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共感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iBrainImage/)
導演請來嘉義懸絲偶大師黃憲章操偶演出,並透過動作捕捉技術捕捉戲偶的姿態,後製成為VR戲臺上的戲偶。
《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是導演高逸軍第二部VR作品。高逸軍於2019年發表第一部VR作品《落難神像》,受訪時自述出身於神像製作職人家族,對於傳統工藝一直有難以割捨的情懷,在創作VR作品時,特別想把傳統工藝透過新媒體影像作品重新呈現。《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延續《落難神像》,以臺灣傳統戲偶工藝及偶戲表演為主題,並且由標題「VR罪系列」可知,高逸軍企圖為他的第一個「VR系列作品」起個頭。該系列作品的第二部VR作品亦已發表宣傳海報。
魔法藥瓶是《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的互動關鍵。(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2254)
臺灣傳統偶戲,以布袋戲/手偶最具人氣;在高雄,尚可見皮影戲的身影;穿戴偶常見於兒童頻道及企業、賣場、縣市的形象吉祥物,廟會踩街的三太子、千里眼、順風耳,亦屬於穿戴偶;杖頭偶常見於親子劇場;傀儡戲/懸絲偶比較特別,臺灣傳統用於殯葬科儀,如今殯葬文化變遷,在偶戲博物館可見館藏,現場表演極為罕見。《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在VR世界裡演出傀儡戲,不難料想這個故事與「死亡」有關。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欣賞者被引導到戲臺前欣賞傀儡戲。戲臺上,傀儡女孩因故必須出門上街,坐在戲臺下的欣賞者,透過「魔法藥瓶」與之互動,將傀儡女孩缺少的道具交到她手裡,諸如下雨了、給傀儡女孩送把傘,路途太遠、送腳踏車給女孩騎,傀儡跌出戲臺,欣賞者拿起操控桿協助女孩回到戲臺。唯獨戲臺起火,「魔法藥瓶」不但無法滅火,反而助長火勢。
欣賞者透過互動,協助傀儡女孩。(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2254)
在臺灣傳統文化中,傀儡戲是演給死者及喪事相關神祈看的。欣賞者能坐在戲臺前看傀儡戲,明示欣賞者是亡魂,而戲臺上的傀儡女孩也是死者。女孩的死因,正是欣賞者酒駕所致,所謂「魔法藥瓶」即是酒瓶,戲臺大火,是撞死女孩並自撞後車輛燃燒起火,也是遺族於喪禮中焚燒蓮花、房、車等紙紮的大火。
《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的製作公司腦高映像,向來以動作捕捉技術拍攝動畫,傀儡女孩的動作細緻準確,提線而動的姿態特徵明顯,全靠動作捕捉技術。導演高逸軍請來嘉義懸絲偶大師黃憲章,操控戲偶小女孩走路、撐傘、騎自行車與跌倒,並捕捉懸絲偶的姿態,後製成為VR戲臺上的戲偶。
戲臺起火,欣賞者以「魔法藥瓶」救火反而助長火勢。(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2254)
雖然戲偶動作精細,而VR環境建構亦心細完整--走近戲臺還可看到戲臺上方,巨人偶師正操控著傀儡女孩。然而故事情節轉折生硬,縱使金士傑旁白聲音演出極具穿透力,質問頻頻「你想起來了嗎?」,仍不敵資訊量不足,只能隱約知道自己不在陽世,參不透死因,也參不透生前犯了什麼罪。
不知是否因為個人對酒精過敏無法飲酒,以致對酒器外形沒有概念,完全無法透過「魔法藥瓶」聯想到酒瓶。直到最後一幕,欣賞者被烈焰及燒毀的房車A柱、前方方向盤及半開的車門包圍,才驚覺自己的死因是車禍,同時透過旁白的責備、才知自己「有罪」,罪在「酒駕」車禍,害已害人--自撞身亡,也撞死小女孩。
推理或猜謎,必須提供足夠的線索,給予猜中的機會,才有參與的樂趣。若只是包裝成推理的模樣,實則在最後一刻降下天神機器並展示答案,不如平鋪直敘完整地說一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