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效應的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晚睡到半夜胸痛醒來,並不是很不舒服的程度就沒有立即起床,只是還會有感覺/像鐵腿一直到早上起床後,就是跟以前的生活一樣,全身肌肉疼痛或是内傷(心、肺、胃)…沒有傷口的痛,哭鬧鬼叫也沒有用~除了停止呼吸。

社區有一個住戶很喜歡打麻將,時常是好幾天的從晚上吵到天亮,原本是住在隔壁的現在搬到2樓,一群父字輩的3年級不像以前的年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愛講話/串門子。

今年的雙11買氣很冷清厚~別忘了當初疫情是從哪裡開始的,又是怎麼傳到全世界的,群聚效應是帶財還是帶塞…人都沒了哪裡還有錢!
2017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集團增資入股,目標是買下全台灣1000個客房,專攻客房數200房以上的平價飯店。結果沒多久就發生疫情了,人們都各自隔離防疫了能賺什麼錢,等死還比較快。

疫情後的人口數減少/不成團了,消費模式會改變:以價制量、重質不重量,有真品質的才能生存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哇係賴筱姊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2022/11/29
知道我收養慢性病的浪貓已經20幾年、前後10隻…的人都會說我很有愛心、會有好報,結果卻是人善一直被人欺,從台中館摔斷3顆門牙沒有職災補助/津貼、連慰問金都沒有,到神岡姊妹館工作9個月、下班途中遇到車禍、創傷症候群還胃出血…也是沒有任何慰問金和津貼。
Thumbnail
2022/11/29
知道我收養慢性病的浪貓已經20幾年、前後10隻…的人都會說我很有愛心、會有好報,結果卻是人善一直被人欺,從台中館摔斷3顆門牙沒有職災補助/津貼、連慰問金都沒有,到神岡姊妹館工作9個月、下班途中遇到車禍、創傷症候群還胃出血…也是沒有任何慰問金和津貼。
Thumbnail
2022/11/22
假想神明化身為其他生命,像是山林、海洋或是流浪動物,不論你是用什麼方式對待牠,牠最後還是回到天堂,而你的後半輩子甚至下一世會是如何...由你現在的行為決定。
Thumbnail
2022/11/22
假想神明化身為其他生命,像是山林、海洋或是流浪動物,不論你是用什麼方式對待牠,牠最後還是回到天堂,而你的後半輩子甚至下一世會是如何...由你現在的行為決定。
Thumbnail
2022/11/21
想起我的小時後是在鄉下和堂兄姊都在作農事,不懂什麼是生病不舒服,感冒發燒了就躺在床上睡覺,身邊也沒有人照顧,因為大家都在外面務農,哭鬧也沒有用,沒有人聽得到。
Thumbnail
2022/11/21
想起我的小時後是在鄉下和堂兄姊都在作農事,不懂什麼是生病不舒服,感冒發燒了就躺在床上睡覺,身邊也沒有人照顧,因為大家都在外面務農,哭鬧也沒有用,沒有人聽得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曾經有一個集團增資入股,目標是買下全台灣1000個客房,專攻客房數200房以上的平價飯店。結果沒多久就發生疫情了,人們都各自隔離防疫了能賺什麼錢,等死還比較快。
Thumbnail
曾經有一個集團增資入股,目標是買下全台灣1000個客房,專攻客房數200房以上的平價飯店。結果沒多久就發生疫情了,人們都各自隔離防疫了能賺什麼錢,等死還比較快。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疫情以來,盡量地減少飯局,越來越不喜歡應酬,即使是同學會、老同事聚會,是因為要和價值觀背離的一群人,觥籌交錯,話不投機,也是浪費時間、很痛苦的一件事。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還可以聚會,滿滿的一桌菜,真的要感恩了。 時代的一粒灰,會落到每一個人頭上。
Thumbnail
疫情以來,盡量地減少飯局,越來越不喜歡應酬,即使是同學會、老同事聚會,是因為要和價值觀背離的一群人,觥籌交錯,話不投機,也是浪費時間、很痛苦的一件事。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還可以聚會,滿滿的一桌菜,真的要感恩了。 時代的一粒灰,會落到每一個人頭上。
Thumbnail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Thumbnail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Thumbnail
有心人利用這形勢遂行自己的目的,懶得用腦思考者則隨著風向盡情被煽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社交距離該怎麼調整,不管是實際上的物理距離,還是心理層面上的無形距離,都一樣難以掌控。
Thumbnail
有心人利用這形勢遂行自己的目的,懶得用腦思考者則隨著風向盡情被煽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社交距離該怎麼調整,不管是實際上的物理距離,還是心理層面上的無形距離,都一樣難以掌控。
Thumbnail
這幾天,每到了下午兩點,大家又開始非常留意指揮官報數字。 今天本土來到了14例,境外51例,而死亡1例,比昨天的本土4例、前天的本土12例,算是節節高升。 如果這些數字是手上的股票價格,那該是多好。 每天2點的線上直播,大夥都聚精會神的守在直播前,只想知道每天的數字如何。 大家,都鬆懈了。
Thumbnail
這幾天,每到了下午兩點,大家又開始非常留意指揮官報數字。 今天本土來到了14例,境外51例,而死亡1例,比昨天的本土4例、前天的本土12例,算是節節高升。 如果這些數字是手上的股票價格,那該是多好。 每天2點的線上直播,大夥都聚精會神的守在直播前,只想知道每天的數字如何。 大家,都鬆懈了。
Thumbnail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Thumbnail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從要進入2020農曆年開始了疫情的消息 諸多病情訊息及網路世界討論拉開了今年的第一個大變動 當大家一邊討論著明星們的論戰一邊搶購口罩酒精,看著大跌的股市,收到延後開學的通知.... 深深感覺到我們習慣的世界真的要開始晃動,甚至將有徹底的改變了。 新的道路要啟動了,只是過程免不了經歷許多痛苦與反省。
Thumbnail
從要進入2020農曆年開始了疫情的消息 諸多病情訊息及網路世界討論拉開了今年的第一個大變動 當大家一邊討論著明星們的論戰一邊搶購口罩酒精,看著大跌的股市,收到延後開學的通知.... 深深感覺到我們習慣的世界真的要開始晃動,甚至將有徹底的改變了。 新的道路要啟動了,只是過程免不了經歷許多痛苦與反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