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曉》惹毛特教專業的一部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身為國立大學特教系畢業生,當臉書的同溫層一直推薦《小曉》有多麼催淚之時,深怕ADHD主題與親情的我進入影院時,既期待又怕傷害;沒有看預告與電影介紹,只知道這部片長103分鐘。

隨著電影開始說故事,我的心情從擔憂,到中後段轉變成強烈的氣憤。

以下整理幾個我認為很挑起情緒的點:

(1) 保羅(小曉的導師)身兼小曉母親的愛人

觀影前不知道故事有這個設定,雖然倫理上沒有明定「教師不能與學生的父母談戀愛」,但就像電影中保羅提到的:「我不能在課後幫妳(小曉)補習。」可以得知保羅其實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維持導師應有的行為與責任。他跟薇芳說「不要罵,要去理解孩子在想甚麼。」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造成小曉成為不定時炸彈的共犯:小曉看不慣媽媽的外遇、無法對同學的欺負忍氣吞聲,而保羅身為媽媽的外遇對象兼導師,只會以自己認為的愛(陪小曉與薇芳、要班上同學忍著小曉就可以獲得貼紙)來愛母女倆。


(2) 薇芳(小曉的母親)習得無助卻不負責任的放棄

我們可以推測小曉在碰到導師保羅前,應該已經給薇芳惹了不少麻煩,使得薇芳必須勤跑學校、為女兒打理吃喝拉撒、甚至幫已經五年級的她洗頭(因為小曉還不會洗)。

薇芳固然為小曉「犧牲」了自己鋼琴教師的專業與身分,也應該對於丈夫長年在外而感到失落,她對小曉的愛最終轉換成恨,如果沒有小曉的過動行為、不受控,她本應過著身心富足的日子。最終她放棄管教小曉,認為管束她只是對牛彈琴,也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了無新意。她不只放棄了小曉,也放棄了自己。


(3) 大人的自私造就孩子的悲哀

上述兩點圍繞在成年人的描述上,我們待會再來聊聊小曉這個角色,我必須先把大人的惡講完。

保羅跟薇芳可能都真的在意著小曉與彼此,但都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先前提到保羅用代幣制(集貼紙)來控制班上同學對小曉表現出的惡意,但在班上同學表現出霸凌行為時卻沒辦法當面制止。薇芳對於感情、事業及管教小孩所帶來的失意感到無助,只能在承受不住時以酒精麻醉自己。


(4) 本質上是愛情片

劇中出現籠子中的貓頭鷹這個意象,貓頭鷹可以代表與眾不同小曉,而籠子可以代表整個普通教育以及社會帶來的枷鎖。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小曉喜愛大自然,正義感十足。她的ADHD讓身邊的人以為她不一樣,其實她只是沒辦法被當作是一樣的被對待。如同保羅轉述她的英文造句:「If I bring snacks to school, I will be surrounded by my classmates.」她渴求的只是同儕認同,而過動症這個標籤以及保羅的作為(安排假的朋友給小曉、濫用代幣制、無視霸凌、不認為自己與小曉母親的關係可能會讓小曉感到不適)讓小曉根本無法在學校生存。


電影播畢,我感覺到這是一部用特教議題包裹的愛情片。電影中完全沒有想要討論過動症學生遇到的困境(除了寫實地將普生家長的抱怨演繹出來以外),也沒有想要探討特生家長(aka薇芳)的因應與心路歷程(我本來想看這個,就算是厭世與崩潰而非完全的正向教養也行,薇芳完全就是想談戀愛,而非養小孩),亦沒有特教與社工方面介入我知道這是電影不是紀錄片所以就不計較了,聲量如此龐大的片,著實可惜,也可能反映著特教與電影界的疏離,好萊塢對於特教議題的著墨通常較為正向與激勵,台灣在《必須過動》上做到了奇幻及批判現實的好例子,《無聲》則反映了真實發生過的特教學校事件;但在《小曉》上,主角應該是保羅跟薇芳吧?!有種被騙進電影院且看到一堆不應該出現在真實特教/融合教育場域中的事情,氣死。


