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貓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第二部作品,比起上一集媽媽的遙控器,恐怖驚悚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能用字面上的「慘綠」來形容的風格,失控的家人,崩壞的價值觀,瘋癲的同學還有,見到藍色月亮就能進入的平行世界。

這一集的焦點聚集在成績課業與華人家庭的親戚比較上,家庭聚餐上,邪教般的加油和打氣肯定能入圍整集最噁心的一幕。一群人圍在餐桌前喊著同一個口號,似是祈禱或是下咒,好像這樣就能將天地靈氣加諸在孩子身上,說到底,加上的這些到底是鼓勵,或是一層又一層令人窒息的枷鎖呢?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清楚地記著鏡頭旋轉,每個演員整齊劃一地喊著「撐下去!撐下去!」接著我以為早就擺脫的升學壓力和考試魔咒,一瞬間穿越時空又回到我的眼前,揚起惡魔般的微笑向下俯視。

我記得,我們都曾是他膝下的奴隸,背後烙燙的傷疤至今隱隱作痛。

raw-image
raw-image

《貓的孩子》不走超現實諷刺的路線,而用平行時空賦予精神分裂一個正當的名份。看戲的當下讓我想起一部很經典的動畫:《黑之契約者》。每個能夠使用異能的「契約者」,都有一種只屬於自己的奇怪儀式,像是與這股神秘的力量簽訂契約一樣。為了能繼續使自己成為強者,不被世界淘汰,他們只能遵循契約,制約地成為能力的奴隸。

raw-image

有能力進入平行世界的孩子,就像是契約者一般,他們渴望力量卻求而不得,真正得到之後卻又迷失在力量與自我之中。有朋友跟我討論到阿志演員的演技讓他很出戲,但我認為她的演出很適切。整個系列的孩子都壓抑著自己的人格,而其中阿志的壓抑帶著狂暴,所以她在平行世界揍人,在現實世界揍阿衍,在學校噴水池跳舞,做盡一切能令社會側目的脫序行徑。

raw-image

我很喜歡當劇情推移到阿衍模擬考滿級分的表演和戲劇呈現。當爺爺過世,全家弔詭地穿著喪服慶祝著阿衍的滿級分,整個鏡頭由下往上倒拍,平常在喪禮聽過的答禮樂也變奏彈了起來,輕而易舉地令觀眾毛骨悚然。阿衍逐漸找到自信的方法,手上也沾染了越來越多的鮮血。這時的阿衍開始步入阿志的後塵,自大、狂妄,依循社會的秩序成為頂尖,思想卻又瘋狂地脫離秩序的軌道。

raw-image
raw-image

這整段劉修甫給我很多驚喜,像是在和家教分享祕密時,一臉天真的笑容,還有與母親沆瀣一氣,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阿衍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特別單純的孩子,他因為母親的情緒而波動,被其他大人們影響快樂和悲傷,就像是個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行為,只渴求認同和期望。

raw-image

考試結束,阿衍的失常和補習班生活成了最後高潮的鋪墊。

他開始離不開殺貓的生活,就像毒癮或是煙癮一般,只要離開了,面對的生活壓力大得他幾乎下一秒就能夠昏倒在地。中間也不停穿插阿衍爸媽的爭吵,還有阿志從高處望下去的剪影。不只是劇中的角色,觀眾的壓抑也逐漸升高。這些鋪陳一幕幕堆疊在每個人的心中,無論是誰都開始被壓得喘不過氣。過程中小圓媽和阿志都有尖叫出聲的場景,但阿衍卻留到了最後,因為殺貓被警察逮捕歸案,在途中被媽媽撞見的那一段,才是他真的承受不住而崩潰的開始。

阿志落下掉進紙蓮花的聲音、煞車的尖銳聲響、阿衍對母親的尖聲質疑——最後化成阿衍的一句「你愛我嗎?」——這段的劉修甫表現得也很好,明明是尖著嗓子喊台詞,我卻因為他哼哼兩下便哭出來而入戲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劇情進入結尾前的高潮,也是整齣戲最精彩的地方,我其實寫不太出來心得,也不願意描述,但我對這些台詞很有感,我覺得觀眾在看最後面這段的時候很容易想起自己,這一幕就像是我們的藍色月亮,無論是對父母尖叫、質疑,甚至是衝上前去動手,現實中沒有做過,但,在我們的想像裡,他們一定有被我們殺死過。

raw-image

我一直思考,貓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貓」,指的是誰呢?

