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安林老師專線(讀劇會)-不貧窮藝術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肆意咖啡酒館
時間:2022-10-15 19: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arttogether2014)
讀劇會全長90分鐘,演員表現中規中矩。千絲萬縷的想法,全因劇本而生。
不知是否受Covid-19的影響,今年的舞臺劇出現「死亡事件」、「辦喪事」的比例特別高。比如2022年不貧窮藝術節系列節目中,選看4齣戲,就有《半島體制》與《壁虎》出現喪家折蓮花的橋段,其中《壁虎》的劇情更是完全發生在為過世的祖父/外祖父守夜的那一晚。
在不貧窮藝術節裡,《壁虎》是一場讀劇演出,劇本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100級劇本創作組葉玟嵐的作品,收錄於《劇透 : 北藝大學生劇本創作集1》2022之中。
全戲僅2位演員登場,分別扮演在臺北讀醫學院、由臺北趕赴鄉下為外公守靈的姑表外孫,以及待在老家守著家族採茶本業為阿公守靈的孫女。由舞臺指示可知,全戲僅一個景,一桌二椅。其他關係角色,或是出現在對話中,或是出現在音效裡。
本只是單純的守靈夜,表兄妹禮貌地話家常。隨著壁虎鳴叫、次次灑落排遺,孫女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加上外孫打破沙鍋璺到底的好奇心,自殺、放逐、性成癮、性侵、亂倫,家醜層層揭露。
全長90分鐘,演員表現中規中矩。千絲萬縷的想法,全因劇本而生。劇本想談的太多了,城鄉差距、階級差距,因此二者而生的醫療資源及社福資源的差距,主要照顧者/輔助人(輔助宣告)/監護人(監護宣告)職能不彰,甚至拒絕履行責任,甚至權勢性侵,又談及智能障礙者的情慾需求,智能障礙者性侵案,亂倫,因醫藥知識不足假自殺變真自殺。偏偏全都談得極為浮面。
家人圍成一桌摺蓮花,透過聊天相互安慰與懷念亡者。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arttogether2014)
首先,關於弱智者的情慾需求,讓我想起片山慎三的《岬の兄妹》,片中坦然承認弱智者也有情慾需求,而在照顧者處於生理(肢障)、經濟(受剝削基層、後又失業)等多重弱勢之下,以一般人覺得扭曲的方式,卻是對弱智者相對安全的方式--由照顧者篩選「客人」,積極保護弱智妹妹是在有意願的狀態下發生性行為而不是被迫--以解決弱智者的情慾需求。
而在《壁虎》卻極度否定弱智者的情慾需求,覺得她就是淫蕩思春,又因為經濟壓力忙於生計放任弱智者依本能行為。在主要照顧者--退休賦閒在家的爺爺--轉為性侵者之時,更為了家族的臉面(事情見光時就沒有臉面了還想什麼臉面?)直接放棄、放逐了弱智者。我沒辦法把這一系列完全忽略弱智者需求的選擇,認為是「無可奈何」。
臺灣鄉下常見的精障遊民,比如挖眼超商店員的精障者,他們四處遊蕩從來都不是「無可奈何」,而是照顧者刻意迴避責任。
另外,阿公的死既不是畏罪自殺,也不是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是覺得自己幹的好事被發現了被罵不開心,想嚇嚇罵他的人。而務農一輩子,施了一輩子農藥,竟然沒聽過任何農藥商提醒巴拉刈有多毒,口服3毫升以上致死率超過9成,中毒症狀不可逆,而且會拖數日慢慢死去?不作死就不會死,完全不值得同情。只是,為什麼不是做錯事的人求仁得仁,求死得死,而是外孫的母親活該要承受逼死父親的罵名與心理壓力?
