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41 三月的獅子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41 三月的獅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C群三不五時會有人播動畫,這次的主題是三月的獅子。

內容敘述一位不擅長與人交際的主角,與他人羈絆的過程,以及身為職業棋士的他的所見所聞等交織的許多溫馨故事。劇情寫實而情感細膩,有時候主角的喃喃自語,文字也很優美,就像詩句一樣,算是另一種亮點。

我還滿喜歡這樣調性的作品,可以感受出作者在生命中的種種感觸與想法等,再加上柔和的畫風與配樂,常常觸動我的心。

心靈的腳步慢了下來,也變得柔軟溫和。

而其中,會讓我想要分享想法的那篇,是一位老棋士的故事,至於他的名字,我不太記得了(遠目

那位老棋士原本和一群夥伴在職業棋士這條路上努力奮鬥著,但隨著時間過去,漸漸有人放棄了,或者是因為現實而被迫放棄了夢想。

這些放棄的人們,都把自己的期望轉嫁給那位老棋士,當最後只剩下老棋士一個人的時候,他身上背負著好多人的期待,而這些期待一開始對他而言是一種鼓舞,但到後來卻逐漸變成枷鎖,讓他舉步維艱。

raw-image

他內心意志堅強,雖然想繼續背負著大家的期望,可是時間久了,也漸漸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

最後,他的比賽勝了,就在大家歡欣鼓舞的時候,他不禁感慨地對身邊的友人說,想放棄這條路了,也許該退休,誰知道那位友人竟笑著說:「你去年也這麼說。

當我看到這邊的時候,我相當訝異,但卻不禁苦笑。

雖然走上小說創作的這條路之時,我並沒有背負任何人的期待,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被看好,但那種在困境中掙扎著,不願放棄的心情,我再了解不過了。

也就在這麼一瞬間,我覺得這位表情肅穆的老人家的親切度增加了一倍XD

對於未來,我相信我還是會繼續在懷疑自我中,持續向前行吧,但這次,說不定我可以背負著一些人的期待也說不定?

也或許,可以照亮一些人前方的道路也說不定?

很多個說不定,但唯獨想繼續邁進的心,不曾改變過。

​​​​​​

avatar-img
鬱兔的金幣窩
130會員
287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近40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鬱兔的金幣窩 的其他內容
打從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就開始對網路遊戲產生興趣,而且越來越著迷,通常家人就寢,就是我偷偷爬起來玩電腦的時候。 聽說睡覺會影響到成長,難怪我的身高從小學到後來只長了五公分(掩面 之前應該也有說過,玩電腦遊戲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啟發我創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玩電腦
還記得第一次投稿,是我大學一年級的寒假。 就有如各位初次投稿的大家一樣,我也是緊張得要命,盡可能地排除任何自己能找到的文章錯誤,不管是錯字和BUG,或者是投稿所需的資料等等。 謹慎到恨不得把文檔裡面的字都看個一百遍以上,若是順過好多次但還是發現不通順的字句,甚至僅是一個錯字,都會讓我自責不已。 總而
這是在某部作品完成後的事情了。 當時因為有一些相關的問題,所以邀請了溫教授作為顧問,當作品完成之後,就想一起吃頓飯,當面表示感謝之情。 這場餐會除了這位溫教授之外,還有一人,那位是我國中的班導蔡老師,而這位教授,就是透過蔡老師的引薦下才認識的。 至於我和這位蔡老師的故事,就下次再說了。 這位溫教授給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三月的時候為了取材,踏上了那座生物富饒且充滿故事的島──綠島。 它位在台東外海,我們從台東坐飛機過去,台東機場小小的,除了飛往綠島之外,還有往蘭嶼的班機,但班次不多,班次畫面一頁都填不滿。 坦白說,在這個連食物都沒賣的小機場候機時,餓著肚子的我不禁想,若不是因為取材,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想來這裡吧?這
很難得來聊聊我的一位朋友。 她是我大學時期認識的,和我一樣都是日文系,不過是在隔壁班,之所以認識,是因為英文的通識課,她恰好坐在我的附近。 她是一個比較內向被動的人,不會自己主動去交朋友,而我是那種面對少數人還可以算熱情聊天的人,雖然我已經不太記得一開始如何變熟,但應該是我主動去和她交談的。
打從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就開始對網路遊戲產生興趣,而且越來越著迷,通常家人就寢,就是我偷偷爬起來玩電腦的時候。 聽說睡覺會影響到成長,難怪我的身高從小學到後來只長了五公分(掩面 之前應該也有說過,玩電腦遊戲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啟發我創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玩電腦
還記得第一次投稿,是我大學一年級的寒假。 就有如各位初次投稿的大家一樣,我也是緊張得要命,盡可能地排除任何自己能找到的文章錯誤,不管是錯字和BUG,或者是投稿所需的資料等等。 謹慎到恨不得把文檔裡面的字都看個一百遍以上,若是順過好多次但還是發現不通順的字句,甚至僅是一個錯字,都會讓我自責不已。 總而
這是在某部作品完成後的事情了。 當時因為有一些相關的問題,所以邀請了溫教授作為顧問,當作品完成之後,就想一起吃頓飯,當面表示感謝之情。 這場餐會除了這位溫教授之外,還有一人,那位是我國中的班導蔡老師,而這位教授,就是透過蔡老師的引薦下才認識的。 至於我和這位蔡老師的故事,就下次再說了。 這位溫教授給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三月的時候為了取材,踏上了那座生物富饒且充滿故事的島──綠島。 它位在台東外海,我們從台東坐飛機過去,台東機場小小的,除了飛往綠島之外,還有往蘭嶼的班機,但班次不多,班次畫面一頁都填不滿。 坦白說,在這個連食物都沒賣的小機場候機時,餓著肚子的我不禁想,若不是因為取材,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想來這裡吧?這
很難得來聊聊我的一位朋友。 她是我大學時期認識的,和我一樣都是日文系,不過是在隔壁班,之所以認識,是因為英文的通識課,她恰好坐在我的附近。 她是一個比較內向被動的人,不會自己主動去交朋友,而我是那種面對少數人還可以算熱情聊天的人,雖然我已經不太記得一開始如何變熟,但應該是我主動去和她交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