小圓媽在最後一段高潮時拼死維護即將生產的叮噹,對阿衍的任何行為置若罔聞。在那段時間,阿衍並不是她的孩子,而是試圖傷害孩子的人,面對他,她蹲在地上弓起身子,就像是一隻警戒全開的母貓。

究竟貓是叮噹,以及牠剛出生的孩子?還是小圓媽與阿衍?或者是,貓所影射的,是所有不會愛,愛而不得,只好弓起身子狀似防衛的,所有脆弱的家長呢?我想我們心裡都有了解答。

raw-image
raw-image

我很喜歡最後面因為叮噹誕下生命,阿衍和小圓媽兩人突然理解了母子的意義。或許有些老套和突兀,但看著叮噹一遍又一遍舔舐著剛出生的小貓,我忽然地想起了母親的懷抱。回憶能夠紀錄感官,明明沒有聞到、聽到或是感受到,卻能藉由相似的場景而重現出最接近的感覺。

柔軟的胸脯,溫暖的身體,還有緊箍著身子的兩條有力臂膀,是不管如何都能回去的地方。

raw-image

這個系列最讓我震撼的一點就是找的演員,無論平常活躍在什麼領域,進來鏡頭之後都很會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情緒勒索以及奇怪親戚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經驗,抑或是這樣超現實的劇情更能驚悚地反應出真實,大家的表現都超乎意料地好。無論是台詞口條或是情緒表現,都很真實地呈現。

貓的孩子裡,最令人驚豔的就是鍾欣凌和劉修甫這對母子,鍾欣凌微胖的身材詮釋起憔悴而堅強的家庭主婦特別有韻味,不太字正腔圓的口音和有時微破的嗓音也特別有母親的感覺。而劉修甫一雙大眼和瘦長的身體,既能演出無辜瘦弱的學生,卻也能撐起後期殺貓之後陰邪的氣質。

raw-image

戲的結尾阿衍脫離了考試和升學的束縛,跟在水電師傅的身邊學習一技之長。我從小雖說成績不是頂尖,但也沒有對學習和讀書深惡痛絕,因此我的學生生涯上不至於太過痛苦。但上了大學之後,卻突然覺得很後悔,過晚地找尋自己未來的方向,花太多時間在沒有目標的學習上頭。建構知識是一件需要累積,也很需要熱情的事情。年紀漸長之後,才明白比起廣度,擁有熱情去追尋更深刻的知識,是無論什麼方向都通用的鐵則。

阿衍最後放下了,小圓媽也釋懷了,而在臺灣,還得花多久時間才能夠讓所有人都像阿衍所想的一樣,好好面對自己,去追尋真正喜歡的事情呢?

raw-image

時隔一陣子再回頭看這段結尾,剛看完時想不通的地方突然有了一些理解。

「如果我是耶穌,那我只是死給你看,我要你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的愚蠢,再來乞求我的原諒。」

