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戴上耳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在大二的時後

有一陣子想要改變自己

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所以去穿了5個耳洞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爸媽一直不讓我穿

我就不敢穿

結果後來想想我何必說服爸媽

我自己去穿他們也無法奈何我

所以自己去穿了之後

果然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而且我也很滿意

自己耳骨上有耳環的樣子

我就覺得很驚訝

其實我根本就可以不管別人

自己去做很多想做的事

也同時被愛著

出了社會後

試了好幾份工作

中間有好多份都不能戴耳環

於是我為了工作方便

還是把耳環拿下來了

直到最近自己開始創業

突然間媽媽自己

把她以前的耳環拿出來

放在我桌上

我看到耳環突然間想到

我終於可以重新戴耳環了

戴上它們的那瞬間

突然有個感覺

這是一個sign

也許我的人生走到了新階段

我再也不必為了其他人

其他框架住我的事

拿下耳環了

至少現在不用!!

這是多麼另人感到激動的事

為了自由

我想所有付出

到頭來都會是值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gyang Shu的沙龍
4會員
18內容數
Yangyang Sh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26
以前在還沒 做自己喜歡的事之前 有種我必需要迎合 這個世界的框架 迎合別人的期待 做父母期望中得樣子 追求社會價值 所認為重要的一切 金錢.名利.存款或其他外在的事物 我才是有價值的人 所以我很少接受收到 到真正被支持的感受 因為這一切都有點像是交換 我做出某人期待的樣子 而某人也回應我 在剛畢業時
2022/10/26
以前在還沒 做自己喜歡的事之前 有種我必需要迎合 這個世界的框架 迎合別人的期待 做父母期望中得樣子 追求社會價值 所認為重要的一切 金錢.名利.存款或其他外在的事物 我才是有價值的人 所以我很少接受收到 到真正被支持的感受 因為這一切都有點像是交換 我做出某人期待的樣子 而某人也回應我 在剛畢業時
2022/10/26
不知道為何 可能最近認識我的朋友都會覺得 哇我自己出來創業 做這件事情 是很熱血自信正能量的人之類的 但其實我內心 還是有蠻多糾結迷惘 是揮之不去得 不知道下一步會如何 也不知道到底要往哪走 才能真正達到我想到的地方 我只能像蝦子摸象一樣 一步一步的告訴自己 會走到的 也告訴自己 我要相信自己的時刻
2022/10/26
不知道為何 可能最近認識我的朋友都會覺得 哇我自己出來創業 做這件事情 是很熱血自信正能量的人之類的 但其實我內心 還是有蠻多糾結迷惘 是揮之不去得 不知道下一步會如何 也不知道到底要往哪走 才能真正達到我想到的地方 我只能像蝦子摸象一樣 一步一步的告訴自己 會走到的 也告訴自己 我要相信自己的時刻
2022/10/26
夜深了 突然回想到 以前在沒有學習美睫之前 甚至更早 剛出社會時 內心那種 好渴求有一份工作 能滿足我的熱情 好渴求找到自己的夢想目標 同時也迷茫 對自己懷著滿滿的期待 卻也不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那種不安又恐懼沒有根的心情 還有無限輪迴 以為找到自己想要得工作 卻一次次失望深夜落下的眼淚 以及種種的不
2022/10/26
夜深了 突然回想到 以前在沒有學習美睫之前 甚至更早 剛出社會時 內心那種 好渴求有一份工作 能滿足我的熱情 好渴求找到自己的夢想目標 同時也迷茫 對自己懷著滿滿的期待 卻也不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那種不安又恐懼沒有根的心情 還有無限輪迴 以為找到自己想要得工作 卻一次次失望深夜落下的眼淚 以及種種的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水逆之於我,適合沉溺回憶。
Thumbnail
水逆之於我,適合沉溺回憶。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子的,從久遠的以前我一直都有一個戴耳環的小願望,於是在今年過年前跟家人逛百貨公司時,恰巧經過一間飾品店有提供穿耳洞服務...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子的,從久遠的以前我一直都有一個戴耳環的小願望,於是在今年過年前跟家人逛百貨公司時,恰巧經過一間飾品店有提供穿耳洞服務...
Thumbnail
隨著長大,當一直硬扛已經不是辦法了,才發現現在要去開發其的“自我”,竟然會找不到方向,他們已經消失無蹤,留下少少的線索
Thumbnail
隨著長大,當一直硬扛已經不是辦法了,才發現現在要去開發其的“自我”,竟然會找不到方向,他們已經消失無蹤,留下少少的線索
Thumbnail
