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災指南,「耐震標章」是房屋的優良標章?爬山露營遇地震!遇到海嘯怎麼辦?日常與旅遊防災,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日常防護措施的備品與知識


當地震發生時除了緊記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躲在桌下或是牆角,日常的防震準備十分重要,包括「家具固定」、「防災用品與食物」、「緊急避難包」、「家庭防災計畫」、「身心障礙者的防震準備」。

👉防震準備檢核表(內政部消防署與消防防災館)



👉身心障礙者的防震準備


「緊急避難包」


「緊急避難包」要輕量化、不影響雙手活動的包包,家人成員每人一包,放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如大門口、玄關附近,並且每六個月檢查是否有過期、損壞需淘汰換新的備品。


建議避難包內應有以下物品:


1、食物:以巧克力、餅乾、罐頭等高熱量食物為佳。

2、飲用水:避難過程中,所需適量的飲用水。

3、手電筒與電池:在黑暗中照明用。

4、行動電源:增長通訊設備使用時間。

5、毛毯、保暖衣物:防止失溫用、暖暖包、雨衣

6、醫療用品:準備簡易外傷急救藥品以及個人必備如高血壓的藥物、口罩。

7、哨子:讓救難人員發現位置。

8、衛生用品:衛生紙、濕紙巾、女性生理用品…

9、特殊需求:孕婦、年長者、小孩所需物品,如假牙、拐杖。

11、粗棉手套、瑞士刀、防災地圖、證件影本、少量現金。

12、收音機:接收正確訊息,避免謠言小道消息。


建議要有防震帽(用較厚布料縫製)、安全帽等較厚帽子保護頭頸,情急之下也能以抱枕、棉被、毯子、包包保護頭部!


嬰幼兒版「緊急避難包」

嬰幼兒版「緊急避難包」需特別準備,防震帽(若無防震帽能以較厚帽子、棉被、毯子取代)尿布、奶粉奶瓶、濕紙巾、備用衣物等必需物品,避免寶寶到陌生環境生活會不習慣,需要安撫餅乾、玩具、毛巾、奶嘴等安撫用品。

資料來源👉嬰幼兒版「緊急避難包」


各縣市👉防災地圖(簡易疏散避難地圖)



台灣與日本都是位於地震帶活躍的國家,民眾出國旅遊每3人就有1人去日本, 日本人準備的「緊急避難包」跟我們有哪些相似或不同的呢?

👉地震、水害…天災來了怎麼辦?來看看日本緊急避難包必備的東西有哪些?


我家耐震嗎?


買魚買菜要買有優良農產品標誌才有保障,買房子有「耐震標章」喔!


耐震標章的認證從建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完工交屋及使用執照取得之結構物耐震性能的審查與監督,推展耐震安全的同時,也以相關規範架構建置,亦能保護消費者權益!

👉我家耐震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耐震標章」(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RC、SRC、SC差在哪?我家建築結構耐震嗎?建築結構總比較!


「耐震標章」(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耐震標章」(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遇到地震怎麼辦?剛好在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


緊記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第一步「趴下」!雙手抱頭、雙膝跪地,避免跌倒,這個姿勢必要時也能移動!


第二步「掩護」!穩固的遮蔽物、牆壁角落,若無遮蔽物也要用包包或手、枕頭保護頭頸部,遠離有潛在掉落物的地方,遠離窗邊、易碎品、如燈、冰箱、家電等。


第三步「掩護」!抓住遮蔽物(如堅固的桌子),讓桌子形成保護屏障,頭部低於背部及臀部﹐避免坐立時萬一桌子被壓垮,避免頭和頸承受太大壓力而受傷,身體一定要比周圍固定物低,能夠掩蔽全身的避難空間最好。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地震來臨-保命3步驟+9種情境)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地震來臨-保命3步驟+9種情境)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地震時千萬別進電梯,但若剛好在電梯裡怎麼辦?