「那如果你是貓呢?」

我們都是貓,不懂愛而跌跌撞撞的貓。平行世界的我們死了,卻只是死了外表,真正的我們會帶著傷,好好活著繼續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町電視台的一隻土撥鼠的沙龍
124會員
114內容數
1999年成軍的日本天團ARASHI,在2019/11/3 正式迎向成立二十週年的里程碑。 身為粉絲的我在傾盡全力去思考「如何紀念屬於我們的二十週年」之後,這個專題因而誕生。1999-2019,還有接下來的2020年與往後每一年,讓我們一起和他們走過出道以來的所有爛燦時光。
2025/04/29
2025年雖遲但到的第一翻!在已知《月刊男友》和《明日也上班》的時間點,翻這篇總覺得沒有那麼悸動,但整體來說還是很開心。今年還沒一半就能感覺到他真的很忙(每週糧食直接消失T.T),但又能理解他看到好劇本就是會接的心情,大家就一起當望夫石吧,最起碼八月就有幾乎沒有透露過妝造的元勝可以看了,yeah!
Thumbnail
2025/04/29
2025年雖遲但到的第一翻!在已知《月刊男友》和《明日也上班》的時間點,翻這篇總覺得沒有那麼悸動,但整體來說還是很開心。今年還沒一半就能感覺到他真的很忙(每週糧食直接消失T.T),但又能理解他看到好劇本就是會接的心情,大家就一起當望夫石吧,最起碼八月就有幾乎沒有透露過妝造的元勝可以看了,yeah!
Thumbnail
2024/12/28
第二次在日本即時買到喜歡的雜誌!這次的訪談內容多到??????什麼都聊了超級讚!最感動的是他還有繼續接到音樂劇的邀請,可以的話希望能快一點又慢一點再看到舞台上的他,希望我錢包的傷能養快一點^q^
Thumbnail
2024/12/28
第二次在日本即時買到喜歡的雜誌!這次的訪談內容多到??????什麼都聊了超級讚!最感動的是他還有繼續接到音樂劇的邀請,可以的話希望能快一點又慢一點再看到舞台上的他,希望我錢包的傷能養快一點^q^
Thumbnail
2024/11/17
(身為anan腦粉,國哥能上這本真的讓我痛哭流涕ㅠㅠ)好久沒有翻譯了!最近時間超級不夠,但看了anan的訪談還是很喜歡,偷偷在上班時間寫一些XDDD 這次的內容不算新但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Thumbnail
2024/11/17
(身為anan腦粉,國哥能上這本真的讓我痛哭流涕ㅠㅠ)好久沒有翻譯了!最近時間超級不夠,但看了anan的訪談還是很喜歡,偷偷在上班時間寫一些XDDD 這次的內容不算新但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你相信魔法嗎?🦋你是不想長大的大人?還是失去童心的小孩呢?
Thumbnail
你相信魔法嗎?🦋你是不想長大的大人?還是失去童心的小孩呢?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Thumbnail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Thumbnail
本集諷刺的是一個升學主義大家庭細微結構的無形壓力以及父權主義型塑家庭成員的階級關係。故事講述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庭,只有其中小家庭的獨生子鐘國衍在學業上不甚理想。其父為了家庭面子,宛如精神領袖般地對小圓媽發號施令督促課業,自己卻無所作為,甚至成天在外拈花惹草,大男人主義可見一斑。
Thumbnail
本集諷刺的是一個升學主義大家庭細微結構的無形壓力以及父權主義型塑家庭成員的階級關係。故事講述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庭,只有其中小家庭的獨生子鐘國衍在學業上不甚理想。其父為了家庭面子,宛如精神領袖般地對小圓媽發號施令督促課業,自己卻無所作為,甚至成天在外拈花惹草,大男人主義可見一斑。
Thumbnail
起筆時,想先謝謝鍾孟宏 導演跟張耀升 編劇,讓我想起這部戲時,後勁一樣強烈,淚水依然打轉。 沈種寂靜卻充滿愛的家。 陽光普照不是我的家庭,但卻讓我想起了一群國中時代的同學, 人總是先感受到身邊的事物,但是不是能後退再後退,來看一件事情的全貌,就很看 智慧了。 以前在國中的時候,記憶猶存,班上在老師
Thumbnail
起筆時,想先謝謝鍾孟宏 導演跟張耀升 編劇,讓我想起這部戲時,後勁一樣強烈,淚水依然打轉。 沈種寂靜卻充滿愛的家。 陽光普照不是我的家庭,但卻讓我想起了一群國中時代的同學, 人總是先感受到身邊的事物,但是不是能後退再後退,來看一件事情的全貌,就很看 智慧了。 以前在國中的時候,記憶猶存,班上在老師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二部作品,比起上一集媽媽的遙控器,恐怖驚悚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能用字面上的「慘綠」來形容的風格,失控的家人,崩壞的價值觀,瘋癲的同學還有,見到藍色月亮就能進入的平行世界。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二部作品,比起上一集媽媽的遙控器,恐怖驚悚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能用字面上的「慘綠」來形容的風格,失控的家人,崩壞的價值觀,瘋癲的同學還有,見到藍色月亮就能進入的平行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擺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以及在挫折中的情緒勒索,不過,若從片尾再回頭去看整齣劇,貓的孩子已經從「控制」的主題,轉變成在這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如何透過「救贖」來達成彼此的饒恕,而不再讓人活在「控制」以及「被控制」的傷害之中。
Thumbnail
「貓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擺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以及在挫折中的情緒勒索,不過,若從片尾再回頭去看整齣劇,貓的孩子已經從「控制」的主題,轉變成在這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如何透過「救贖」來達成彼此的饒恕,而不再讓人活在「控制」以及「被控制」的傷害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