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寫散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喜歡看小說家寫散文。小說是他們想像出來的世界,散文則是他們的真身。小說家氣場強大,所以寫起散文通常也很好。但這並不表示散文就比較容易寫,作為一種文體,散文有其獨特的審美標準——透明。在散文中,我們看到的、嗅到的,正是作者本人,他的脾性和人格,他的氣質與體魄。是的,體魄,許多作家都表示過身體對創作的深遠影響,我也深刻同感。

所以說透過散文形式的作品,我們可以直接領略創作者的個人魅力,由內而外全方位的魅力。在這樣的基礎上,畢飛宇成為我最喜歡的作家。他的散文不多,集結成冊的更少,因此我格外珍惜這本〈造日子〉。那是六零年代蘇北鄉村的童年,於我而言非常陌生的時空,讀起來卻有滋有味,可見人的情感沒有疆界,超越時間。

回憶兒時記趣的作品,最容易產生一種自嗨的情境,作者自己陷入深深的回憶,而把來客孤零零晾在門前。在畢飛宇這裡,你不會受到冷落或感到無聊,他的敘事中夾帶哲學式的自省與表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一種直接與他對話、思辨的內在體驗。例如其中一篇講到衣服上的補丁,他是這麼說的:

我很感謝我的母親,雖然家裡很窮,但母親把我們拾輟的很乾淨,所有的補丁都周周正正。我們從不邋遢。父親說,做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受人尊敬,母親說,做人最重要的事情是體面。這是一回事。體面是受人尊敬的前提,受人尊敬是體面的結果,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不敢說我是受人尊敬的,但是我和我的父母一樣,都是體面的人,這樣的自信我有。

每次讀到這一段,我都不由自主停下來想一想「體面」與「受人尊敬」間的關係,想一想「什麼是做人最重要的事情」。我不見得完全同意他,但是他引發我去思考這個問題。

由於畢飛宇的小說有許多對女性人物深刻的描寫,因此常有人問他為什麼總盯著女人不放,他在一篇名為〈自述〉的散文中回應了這個疑問,否認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他認為對於文學來講,人物是無性別的,他說,「我沒寫女人,我寫的是人」。

又一次地,他引發我就「文學」與「性別」展開思考。的確,許多女權主義者常常用力過頭,不小心畫出切八段的線,誤把普世人性局限在性別的框框里。然而有些問題的關鍵,還真的只能從性別角度去看才看得清楚,就像有些人生真貌,也只有女作家的筆,才能寫到深處。

做為華文小說中最蒼涼的一支筆,張愛玲的散文卻令人意外地親切可愛。在〈流言〉這本集子里,她聊穿衣吃飯、聊逛街看戲,她傾訴家人間的矛盾,寫下對諸多生活瑣事的獨到見解,最重要的,她談論自己的文章。小說家的散文集常常是其小說作品的重要解讀指南。就拿眾所皆知的「蒼涼」來說,她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

極端病態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麼沈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麼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里,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雖然他們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啓示。......我以為這樣寫是更真實的。

原來張氏蒼涼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風格,而是為了逼近真實而採取的寫作策略,是在那個動蕩而沈重的時代下,永恆人性所展現的一種面貌。

寫作本文期間,我再次翻看這本〈流言〉集,意外發現一段預言,出自「公寓生活記趣」:

人類天生的是愛管閒事。為什麼我們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著沒有多大損失而看的人顯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悅?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著斤斤計較了。較量些什麼呢?——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看看這幾句,是不是有點熟悉?火眼金睛張愛玲,看得總比時人更深遠一些,她這話根本就預言了今日臉書的盛世啊!

說到臉書,接著就來談談駱以軍,這位在臉書上玩得不亦樂乎的小說家。自從成為他的臉粉後,生活增添不少笑料和淚水。雖然大多是笑到流淚,但也有令人紅了眼眶的感動,好比這一段:

今天下午匆匆從外頭趕回家
在門口
聽見有人喊「爸鼻!」
我四面張望
那聲音又說
「我在上面啦」
我抬頭,發現小兒子在四樓樓梯間
從窗洞探出頭來
一臉廢材的笑
「我忘了帶鑰匙」
(中略)
他喊我前,我一路穿大馬路、 巷弄、車流行人間走回來
當時心裡想的是
「這樣好像很努力,但許多時光都空轉的十幾年,天賦耗盡,渾渾噩噩,憂患迷惑,到底給這世界留下什麼呢?」
他就在那時 從上方喊了我