若感覺到地震搖晃,請按下電梯內所有目的樓層按鈕,當電梯停靠後請儘速離開電梯。


如果您受困在電梯中,請透過電梯內緊急通話裝置與外部聯絡,告知情形等待救援。


如果發生停電會有緊急電源裝置提供電力,電梯內緊急照明燈點亮,請使用電梯內緊急通話裝置與外部聯絡,告知情形等待救援。


發生地震後,在確認電梯安全前,請不要使用電梯。


更多電梯相關知識👉當搭電梯遇到地震時(國霖電梯)


旅遊遇到地震怎麼辦?記好外交部緊急聯絡電話!


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出國防災知識準備好,日本防震措施跟台灣有什麼不一樣,以下連結供出國的遊人參考。


👉外交部提供「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

更多相關資訊👉旅遊遇到地震怎麼辦?4個事前準備、6個逃生守則一次看


👉日本地震防災措施|地震時應該如何自救?保命應變方法這樣做!| 附東京防災手冊(繁體中文版)pdf連結


登山、露營遇到地震怎麼辦?


在山中的危險因素大概就是落石、山崩、還有晃動地面導致身體重心不穩而摔傷,同樣實行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趴下時也要留意地點安不安全,若剛好在邊坡行走,穩住身體不摔傷、注意落石;平坦的地方就是找安全地方趴下或抓緊身邊樹木,觀察情況,等地震停下再行動。


地震過後最怕是有崩塌,最明顯的徵狀就是有塵土揚起的情況,就不適合往那走,隨時注意周遭情況小心下山,聽聲音和觀察土石崩落情況,若有小石頭掉落就要特別觀察,尤其是開始有很多小石頭滑落,再來就越來越多石頭,甚至整片崩落。


地震之後先別去爬山,因為晃動後山裡的岩石很可能鬆動,容易崩塌,若遇到下雨危險性變高,很有可能會遇上土石流。


山中地震最危險的區域,例如玉山峰頂的裸岩區最危險,再來是山坡區,平緩的草地比較安全,遠離河流或小溪、不走懸崖峭壁等較崎嶇的地區改走一般人常走的平緩道路。


👉爬山時遇到地震別害怕!登山嚮導與專家告訴你,在山中露營遇到地震要如何安全應對

👉戶外百科/爬山、登山時遇到地震怎麼辦?4個要訣,探索山林美景也懂保護自己


遇到海嘯怎麼辦?濳水時遇到海嘯怎麼辦?


地震觸發「海嘯」該怎麼逃?


地面強烈震動由海洋引起、沿岸山崩、火山爆發都可能引起海嘯,潮汐突然反常漲落、退潮、河水沒水,海平面明顯下降或巨浪來襲都是海嘯前兆,必須以最快速度撤離岸邊。


緊記保命4口訣:「往高處、往內陸、找堅固、抓牢固」


「往高處和內陸」越遠離海岸線越好,尋找高處樓層高於三層樓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避難。


「找堅固」優先考慮附近堅固高樓避難,沒有高層建築物,往內陸高處方向也可以。


「抓牢固」來不及避難時,就先抓緊附近高處的堅固物件


若不幸落水時要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撞到其他硬物,只要浮在水面,不要游泳、不要掙扎、不要舉手、不要喝海水,海水溫度偏低時,不要脫衣服,盡可能跟其他落水者聚集互助,盡力使自己易於被救援者發現。


海嘯過後搶救落水者,披上毛毯、大衣等保暖,不要局部加溫、按摩,不要飲酒改喝一些糖水,飲酒只會使熱量更快散失。


如果落水者受傷,應採取止血、包紮、固定等急救措施,重傷員則要及時送醫院救治。


及時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內的吸入物,方法是將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從後背按壓,將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則應立即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CPR。


更多相關資訊👉遇到海嘯,落水時該如何自救?

👉潛水話你知|假如你在潛水時遇到地震

👉地震觸發海嘯…該怎麼逃?專家曝「避難4大口訣」


1867年台灣「雞籠」大海嘯


台灣發生海嘯最嚴重的一次是1867年12月18日(清同治時期)的基隆海嘯,約在基隆嶼東方500公尺左右的海底,地震發生後隨即引發海嘯,預計達6公尺~15公尺浪高,基隆首當其衝,港內海水急速往外海退去,露出海床;緊接著巨浪瞬間反撲,速度力量驚人到房屋傾倒、山崩地裂、海水暴漲,有些地面裂開又再合了起來,有的山坡裂成大峽谷,現在仍有硫磺溫泉流出,碼頭下陷,影響瑞芳、萬里、金包里帶沿海,淡水地區也有地裂、海嘯;估計地震規模約7.0,海嘯高度達8公尺,數百人以上死亡,沿岸居民從700戶到只剩下16戶,當天有感地震達15次,但第一次的地震開始只花了15秒「雞籠」成一片廢墟。