而孫女將這一切不幸,完全歸結於城鄉差距,醫療及社福資源不足,無力開車來回數小時送弱智者進行早療與就讀特殊教育學校,認為對弱智者有利的建議是「都市人」「有錢人」的天真難以執行。完全迴避弱智者父母與祖父母的照顧責任。更別說祖父由照顧者轉為加害者後,替加害者文過飾非,毫不猶豫責備弱智者。
在這其中,我只稍稍看到城鄉差距帶來的醫療及社福資源落差,給了孫女相對剝奪感。但在這個故事中「城鄉差距」完全不是悲劇發生的主因,城鄉差距只是存在的現實。於祖父性侵弱智孫女,或是於祖父原想假自殺失手變成真自殺,「城鄉差距」都不是理由。
《壁虎》的兩位主角,想法處事諸多差異,的確是源於「城鄉差距」,但所有慘案、不幸、家醜,都不是基於「城鄉差距」的「無可奈何」。完全不是。
----------
編劇:葉玟嵐
導演:黃勤芳
演員:陳柏亨、黃勤芳
特別感謝:劉凱榛
【不貧窮藝術節】
策展人:吳維緯
國際事務組長:陳御弼
製作統籌:楊喬安
行銷宣傳統籌:戴宛宣(空白創造工作室)
行銷宣傳助理:邱芊淨(空白創造工作室)
平面設計:徐子皓
影像設計:楊博倫
技術統籌:陳亦琳
實習助理:伍靜銦、沈逸萱、胡汶寧、侯宣羽、柯驊軒、郭貽瑄、黃姿渝、廖子瑩、謝舒雅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高雄市藝起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唱歌集排練場、大事件劇場、肆意咖啡酒館、雲劇場台灣
合作單位:雲劇場、系島芸農、翼宿、FRINGE WORLD FESTIVAL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4會員
212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one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薦度:★★★★沒有臺辭,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成功呈現一場極有張力的演出。
推薦度:★★★★《半島體制》無意諷諭當前政黨與政治人物,而想更宏觀地質問身分認同、選舉行為及背後的體制。
推薦度:★★★☆結合沉浸式劇場及VR播放的演出,現場演員的表演有效彌補VR的缺失與不足。
推薦度:★★★★「無眠」只是最外顯、最明確的症狀,骨子裡是死亡、自殺、倖存者內疚、告別與放手。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推薦度:★★★☆明明是一則簡單的故事:男主角于子君追尋「家」、追尋「自我」,不知怎的竟留下諸多未解之謎。
推薦度:★★★★沒有臺辭,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成功呈現一場極有張力的演出。
推薦度:★★★★《半島體制》無意諷諭當前政黨與政治人物,而想更宏觀地質問身分認同、選舉行為及背後的體制。
推薦度:★★★☆結合沉浸式劇場及VR播放的演出,現場演員的表演有效彌補VR的缺失與不足。
推薦度:★★★★「無眠」只是最外顯、最明確的症狀,骨子裡是死亡、自殺、倖存者內疚、告別與放手。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推薦度:★★★☆明明是一則簡單的故事:男主角于子君追尋「家」、追尋「自我」,不知怎的竟留下諸多未解之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出過漫畫單行本的一書漫畫家+ 移民北美回國賺錢的出版社業務+ 被產業洪流汰除的漫畫編劇+ 裝帥裝懂裝有錢窩居考試院的國考生=? 原無交集的四人,迫於無奈聚集在望遠洞狹窄的頂加套房。在這個有著大大露台的八坪套房中,有些人完全不想努力了、有些人還在掙扎,四個中年以上的臭大叔們,能玩出什麼把戲呢?
Thumbnail
"葉菱,聽起來有點猫膩" "可不是嗎!葉菱被黑蟲弄的半死不活,若不是我,她己經是死人了,那些人真壞,我還在醫院裏發現活死人" 秦懷南回到家累的很,赤霞很體貼的倒了一杯水"累了吧,喝口水吧,一會吃飯" 秦懷南一把把赤霞摟到懷裏"看到妳就不累了"赤霞順勢把整個人倒他懷裏,這一陣子的奔波好不容易可以
Thumbnail
食蠶芥蒼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七年後因父親重病返回家鄉,卻發現滿是欺騙和窒息。在返家後發生一連串怪事,包括一具超過五年死亡時間的乾屍出現。父親更說出「祈泣大人」這個名字,而和尚們卻未察覺已捲入一場跨越時空的悲劇。
Thumbnail
整理照片時,看到一張年輕時在804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院服務的照片,醫院對面就是「赤崁樓」。那年是民國52年才畢業一年。那個年代醫療水平還較差。 有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他罹患癌症年紀還很輕是家中唯一男孩。那時得癌症等於判了死刑無藥可救,家人想盡辦法希望奇蹟出現。除正規中西醫治療外也信一些民間偏方,或到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出過漫畫單行本的一書漫畫家+ 移民北美回國賺錢的出版社業務+ 被產業洪流汰除的漫畫編劇+ 裝帥裝懂裝有錢窩居考試院的國考生=? 原無交集的四人,迫於無奈聚集在望遠洞狹窄的頂加套房。在這個有著大大露台的八坪套房中,有些人完全不想努力了、有些人還在掙扎,四個中年以上的臭大叔們,能玩出什麼把戲呢?
Thumbnail
"葉菱,聽起來有點猫膩" "可不是嗎!葉菱被黑蟲弄的半死不活,若不是我,她己經是死人了,那些人真壞,我還在醫院裏發現活死人" 秦懷南回到家累的很,赤霞很體貼的倒了一杯水"累了吧,喝口水吧,一會吃飯" 秦懷南一把把赤霞摟到懷裏"看到妳就不累了"赤霞順勢把整個人倒他懷裏,這一陣子的奔波好不容易可以
Thumbnail
食蠶芥蒼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七年後因父親重病返回家鄉,卻發現滿是欺騙和窒息。在返家後發生一連串怪事,包括一具超過五年死亡時間的乾屍出現。父親更說出「祈泣大人」這個名字,而和尚們卻未察覺已捲入一場跨越時空的悲劇。
Thumbnail
整理照片時,看到一張年輕時在804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院服務的照片,醫院對面就是「赤崁樓」。那年是民國52年才畢業一年。那個年代醫療水平還較差。 有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他罹患癌症年紀還很輕是家中唯一男孩。那時得癌症等於判了死刑無藥可救,家人想盡辦法希望奇蹟出現。除正規中西醫治療外也信一些民間偏方,或到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