼,這個周末誠品有沒有賣出10萬本書呢? 想當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清爽的人行道...
Thumbnail
清爽的人行道...
Thumbnail
這個藝文空間裝載了許多人的故事,而我也有美好的曾經都在此發生,敦南誠品不僅是一個商業場域,而是內心情感的陪伴、追尋目標的救援⋯⋯而我在這裡,也有五個重要的記憶,如果你也曾經歷過,相信我們都漸漸的蛻變成某種模樣。
Thumbnail
這個藝文空間裝載了許多人的故事,而我也有美好的曾經都在此發生,敦南誠品不僅是一個商業場域,而是內心情感的陪伴、追尋目標的救援⋯⋯而我在這裡,也有五個重要的記憶,如果你也曾經歷過,相信我們都漸漸的蛻變成某種模樣。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記得10年前我會和家人定期到圖書館借書來看,等到我10歲左右,我開始去我家附近的書店看書,還記得那是一個三層樓的書店,一樓擺放著書,地下一樓擺著各式文具以及小玩意,而在二樓一樣擺著書,但放著似乎不是我那時年紀想看的書。每個禮拜六日我總會挑一天的下午到那邊享受著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記得10年前我會和家人定期到圖書館借書來看,等到我10歲左右,我開始去我家附近的書店看書,還記得那是一個三層樓的書店,一樓擺放著書,地下一樓擺著各式文具以及小玩意,而在二樓一樣擺著書,但放著似乎不是我那時年紀想看的書。每個禮拜六日我總會挑一天的下午到那邊享受著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相較台灣有很多可愛的選物店或服飾店,新加坡比較多的是知名品牌服飾,連文具類都是像Typo那種的國際品牌,還有一些佇立在觀光區,商品很大眾的小店我就不介紹了,今天想來推薦的是我緩慢收集到的兩間書店、一間雜貨店!
Thumbnail
其實相較台灣有很多可愛的選物店或服飾店,新加坡比較多的是知名品牌服飾,連文具類都是像Typo那種的國際品牌,還有一些佇立在觀光區,商品很大眾的小店我就不介紹了,今天想來推薦的是我緩慢收集到的兩間書店、一間雜貨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