台灣歷史上也遭遇過幾場海嘯,但高度都不足1公尺,並未帶來災情,除了1867年的基隆海嘯以外,雖然相較日本機率偏低但仍要特別留意。


👉1867年基隆海嘯

👉台灣3地區「最可能有海嘯」 專家示警規模8以上強震:水牆10分鐘到

👉海洋防災教育簡介-海嘯預防與演練


曾經遇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震事件描述


印象深刻的地震事件就是921大地震,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為8公里,芮氏規模為7.3,為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總共持續大約102秒。


「桃園」因為平時的地震都很小,專家也認為地震時桃園是最安全的縣市,但921大地震真的很不一樣,玻璃窗強烈震動的聲音讓我驚醒,很害怕玻璃突然破碎,最重要我睡在窗戶旁邊,還造成大停電,搖晃時間久到我想將睡在旁邊還在做美夢的家人叫醒出門避難,隔天因大地震而停課一天,看了新聞才知道中部災情非常嚴重,真很令人難過。


平時災難防護提前預備,就能有多幾層保障,災難發生的當下需保持冷靜勿驚慌,除了防災知識以外,也要隨時依當下情況判斷處理,出門旅遊平安是最重要的事!


歡迎到「我的粉絲團」!喜歡我的內容請別忘了在粉絲團按讚、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的沙龍
11.2K會員
174內容數
歡迎光臨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我的靈感主要是來自於生活中的點滴,旅遊趣事、美食、閱讀書籍,攝影,藝術,寶石收藏,減肥健康相關,大自然,可愛的動物,如果有好康訊息也樂於分享給大家^^
2025/03/21
品嚐「白茶」會讓人有種優雅從容的感覺,就像一位智者順應自然,返璞歸真,品嚐「茶」最自然的滋味,帶有天然蜜香的甘甜,並隨著每次沖泡享受茶所帶來不同的層次感!中國有一句傳統諺語:「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是很多注重養生者所指定的茶品,自產自銷「白茶」在和窯「農情覓藝」咖啡莊園!
Thumbnail
2025/03/21
品嚐「白茶」會讓人有種優雅從容的感覺,就像一位智者順應自然,返璞歸真,品嚐「茶」最自然的滋味,帶有天然蜜香的甘甜,並隨著每次沖泡享受茶所帶來不同的層次感!中國有一句傳統諺語:「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是很多注重養生者所指定的茶品,自產自銷「白茶」在和窯「農情覓藝」咖啡莊園!
Thumbnail
2025/03/06
跟著2025魯冰花季的腳步,來到桃園龍潭「臺灣客家茶文化館」參加一場香氣四溢的嗅覺饗宴!抽了一支專屬於自己的花籤,在「花與茶的圓舞曲」與花茶香一同起舞!「花草國」魔幻實境解謎互動特展!「尋客茶路」觀賞東方美人茶冠軍達人分享的土地精算哲學,體驗客庄生活美學,當一日的文人雅士!
Thumbnail
2025/03/06
跟著2025魯冰花季的腳步,來到桃園龍潭「臺灣客家茶文化館」參加一場香氣四溢的嗅覺饗宴!抽了一支專屬於自己的花籤,在「花與茶的圓舞曲」與花茶香一同起舞!「花草國」魔幻實境解謎互動特展!「尋客茶路」觀賞東方美人茶冠軍達人分享的土地精算哲學,體驗客庄生活美學,當一日的文人雅士!
Thumbnail
2024/11/15
本週的大溪感覺更熱鬧了!!看本週「臺灣工藝聚DM」介紹,更多職人、市集齊聚、花季活動表演!這週日子也太好,各地活動都好精彩,貝蒂到底要去哪好呢?🤔上週的「大溪工藝週」分享!🥰
Thumbnail
2024/11/15
本週的大溪感覺更熱鬧了!!看本週「臺灣工藝聚DM」介紹,更多職人、市集齊聚、花季活動表演!這週日子也太好,各地活動都好精彩,貝蒂到底要去哪好呢?🤔上週的「大溪工藝週」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2024/4/3 早上 7:58 大地震時,你人在哪裡?經過地震的驚嚇,你第一個想關心的人又是誰? 筆者的家位於 12 樓,當第一波的大地震稍稍平緩後,打開房門,看到客廳那個超過 200 公分高的金屬書架,扭彎變形並倒塌,數百本的書籍及毀損的書架,硬生生地擋住通往大門的路。跟樓友們問安後,趕緊傳訊
Thumbnail
