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很不擅長說再見,尤其是轉換階段或環境時所帶來的人事已非、或是隨著時光荏苒的退休離世,要用Dabrowski 的角度推託也好,總之在餞別會上,忍住不哭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接受這樣的改變嗎?還是不想要接受呢?如果一切都可以成為永恆該有多好呢?一邊這樣想著,一邊責備自己的孩子氣,臉上一邊撐住不要擠出一滴眼淚,其實心好難過......明明,我們都知道,說再見之後,即便都說再約,卻都不會再約了。

另一個真的不會再約的道別,恐怕就是離開人世了。這卻是另一種與前者不一樣的難過,前者的難過在於這段關係的結束,而後者在於剎那回想起的那刻,卻發現那真的只能存留在回憶中了,緊隨而來的是洪水般的哀與不捨,可能也藏了一點不甘心。

才23歲,思考道別會太年輕嗎?

比我年輕的比比皆是。


拜拜

拜拜


avatar-img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的沙龍
17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此為筆者某堂課之期末作業,有鑑於西蒙波娃的討論稀少,希冀能拋磚引玉。】 前陣子我在眾多書籍中發現了一個現象:當波娃被提及時,一定會談到沙特;但當沙特被討論時,波娃的出現不會是必然。沙特跟波娃是彼此「必然的需要與存在」,但他們的關係如果用單純的「戀人或朋友」之二分法看待,是不公平且不嚴謹的。
【不負責任之恐龍敘述清單】 應該還有漏掉的恐龍沒記到,歡迎補充!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小時候有一小段時期很喜歡恐龍 (腦袋中無用的廢物們只有在看侏儸紀系列派得上用場)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此篇不特別以粗體標註筆者認為之重點。
【應該不算暴雷,但建議還是先看過電影再讀會別有一番風味】 這部電影勾起了許多記憶與感覺,但很亂,請見諒。 從小我便認為,很多感覺,或是意識,都是旋律與和弦,要說這是自閉症也沒關係,但本質上的它們就是以聲音的美麗存在於我的世界,那些我沒辦法言語或雕琢成為文字的情感......
我想吐出的是罪惡、是對自己的厭惡與憤怒,這些如流水帳般的感覺,刷刷地沖洗平常應當正常運作的腦袋,殊不知我無法承受這些,只能全部吐出來,吐出來就可以當作暫時不存在......或許我就是嘔吐物本身。
當我學習著這一切,我進入了心流,身體上的痛楚不再那麼痛,疼痛指數從8降到4
【此為筆者某堂課之期末作業,有鑑於西蒙波娃的討論稀少,希冀能拋磚引玉。】 前陣子我在眾多書籍中發現了一個現象:當波娃被提及時,一定會談到沙特;但當沙特被討論時,波娃的出現不會是必然。沙特跟波娃是彼此「必然的需要與存在」,但他們的關係如果用單純的「戀人或朋友」之二分法看待,是不公平且不嚴謹的。
【不負責任之恐龍敘述清單】 應該還有漏掉的恐龍沒記到,歡迎補充!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小時候有一小段時期很喜歡恐龍 (腦袋中無用的廢物們只有在看侏儸紀系列派得上用場)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此篇不特別以粗體標註筆者認為之重點。
【應該不算暴雷,但建議還是先看過電影再讀會別有一番風味】 這部電影勾起了許多記憶與感覺,但很亂,請見諒。 從小我便認為,很多感覺,或是意識,都是旋律與和弦,要說這是自閉症也沒關係,但本質上的它們就是以聲音的美麗存在於我的世界,那些我沒辦法言語或雕琢成為文字的情感......
我想吐出的是罪惡、是對自己的厭惡與憤怒,這些如流水帳般的感覺,刷刷地沖洗平常應當正常運作的腦袋,殊不知我無法承受這些,只能全部吐出來,吐出來就可以當作暫時不存在......或許我就是嘔吐物本身。
當我學習著這一切,我進入了心流,身體上的痛楚不再那麼痛,疼痛指數從8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