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趕快跑?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民眾真實經驗,現身說法:「地震震到你無法逃跑」

災害來臨時,逃跑是本能反應,但倉皇地逃跑也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建議以下的就地避難原則:

一、「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原則:

「趴下」:放低重心

「掩護」:掩護頭部

「穩住」:穩住桌腳

二、使用輪椅等輔具時:

「固定」:固定輪椅等輔具

「掩護」:使用身邊包包或坐墊掩護頭部

「穩住」:穩穩地保護頭部

三、睡夢中遇到地震:

不要急著離開床上,轉身臉部朝下趴著,縮起雙腳,並用枕頭保護自己的頭部、頸部,直到搖晃停止。

以上避難原則都有一個共同點:

「保護頭頸部」

因為地震時,天花板的掉落物、櫥櫃上的物品、旁邊未固定的家具很可能掉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斗六分隊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趴下 (Drop):雙手抱頭、雙膝跪地,這個姿勢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必要時仍可移動。 掩護 (Cover):尋找穩固的遮蔽物、躲在相對堅固的柱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用手保護頭頸部,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 穩住 (Hold on):抓住遮蔽物如桌子;若沒遮蔽物則抱著您的頭頸,直到地震停止。
Thumbnail
趴下 (Drop):雙手抱頭、雙膝跪地,這個姿勢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必要時仍可移動。 掩護 (Cover):尋找穩固的遮蔽物、躲在相對堅固的柱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用手保護頭頸部,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 穩住 (Hold on):抓住遮蔽物如桌子;若沒遮蔽物則抱著您的頭頸,直到地震停止。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一、地震前 (一) 寢室裡應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告知寢室所有人儲放的地方,緊急避難包的內容應適時補充及更換。 (二)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三) 寢室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
Thumbnail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一、地震前 (一) 寢室裡應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告知寢室所有人儲放的地方,緊急避難包的內容應適時補充及更換。 (二)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三) 寢室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Thumbnail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Thumbnail
民眾真實經驗,現身說法:「地震震到你無法逃跑」 災害來臨時,逃跑是本能反應,但倉皇地逃跑也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建議以下的就地避難原則: 一、「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原則: 「趴下」:放低重心 「掩護」:掩護頭部 「穩住」:穩住桌腳 二、使用輪椅等輔具時: 「固定」:固定輪椅等輔具 「掩護
Thumbnail
民眾真實經驗,現身說法:「地震震到你無法逃跑」 災害來臨時,逃跑是本能反應,但倉皇地逃跑也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建議以下的就地避難原則: 一、「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原則: 「趴下」:放低重心 「掩護」:掩護頭部 「穩住」:穩住桌腳 二、使用輪椅等輔具時: 「固定」:固定輪椅等輔具 「掩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