2024/4/3 早上 7:58 大地震時,你人在哪裡?經過地震的驚嚇,你第一個想關心的人又是誰? 筆者的家位於 12 樓,當第一波的大地震稍稍平緩後,打開房門,看到客廳那個超過 200 公分高的金屬書架,扭彎變形並倒塌,數百本的書籍及毀損的書架,硬生生地擋住通往大門的路。跟樓友們問安後,趕緊傳訊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趴下 (Drop):雙手抱頭、雙膝跪地,這個姿勢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必要時仍可移動。 掩護 (Cover):尋找穩固的遮蔽物、躲在相對堅固的柱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用手保護頭頸部,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 穩住 (Hold on):抓住遮蔽物如桌子;若沒遮蔽物則抱著您的頭頸,直到地震停止。
Thumbnail
趴下 (Drop):雙手抱頭、雙膝跪地,這個姿勢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必要時仍可移動。 掩護 (Cover):尋找穩固的遮蔽物、躲在相對堅固的柱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用手保護頭頸部,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 穩住 (Hold on):抓住遮蔽物如桌子;若沒遮蔽物則抱著您的頭頸,直到地震停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臺灣大地震後的心理支持與調適方法,包括減少資訊的汲取、同理自己跟身邊人的情緒、注意呼吸、調整呼吸、接觸讓你感到安全的人事物、練習身體掃描和5-4-3-2-1 安定心神練習。同時還附上臺灣的災後心理資源。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臺灣大地震後的心理支持與調適方法,包括減少資訊的汲取、同理自己跟身邊人的情緒、注意呼吸、調整呼吸、接觸讓你感到安全的人事物、練習身體掃描和5-4-3-2-1 安定心神練習。同時還附上臺灣的災後心理資源。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有幫助。
Thumbnail
警報聲響 提醒即將地震 速度很快 立刻天搖地動 我有點驚呆的坐在床邊 卻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 昨晚才回到鄉下 兒子陪老婆去了 女兒都會去上班 先生今天飛機啟程上工去 我聽到樓下東西掉落的聲音 依然沒有移動任何的腳步 心裡慶幸者 還好那個六尺大的魚缸已經移除了 吊燈就讓
Thumbnail
警報聲響 提醒即將地震 速度很快 立刻天搖地動 我有點驚呆的坐在床邊 卻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 昨晚才回到鄉下 兒子陪老婆去了 女兒都會去上班 先生今天飛機啟程上工去 我聽到樓下東西掉落的聲音 依然沒有移動任何的腳步 心裡慶幸者 還好那個六尺大的魚缸已經移除了 吊燈就讓
Thumbnail
遺失的安全感尚未歸位,下一波餘震又......
Thumbnail
遺失的安全感尚未歸位,下一波餘震又......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紀念我沒死所以打一篇文章壓壓驚...以下摘要為AI產生。 本文是地震避難經驗分享,作者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在地震當下的避難經歷,包括面對地震、海嘯警報時的行動及心情起伏。文章中包含作者的真實感受和反思,並提到政府宣導地震防災的措施及事發當下選擇避難所的困難之處。
Thumbnail
紀念我沒死所以打一篇文章壓壓驚...以下摘要為AI產生。 本文是地震避難經驗分享,作者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在地震當下的避難經歷,包括面對地震、海嘯警報時的行動及心情起伏。文章中包含作者的真實感受和反思,並提到政府宣導地震防災的措施及事發當下選擇避難所的困難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