可別小看這樣隨性不修邊幅的書寫,其中蘊藏著生機勃勃的對生命與人的熱情,作者功力深厚,寫起來既放鬆又流露童稚般真性情,沒有經歷人生打磨文筆鍛鍊的人,是無法素手描出如此自然輕巧的生活段落。

臉書所代表的是一種短信息傳播的興起,像是微信、推特等,都屬於此類,其所負載的文字暫以「微文體」稱之,相較於散文,這種短小自由的行文更接近雜文、隨筆,或是又更活潑一點的,創生於這個時代的新文體。作家們跨出既有形式,在科技徹底改變人類溝通習慣的同時,大膽摸索嘗試新的文字表達方式,正是因為在每個巨變的時代都有敢於創新、不畏挑戰的先鋒勇者,浩瀚的文學長河才能源源不絕,永保青春。

本文於2017/04/27發表於簡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自在的生活
5會員
14內容數
天地遼闊,開心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寫了許久,整理過許多想法,寫完之後就暫時擱置吧。
Thumbnail
這篇文寫了許久,整理過許多想法,寫完之後就暫時擱置吧。
Thumbnail
綺忻每天與大家分享一句名人格言,並分享如何實際執行這句名人格言,以及執行這句名人格言的效果及好處
Thumbnail
綺忻每天與大家分享一句名人格言,並分享如何實際執行這句名人格言,以及執行這句名人格言的效果及好處
Thumbnail
我喜歡看小說家寫散文。小說是他們想像出來的世界,散文則是他們的真身。小說家氣場強大,所以寫起散文通常也很好。但這並不表示散文就比較容易寫,作為一種文體,散文有其獨特的審美標準——透明。在散文中,我們看到的、嗅到的,正是作者本人,他的脾性和人格,他的氣質與體魄。是的,體魄,許多作家都表示過身體對創作的
Thumbnail
我喜歡看小說家寫散文。小說是他們想像出來的世界,散文則是他們的真身。小說家氣場強大,所以寫起散文通常也很好。但這並不表示散文就比較容易寫,作為一種文體,散文有其獨特的審美標準——透明。在散文中,我們看到的、嗅到的,正是作者本人,他的脾性和人格,他的氣質與體魄。是的,體魄,許多作家都表示過身體對創作的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張愛玲和張小嫺的作品中有着強烈的對女性自我意識的關注。由於兩人的時代背景、成長環境以及個人經歷的差異,她們筆下的女性角色在對待自我的情感問題、婚姻生活以及兩性關係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女性自我意識雖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差異。
Thumbnail
張愛玲和張小嫺的作品中有着強烈的對女性自我意識的關注。由於兩人的時代背景、成長環境以及個人經歷的差異,她們筆下的女性角色在對待自我的情感問題、婚姻生活以及兩性關係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女性自我意識雖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差異。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再怎麼平凡,都有動人的瞬間。大部分的故事都消逝在歲月流雲煙海中,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遭遇。而有些故事則會被流傳下來,代代傳誦,因為他們曾用力的在人生畫布上,力竭所能地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再怎麼平凡,都有動人的瞬間。大部分的故事都消逝在歲月流雲煙海中,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遭遇。而有些故事則會被流傳下來,代代傳誦,因為他們曾用力的在人生畫布上,力竭所能地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Thumbnail
畢飛宇在此的文字是舒緩自適的,並不過分粗陋或雕琢,它自有一種風格,讓人感到如風拂過的舒服。最後想在引一段落,當他看見風車在田邊打水時,看著那些齒輪轉動,細細思索到底是什麼人發明了這些精妙的設計,第一個人知道這些時想著什麼,那時他寫下了,「現實在我的智力之外,我的心卻欣欣向榮」。
Thumbnail
畢飛宇在此的文字是舒緩自適的,並不過分粗陋或雕琢,它自有一種風格,讓人感到如風拂過的舒服。最後想在引一段落,當他看見風車在田邊打水時,看著那些齒輪轉動,細細思索到底是什麼人發明了這些精妙的設計,第一個人知道這些時想著什麼,那時他寫下了,「現實在我的智力之外,我的心卻欣欣向榮」。
Thumbnail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獨處時的自在我不是不能領略,但若能學習好好地看人的眼睛,學習好好地聆聽別人的話,學習好好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我想,我會更不遺憾這一生。
Thumbnail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獨處時的自在我不是不能領略,但若能學習好好地看人的眼睛,學習好好地聆聽別人的話,學習好好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我想,我會更不遺憾這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