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羅貫中《三國演義》開卷詞)
萬物有價!慾望不息,交易不止(實體經濟)
16-19世紀,黑奴貿易,共計約1200-1400萬非洲人,被運往歐美。
1820-1824,中英鴉片貿易,從5147箱,升至12639箱。
1765-1938,英國殖民印度期間,掠走至少45兆美元。
1979-1989,全球象牙貿易,非洲象數量,從130萬頭,減至60萬頭。
1997-2000,獅子山共和國,因「血鑽石」衝突,死亡人數達75000人。
2007-2017,全球非法罌粟種植面積,從23.6萬公頃,升至41.5萬公頃。
2017,鑽石業洞察報告,鑽石首飾需求達8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018,前五大武器出口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西班牙。
2019,亞馬遜雨林,自1月到8月,共發生4萬多起大火。
2020,烏克蘭是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輸出國,年產值53.19億美元。
2021,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輸出國,日產1887.5萬桶。
評析
這裡,先暫時拋開道德枷鎖、別急著評價(Judge),會看得比較清晰。我之所以會刻意挑出這些讓人看了會不舒服的數據,是為了突顯出「有需求,就有供給;有供需,就會形成交易」這個現象。
多補一刀:2020-2021,美軍撤離阿富汗,駐阿富汗的美軍(男性居多),他們的性需求,是怎麼解決的?只要你願意多想兩步,或許你也會猜到美軍駐軍的20年間,阿富汗當地曾發生過什麼事;或許你也就能理解,為何阿富汗會成為海洛因的全球第一大出口國。
萬物有價!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紙上富貴)
1606,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發行「股票」。17世紀初期,只有東印度公司採用股份有限責任制,後來此制度逐漸推廣,19世紀的美國予以制度化。為了便利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交易,鄰近的阿姆斯特丹,成立全世界最早的證券交易所(1610)。(註1)
1662,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實行股東有限責任制;1680,股東會分發50%紅利。1662入股的股東,若於1688賣出股票,可獲得120%的收益。1773,正式掛牌的「倫敦證券交易所」,較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遲了160年。
1688以後,英國議會政治獲得成功的原因在於「內閣制」及新穎的「貸款制度」,貸款制度,是為了應付日不落帝國的龐大軍費開支,這便是國債發明的根源。1688頒布的《權利法案》,由國會從國王手上奪取徵稅權,讓債務的屬性,由國王私人轉為國家承擔。
1692,首部國債相關法律發布,正式宣告國債的誕生。1771,商人們創設勞埃德協會;1871,依據《權利法案》取得法人資格,成為現在的「勞合社」,發展至今,已具法人與在保險交易所的雙重性質。
1694,英國政府為緩解龐大戰費所帶來的財政困難,募集1272位投資人,成立「發行紙幣、貸款給英國政府」的「英格蘭銀行」(BOE)。英國為了籌措軍費所發行的國債,從1739的4400萬英鎊,一路膨脹,到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1816時,已增加到7億英鎊。
1752,曼哈頓出現類似證交所的機構,不過僅交易奴隸和玉米,沒有公司,也沒有國債或公債,未見其他商品。至於美國證券市場,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新聯邦政府為了籌措獨立戰爭所需的戰爭經費。1792,定期股票交易開盤;1812,美國對英國開戰,為了戰爭經費而發行聯邦債券;後來的證交所,頻繁更換地點,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紐約證交所,建於1903年,也就是日俄戰爭的前一年。(註2)
1914,一戰爆發後,以英、法兩國為中心的各國,隨即在紐約證交所發行約20億美元的外國公債。讓華爾街賺足了手續費,國際金融中心,也藉著一戰,而從倫敦移轉到紐約。
1917,美國人的投資人總數約35萬人,自由公債(愛國債券)的交易單位僅100美元;戰後的1919,共計有1100萬美國人,購買自由公債。因為債券的高度普及,促成了證券的大眾化。1928,大蕭條前夕,對於只投資「一張紙」這件事,美國民眾已習以為常;股市中,出現以借款購買股票的「保證金貸款」(衍生性金融商品),信用制度,普及到一般人民身上。
1933,鑒於大蕭條的影響,美國總統羅斯福,通過《銀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決定將銀行業與證券業劃分開(證銀分離),並禁止銀行控股公司持有其他金融機構的股票,也禁止商業銀行在證券市場的收益超過10%。此外,1933的《證券法》(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則要求,公開發行企業,需呈報營運內容及財務狀況。而1934設立的《證券交易法》(SEA)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令金融保險業,正式走進國家的監視體制內。(註3)
1971,因德國與日本對美的巨大貿易順差,美國為防堵黃金大量外流,宣布黃金與美元脫鉤,稱之為「尼克森衝擊」,雖令美國於這段期間內,苦難度日,卻也意外促成金融業的革新。
1972,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從財務部與美聯儲獲得開設國際貨幣市場(IMM)的許可;1973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開始個別股的選擇權交易。之後,CME與CBOT陸續推出各種選擇權與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黃金、美國長期國債、原油、貨幣選擇權…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推陳出新;1976年,歐洲美元利率期貨,既沒有實物、也沒有證券,本屬不可能進行實物交割的商品(就是在買賣空氣),因此,其交易方式只有差價結算。1981年,美國法律體系追認不存在現貨交易的利率期貨,1982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期貨」(SP500)上市,只要標示價格,縱使不存在實物交割,也可實現商品化。
評析
金融市場,從買賣「股東身分」的股票,到買賣「借據」的債券,再到猶如買賣「空氣」的期貨、選擇權;當然,還有21世紀的今日,更加進化的「碳權交易平台」(註4)、「台灣技術交易資訊網」(註5),以及「Binance」(註6)。
無論你會如何看待這種「紙上富貴」、無論你喜不喜歡這幅現代景象;我想,我們都必須承認「銀行業」的「想像力&創造力」: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他們(銀行業)做不到。
二戰後,至今,約70年的現代史,是人類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的一段時期。這其中,銀行業的貢獻,功不可沒。至於喜不喜歡?好不好?Judge,是另一回事。
註1:1632到1637,「鬱金香狂熱」。鬱金香球莖價格上漲的時期,正值球莖在地上生長的季節,因此是暴漲於無法收貨交易的期間。取而代之的是期貨交易,結算採用差價合約(CFD)。後來價格暴跌的原因很單純,人們從狂熱的夢裡醒來,相較於鬱金香球莖,人們更需要金錢。
註2:1882,道瓊服務公司創立,發行彙整股票與債券收盤價的《致顧客下午信》的簡易印刷品問世;1889,此出版品變身為《華爾街日報》。
註3:1938,由金融界組成美國證券商協會(NASD);1939,信託法,規定債券發行時的格式;1940則制定《投資公司法》、《投資顧問法》,進一步強化對華爾街的管制,也成為現代國際金融秩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