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2022/11/13

Ludlf-avatar-img
發佈於日記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週末,一個用來檢視自己平時練習事項結果的時間。從上個月中直到今天我盡可能地保持每一天都有運動,除了希望自己的身形能夠好看之外,也期許體力能回到大學時候的樣態。而這周末便與朋友約了兩場爬山,週六新北市五寮尖山、週日桃園市溪洲山步道。

  週五的晚上,雀躍的心情伴隨的是更加注意隔日登山行程的安全。當晚跟朋友討論行程後,便開始條列隔日可能遇到的狀況與需事先準備的物品。在反覆確認沒有遺漏之後才就寢。隔日早上9:30正式進入登山口,並於13:19下山,共耗時3小時49分鐘,與網路上的預定時間3小時10分鐘晚了約40分鐘。但經過討論後,確立,扣除突發狀況應是與網路所需時間無異。

  週日跟女友爬溪洲山步道。經驗上應需要約80分鐘左右來回。但因為裝備不完善,中間頻頻休息。經過商議後我與她的裝備對調,才解決頻頻休息的狀況。但也因為裝備的關係,讓我體會到了在山上扭到腳的恐懼。

  最後我的體力經過訓練以山來說,介在上述的兩山之間,溪洲山算是相當不費力的攻克了,但五寮尖一路上都是肌肉疼痛的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dlf的沙龍
6會員
36內容數
在這裡記錄著我度過的日子
Ludlf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1
受傷日記
Thumbnail
2023/02/21
受傷日記
Thumbnail
2022/11/16
乳糖不耐
Thumbnail
2022/11/16
乳糖不耐
Thumbnail
2022/11/08
反思我的專業與客戶的使用體驗
Thumbnail
2022/11/08
反思我的專業與客戶的使用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來到了這個地方。朋友告訴我,天氣晴朗時,應該多爬山來鍛鍊身體。於是,我和朋友穿上運動鞋,戴上帽子,慢慢從三角下捷運站出發。這一路上有很多階梯需要爬,從前十級、二十級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當我們爬到五十級的時候,開始感覺有些疲憊,呼吸也開始急促,漸漸地感受到身體的負擔。爬升的難度逐漸增大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來到了這個地方。朋友告訴我,天氣晴朗時,應該多爬山來鍛鍊身體。於是,我和朋友穿上運動鞋,戴上帽子,慢慢從三角下捷運站出發。這一路上有很多階梯需要爬,從前十級、二十級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當我們爬到五十級的時候,開始感覺有些疲憊,呼吸也開始急促,漸漸地感受到身體的負擔。爬升的難度逐漸增大
Thumbnail
最近在努力養成了爬柴山的習慣,希望一個禮拜可以爬一次,從一開始爬沒幾階就累到不行,到現在可以45分鐘爬到雅座,雖然還是很嫩,但是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進步了,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今天爬山遇到一個大哥,腳程跟我們差不多,遇到了就聊了聊天,他帶我們走了山路的捷徑,我想能一起爬一段山路也是緣分吧!
Thumbnail
最近在努力養成了爬柴山的習慣,希望一個禮拜可以爬一次,從一開始爬沒幾階就累到不行,到現在可以45分鐘爬到雅座,雖然還是很嫩,但是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進步了,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今天爬山遇到一個大哥,腳程跟我們差不多,遇到了就聊了聊天,他帶我們走了山路的捷徑,我想能一起爬一段山路也是緣分吧!
Thumbnail
在飛鳳山進行了一次充滿挑戰的登山健行,路線從代勸堂登山口開始,經過觀日亭涼亭、大板根及柴木屋,整體行程約五小時。雖然面對陡峭的階梯與身體的限制,卻在攀登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的鼓勵與心靈的反思。
Thumbnail
在飛鳳山進行了一次充滿挑戰的登山健行,路線從代勸堂登山口開始,經過觀日亭涼亭、大板根及柴木屋,整體行程約五小時。雖然面對陡峭的階梯與身體的限制,卻在攀登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的鼓勵與心靈的反思。
Thumbnail
地點:新竹縣.芎林鄉 類型:郊山步道 路線:修心宮登山口→觀景台→石壁潭山→國旗展望點→觀日亭→修心宮觀日亭古道 時間:約兩小時半,加上至高點休息半小時,約三小時 上次走石壁潭山的經驗十分良好,這次便想再走一次,以及往下相思崖附近,往另外的岔路走回修心宮。 爬山是一個人的修行,尤其是初開始
Thumbnail
地點:新竹縣.芎林鄉 類型:郊山步道 路線:修心宮登山口→觀景台→石壁潭山→國旗展望點→觀日亭→修心宮觀日亭古道 時間:約兩小時半,加上至高點休息半小時,約三小時 上次走石壁潭山的經驗十分良好,這次便想再走一次,以及往下相思崖附近,往另外的岔路走回修心宮。 爬山是一個人的修行,尤其是初開始
Thumbnail
爬山挑戰 過去我經常早上爬山挑戰,或是每天早晚兩次,早上第一趟,下午再走一段長路。每天爬山讓我累積了不少步數,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休息。從城市的邊緣開始,一步步地向山上走,有時候是緩慢的,像在進行一場悠長的活動;有時候會穿越山嶺,沿著山路往下走,直到到達另一邊的山腳下。每一次的爬山距離或許只有短
Thumbnail
爬山挑戰 過去我經常早上爬山挑戰,或是每天早晚兩次,早上第一趟,下午再走一段長路。每天爬山讓我累積了不少步數,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休息。從城市的邊緣開始,一步步地向山上走,有時候是緩慢的,像在進行一場悠長的活動;有時候會穿越山嶺,沿著山路往下走,直到到達另一邊的山腳下。每一次的爬山距離或許只有短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前天夜裡睡醒,傳了訊息問網友,他隔天有沒有空,他說他跟朋友約了要爬山,沒辦法跟我約,我一時興起便問他,我可不可以參加,沒想到他問了朋友,還真的讓我加入,他們一大早從桃園上來台北載我,再一起出發到大溪的打鐵寮古道,一路爬到白石山,花了六小時才走完這座山。
Thumbnail
前天夜裡睡醒,傳了訊息問網友,他隔天有沒有空,他說他跟朋友約了要爬山,沒辦法跟我約,我一時興起便問他,我可不可以參加,沒想到他問了朋友,還真的讓我加入,他們一大早從桃園上來台北載我,再一起出發到大溪的打鐵寮古道,一路爬到白石山,花了六小時才走完這座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