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和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古文與我何干

當然有關,不僅是歷史,更是過去的人所留下來的智慧和人生觀,這是我在考公職領悟到了。
前陣子我聽了podcast,為什麼學生對古文興趣缺缺?因為學生生活歷練少,就比較難以理解文中觀點(除此之外,文言文真的太精簡了)
公職的國文跟我們曾經所學的完全不一樣,所以文字更加不懂,當時老師建議我們把學生時期所讀的古文基本30篇讀熟。
剛好那時我的妹妹考完大學,她有一本考試用書我就跟她借來看,反正公職考生的行程就是吃飯、睡覺跟念書,沒有別的,所以我開始從頭開始慢慢讀,隨著古文的解釋才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人生觀,以及會如何影響日後的子孫。

例1:我的同人文作品《緣定三生‧一去不復返》

我的同人文《緣定三生‧一去不復返》這篇故事的背景是在民初時期,因我並非在那個時期出生,頂多只看過照片,完全沒有經歷過,所以特地找了一部適合的民國劇來看。
了解當代背景、用語、物品、服裝、建築,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在故事最後,也安排了戰爭情節,但我並不了解,所以特地去圖書館借有圖文解說的孫子兵法來看,邊了解邊思考可以如何應用。

例2:孫子兵法的運用

而在現在的社會,很多人說「商場如戰場」,所以都會特地運用孫子兵法的概念。再好比說,前陣子我買了一本書叫《權衡:孫子兵法教你亂世中的生存之道》。
雖然現在我還沒有時間看這本書,但原來不只除了在做生意可以用到,連在自己的生活上也能運用呢。

例3:動漫:派對咖孔明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派對咖孔明,前段時間這部動漫很紅。
已經過世的孔明來到了現代,利用過去的計謀運用在現代,若沒有這些歷史和文字記載,沒有人對這些有興趣,我們也就看不到這麼有趣的作品了。
我們看不懂古文沒關係,反正沒有古文我們照樣能活,但要懂得這些文章的意思,明白了並且聯想現在的生活和運用,就能知道為何古文那麼重要。
他們的智慧是如何影響現代人,不僅可以豐富內涵、寫作上或許也能成為你的題材,就像派對咖孔明。

例4:可以適當運用在小說

我前陣子寫的文:《情書》引用了一段《詩經》也是我大學聽課時學來的。不要為了寫而寫,有必要、有需要再使用,故事好看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結論

就算了解古文的重要性也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當你有需要用到時,就會自己查資料,或是生活中遇到甚麼樣的成語,可以去查查典故;看古裝劇聽到的詞語或聽到的古文,也都可以查。在生活中學習即可,我們不是要考試。
唯獨在寫有關歷史的文章,如果不是架空背景,就一定要查大量資料、去考證,網路資料很多,也要懂得分辨真假
在《緣定三生‧一去不復返》中,雖然建立在民國時期,但背景是架空的,只是也不能因此而亂寫,在這個時期會出先甚麼樣的東西、服裝和建築,也都需要知道,否則讀者會很混亂,也可能不小心將錯誤的知識和觀念帶給讀者

最後,我想有在寫方格子的作者,或者有在看方格子的讀者,都知道標點符號如何運用,所以直接附上懶人包的圖片給大家參考。
因為還蠻常看到符號不會使用的小說寫手,所以還是從最基本的開始。
關於引號,在小說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受到對岸網路小說的影響,請勿使用""
『』為雙引號,是在對話中,還有出現別人說過的話而使用
「」另外這個引號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標示重點
刪節號我一開始也是用三個點,後來被糾正為六個點,但不論語氣如何,點點永遠只有六個,不能多也不能少
至於不要放進小說的符號,我不確定在輕小說中有沒有嚴格規範,因為我不看輕小說,所以不再這次的分享範圍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62內容數
關於閱讀、演講等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寫故事、寫小說,但無奈都沒有靈感,怎麼辦? 以我的經驗,要有靈感要先需有兩種能力:觀察力、情緒渲染力
小說或是故事應該要怎麼寫,別人才會看呢?作文或文筆不好可以寫小說嗎? 迷思:作文和文筆不好怎麼辦? 華麗詞藻很重要嗎? 以下就來為大家講解
閱讀前提要:我非專業,只是將這幾年的經驗分享給也想寫故事、小說的大家。前兩篇分享我的「故事」人生,接下來幾篇會分享我的經驗。也同樣是放在粉專的不專業懶人包寫成文章。(但文章會寫得更細,另,技巧類不再這次文章的範圍內) 在一開始或許有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寫故事,以下就用不專業懶人包簡單解說
10月第一場的歐陽talk書秀,老師的選書是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這次分為兩種主題來講解:富有思維、累積資產
閱讀前提要:我的「故事」人生有分為「學生時期」及「出社會後的我」,如若你還沒看過學生時時期的文章,建議可以先看那篇喔~ 我的「故事」人生在講通往寫作路上的過程
我想寫故事、寫小說,但無奈都沒有靈感,怎麼辦? 以我的經驗,要有靈感要先需有兩種能力:觀察力、情緒渲染力
小說或是故事應該要怎麼寫,別人才會看呢?作文或文筆不好可以寫小說嗎? 迷思:作文和文筆不好怎麼辦? 華麗詞藻很重要嗎? 以下就來為大家講解
閱讀前提要:我非專業,只是將這幾年的經驗分享給也想寫故事、小說的大家。前兩篇分享我的「故事」人生,接下來幾篇會分享我的經驗。也同樣是放在粉專的不專業懶人包寫成文章。(但文章會寫得更細,另,技巧類不再這次文章的範圍內) 在一開始或許有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寫故事,以下就用不專業懶人包簡單解說
10月第一場的歐陽talk書秀,老師的選書是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這次分為兩種主題來講解:富有思維、累積資產
閱讀前提要:我的「故事」人生有分為「學生時期」及「出社會後的我」,如若你還沒看過學生時時期的文章,建議可以先看那篇喔~ 我的「故事」人生在講通往寫作路上的過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這是一篇簡單的導讀,簡列了孫子兵法章節,以及譯言堂之後如何帶大家到平行世界看待這本孫子兵法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這是一篇簡單的導讀,簡列了孫子兵法章節,以及譯言堂之後如何帶大家到平行世界看待這本孫子兵法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