後記:演員都很會演,就是編劇不合口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的沙龍
17會員
33內容數
2024/03/30
浪漫愛情與自殺者遺族的小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3/30
浪漫愛情與自殺者遺族的小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1/31
這是我童年時克服巧虎恐懼的故事,面對恐懼與未知也是值得讚許的。
Thumbnail
2024/01/31
這是我童年時克服巧虎恐懼的故事,面對恐懼與未知也是值得讚許的。
Thumbnail
2023/11/12
讓教授們知道你有多可愛!
Thumbnail
2023/11/12
讓教授們知道你有多可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曉》故事以就讀五年級小曉為核心展開。小曉是個「特別」的孩子,但周遭的人卻無法理解她的特別。她的父親遠在他鄉疏忽她;她的同學想盡方法欺負她;母親薇芳還視她為麻煩。為了解決在生活上的各種困擾,薇芳為她找了一個幾乎是「全天看護」的老師照料她的生活。然而,保羅老師的介入卻讓母女兩人的生活變得更複雜。
Thumbnail
《小曉》故事以就讀五年級小曉為核心展開。小曉是個「特別」的孩子,但周遭的人卻無法理解她的特別。她的父親遠在他鄉疏忽她;她的同學想盡方法欺負她;母親薇芳還視她為麻煩。為了解決在生活上的各種困擾,薇芳為她找了一個幾乎是「全天看護」的老師照料她的生活。然而,保羅老師的介入卻讓母女兩人的生活變得更複雜。
Thumbnail
紅色欄杆圍起了國小校園的老樹,樹上棲身著一隻貓頭鷹Kitty,必須受到保育的牠成了人們所觀看的對象,以「蟑螂/白老鼠」那些人們最厭棄的事物來餵養牠,學生們更是拿雷射筆射向牠騷擾牠,卻無人能夠阻止他們繼續造成精神傷害,習慣了處在在惡劣環境中的Kitty,甚至連打開籠子的門都不願飛去外頭,因為牠知道就算
Thumbnail
紅色欄杆圍起了國小校園的老樹,樹上棲身著一隻貓頭鷹Kitty,必須受到保育的牠成了人們所觀看的對象,以「蟑螂/白老鼠」那些人們最厭棄的事物來餵養牠,學生們更是拿雷射筆射向牠騷擾牠,卻無人能夠阻止他們繼續造成精神傷害,習慣了處在在惡劣環境中的Kitty,甚至連打開籠子的門都不願飛去外頭,因為牠知道就算
Thumbnail
我為了好友的感受而勇敢發聲,你說這是網路霸凌?那明明是小游自己造成的問題,不然大家怎麼會認同我說的話。當時的我如此狂妄而且不知收斂,不曾感受過被朋友疏離的孤單。反正錯的不是我,錯的是先造成別人困擾的人。
Thumbnail
我為了好友的感受而勇敢發聲,你說這是網路霸凌?那明明是小游自己造成的問題,不然大家怎麼會認同我說的話。當時的我如此狂妄而且不知收斂,不曾感受過被朋友疏離的孤單。反正錯的不是我,錯的是先造成別人困擾的人。
Thumbnail
解析生命的微妙情感,探索人心深處的糾結和希望,在電影《怪物》中,每個角色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每個場景都彷彿映照著現實中我們所面對的困境。從親子關係、校園霸凌,到成人世界的扭曲和虛偽,電影以細膩而震撼的方式,呈現了人性的複雜性和真摯的情感。
Thumbnail
解析生命的微妙情感,探索人心深處的糾結和希望,在電影《怪物》中,每個角色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每個場景都彷彿映照著現實中我們所面對的困境。從親子關係、校園霸凌,到成人世界的扭曲和虛偽,電影以細膩而震撼的方式,呈現了人性的複雜性和真摯的情感。
Thumbnail
是枝裕和在他的電影創作中,總是存在的主題是「家庭」,尤其在去年的作品《嬰兒轉運站》有個綜合性的整理。然而,在《怪》中,卻從由安藤櫻飾演的母親早織在面臨孩子麥野湊似乎遭受霸凌的故事開始。
Thumbnail
是枝裕和在他的電影創作中,總是存在的主題是「家庭」,尤其在去年的作品《嬰兒轉運站》有個綜合性的整理。然而,在《怪》中,卻從由安藤櫻飾演的母親早織在面臨孩子麥野湊似乎遭受霸凌的故事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