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針簡介

2022/11/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準備要開立頭皮針教學的付費專題,加上臨床上也常會被問及為何在頭上扎這麼多針,所以透過此專題簡單介紹一下頭皮針這個好用有效治療派別。
頭皮針廣義來說,就是在頭皮的範圍針灸,大約就是有長頭髮的範圍。中國古代的經絡穴位有許多是位於此範圍的,算是最早的頭皮針,然則其並不具備理論的特殊性,使用上仍是依循著經絡理論或局部取穴的方式,像是膀胱經在頭部的穴位可以治療膀胱經循行範圍的疾患,以及頭面部疾病常會使用頭部穴位。
傳統穴位在頭部也分布的相當密集
近代頭皮針的發展,則是起源自1909年由科比尼安·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提出的大腦皮質分區:布羅德曼分區系統。該系統發現大腦皮質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功能,包含了運動、感覺、視覺、語言等等。
大腦功能分區示意圖
正常情況下,因為有頭蓋骨,所以我們是無法直接去影響到腦部皮質的,而近代頭皮針則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針灸的影響是具有一定穿透性的。這樣的概念應用在針灸治療其實蠻常見的,甚至可以說多數局部治療都是建立在此假設上:像是在腹部針灸治療腸胃,事實上也不可能真的刺到腸胃,但也能有治療效果;眼部附近針灸也是,即便沒有真的刺進去,也能改善眼球及其周邊的組織功能。
所以我們既然知道了每個皮質範圍的作用,也能知道其外部的頭皮範圍,就能在對應位置針灸來改善功能或治療疾病。比如說腳腿部的運動感覺皮質,其外在的頭皮大約就位於傳統穴位的百會穴附近,所以在那附近都會定位出治療腳腿的穴位區域;而視覺皮質位於頭後側的枕部(後腦勺),所以治療視覺的相關穴位就會位在枕部區域。
除了基於大腦功能分區所建構出的頭皮針外,之前提過的全息對應自然在頭面上也會存在,比較具代表性的包含朱明清的朱氏頭皮針、方雲鵬的方氏頭皮針以及由日本醫師山元敏勝所發展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NSA,都存在著頭皮範圍之全息模型。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大的重點就是我們能運用頭皮範圍來治療身體多處的疾病,不論是通過對大腦相關功能皮質或是頭皮範圍的全息對應點來做刺激。
這邊順便提一些頭皮針特有的優點,包含:
  1. 方便:不用脫衣物就可使用,且針刺後不影響身體活動
  2. 有效:常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對於痛症、神經疾病、五官疾病等特別有效
  3. 簡單:對臨床醫師來說,把模型理解後,在臨床上就非常好用且不需太多思考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如果未來有機會去針灸時,明明是腰痠背痛但醫師卻是在頭上插了一堆針,也不會再覺得奇怪了喔!
88會員
45內容數
針灸相關的教學內容,對象主要是有興趣的醫師與醫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