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生勝利組,也不是人生順遂組,怎麼辦?

不是人生勝利組,也不是人生順遂組,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來聊聊「挫折」這件事

(以下故事經兒子本人同意分享)


有一天,兒子班上有幾位同學作了調皮的事,以致影響到全班的集合時間。兒子沒有作,但他在旁邊觀看著,並未提醒這幾位同學,老師認為他身為班長,也責無旁貸,希望他能成為同學們的榜樣。


我認同老師的想法,兩個理由:

第一、這表示老師認真把兒子當作「班長」,也就是一個「領袖」來看待,是對他職份的一個肯定。

第二、這對兒子是好的學習,讓他更深體會一個領袖的責任與影響力。


真正的領袖,後面必定有人跟隨、也被檢視。

真正的領袖,後面必定有人跟隨、也被檢視。

當晚睡前為兒子禱告時,我問他:「我可以怎樣為你禱告?」他說:「為我可以當班長當得更好。」我想,是和當天學校的事件有關。


我說:「你已經作得很好了!你的認真,我們和老師都知道。」我們聊了一下當天的事件,並讓他知道老師的用意是好的。


即使如此,我從他的表情感覺到他有點難過、挫折。我不斷進一步追問他,他仍表示沒事。當下場景有點搞笑,我彷彿逼供一樣,似乎要他承認自己難過才罷休。


最後兒子說:「媽媽,我希望你出去,我累了,想先睡覺了。」我意識到自己的追問多餘了。其實,追問和確認,更多是為了媽媽自己的安心,但看來不是兒子此刻的需要。於是我尊重他,讓他安靜睡覺。


我決定選擇相信:

相信既然他不多說,表示他可以或想要自己處理與消化對這件事的感受;

相信我這些年每天親自陪伴他成長,所奠定的安全感、親密感與自我價值感,不會因一個挫折而被擊垮;

最重要的是,相信上帝掌權,他比我更清楚孩子的情況和需要。即使真有挫折,也是在祂允許的範圍內。


我學習,允許孩子有「適度」的挫折,並選擇相信「他」和「祂」!


當然,這前提是,我確定親自陪伴引領孩子成長的這些年,已為他的生命立下根基,得以面對「適度」的挫折。


這件事也讓我思考上帝如何看待我的挫折。挫折、甚至苦難一向都不是容易解釋的課題,我沒有簡單的答案或公式。


但我的信仰經歷讓我知道,即使「無語問蒼天」的心情是如此真實,挫折或苦難都在上帝的允許中。


回想近幾年,我最大的挫折應該是面對不孕的過程,不過,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當走過後,不!甚至還在過程中,我已發現它們在我生命中留下的益處,包括:

更認識自己的渺小,願意放下驕傲,對人更有同理心;

更敬畏上帝,認識祂的主權;

練習感恩,建立數算上帝恩典的習慣。因著這些恩典記號的串連,讓我能在挫折中走過一天又一天。


我想,其實挫折是人生的常態,我不需要、也無法為孩子剷除他人生中所有的挫折。


我能作的,就是持續建立他面對挫折的能力,確立自己在基督裡的價值感,不輕易被擊垮,甚至能從中受益。

孩子的生命根基,奠定向前奔跑的基礎。

孩子的生命根基,奠定向前奔跑的基礎。


不是人生勝利組沒關係,

不是人生順遂組也不要緊,

最重要的是,人生信靠主!


「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 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 聖經.馬太福音 10:29‭ ~ 31 )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 聖經.羅馬書 8:28 )

avatar-img
兩寶媽讀生活寫生活
5會員
107內容數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這天我在教會的兒童詩班司琴時,一位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兩腳穿著不一樣的襪子,而且他很自在、開心。我心想:「他真是有著自由的靈魂啊!」這個思緒隨著我來到了接下來的主日崇拜。 在敬拜中,我腦海突然浮現「俄羅斯娃娃」的樣貌。我覺得我似乎就像那一個套一個的「俄羅斯娃娃」,
期中考前一晚,兒子就寢時在床上唱著歌,儼然不像考生,於是我打開房門問他緣由。他表達自己期待考試,因為可以試試看自己能答對多少。我對他這種心態很感興趣,便和他聊了幾句。 他說自己不緊張,因為「沒考一百分也沒關係啊!」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這天我在教會的兒童詩班司琴時,一位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兩腳穿著不一樣的襪子,而且他很自在、開心。我心想:「他真是有著自由的靈魂啊!」這個思緒隨著我來到了接下來的主日崇拜。 在敬拜中,我腦海突然浮現「俄羅斯娃娃」的樣貌。我覺得我似乎就像那一個套一個的「俄羅斯娃娃」,
期中考前一晚,兒子就寢時在床上唱著歌,儼然不像考生,於是我打開房門問他緣由。他表達自己期待考試,因為可以試試看自己能答對多少。我對他這種心態很感興趣,便和他聊了幾句。 他說自己不緊張,因為「沒考一百分也沒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