以前在大二的時後 有一陣子想要改變自己 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所以去穿了5個耳洞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爸媽一直不讓我穿 我就不敢穿 結果後來想想我何必說服爸媽 我自己去穿他們也無法奈何我 所以自己去穿了之後 果然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而且我也很滿意 自己耳骨上有耳環的樣子 我就覺得很驚訝 其實我根本就
Thumbnail
以前在大二的時後 有一陣子想要改變自己 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所以去穿了5個耳洞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爸媽一直不讓我穿 我就不敢穿 結果後來想想我何必說服爸媽 我自己去穿他們也無法奈何我 所以自己去穿了之後 果然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而且我也很滿意 自己耳骨上有耳環的樣子 我就覺得很驚訝 其實我根本就
Thumbnail
天下母亲都擅长这件事,她们将女儿当成是一种体面,可以物尽其用地给她佩戴首饰,也可以将她当作一件首饰佩戴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天下母亲都擅长这件事,她们将女儿当成是一种体面,可以物尽其用地给她佩戴首饰,也可以将她当作一件首饰佩戴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街道上、地鐵站,人潮湧動,人們步履匆匆,為生活、為家庭、為自己或忙於生計,或忙於事業,停不下來.....
Thumbnail
街道上、地鐵站,人潮湧動,人們步履匆匆,為生活、為家庭、為自己或忙於生計,或忙於事業,停不下來.....
Thumbnail
我想要穿耳洞,戴上美美的耳環。那是我從國中就一直有的小夢想。 和母親提起,他贊同且三番兩次向我詢問是否需要他陪同穿環。在改變自我還會彆扭的年紀,母親樂於我打扮自己的程度甚至超越我自己。 礙於我極度討厭細針穿刺皮膚的感受,又擔心未能顧好傷口而發疼,到了大學畢業都一直未能實現。
Thumbnail
我想要穿耳洞,戴上美美的耳環。那是我從國中就一直有的小夢想。 和母親提起,他贊同且三番兩次向我詢問是否需要他陪同穿環。在改變自我還會彆扭的年紀,母親樂於我打扮自己的程度甚至超越我自己。 礙於我極度討厭細針穿刺皮膚的感受,又擔心未能顧好傷口而發疼,到了大學畢業都一直未能實現。
Thumbnail
總是弄丟自己最喜歡的耳環。 或是弄壞,而且總是剩下一隻完好無缺的,提醒著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完美。 也許是因為喜愛,所以常常戴,而常戴的耳環比較容易弄壞,或是遺失,這是常識。不那麼喜歡的耳環,總是寂寞的躺在耳環盒子裡面,不被愛,自然也不受傷害。
Thumbnail
總是弄丟自己最喜歡的耳環。 或是弄壞,而且總是剩下一隻完好無缺的,提醒著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完美。 也許是因為喜愛,所以常常戴,而常戴的耳環比較容易弄壞,或是遺失,這是常識。不那麼喜歡的耳環,總是寂寞的躺在耳環盒子裡面,不被愛,自然也不受傷害。
Thumbnail
現在,你身上還有幾個環呢?曾經有穿過十個環以上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訴小本,不得不佩服你們的耐心,畢竟只要戴耳環的話,每天就要清理好幾個有打洞的位置,光想到就覺得好累。 打洞穿環是一件很容易上癮,並且容易傳染給周遭朋友和同學的一種文化,國中的時候,只要班上有一位同學打過耳洞,就非常容易受到同學的矚目。甚
Thumbnail
現在,你身上還有幾個環呢?曾經有穿過十個環以上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訴小本,不得不佩服你們的耐心,畢竟只要戴耳環的話,每天就要清理好幾個有打洞的位置,光想到就覺得好累。 打洞穿環是一件很容易上癮,並且容易傳染給周遭朋友和同學的一種文化,國中的時候,只要班上有一位同學打過耳洞,就非常容易受到同學的矚目。甚
Thumbnail
從小時候, 愛上收藏指環, 引致如今設計 給予自己的一切。     雖然沒有交談聲, 但靈魂也會感動, 付出一點淚水 也許能喚起注意,     而一直在房間生活, 成為旅店的租客。 有時候戴上帽子 聚餐時低頭祝禱, 其他人的交談 把沉默當成壞事     她們看不起藝術, 覺得好像服裝店的人偶 在等待
Thumbnail
從小時候, 愛上收藏指環, 引致如今設計 給予自己的一切。     雖然沒有交談聲, 但靈魂也會感動, 付出一點淚水 也許能喚起注意,     而一直在房間生活, 成為旅店的租客。 有時候戴上帽子 聚餐時低頭祝禱, 其他人的交談 把沉默當成壞事     她們看不起藝術, 覺得好像服裝店的人偶 在等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