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所以國外已經面對很久的疫情狀態,我們正要開始學習應對。
這幾日,我確實有著這樣的感覺,國外已經因應及適應許久的疫情生活,台灣放鬆很久了,也過著與世隔絕的平安生活,而我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下去,明明國外的確診人數持續地在發生,我們卻天真的認為,只要守得住,那是外國世界的事,無關我們國內的生活。
我們沒有危機意識,突然一個風雲變色,我們才開始兵荒馬亂的部署很多措施,佈達許多命令。尤其是學校及各行各業開始在家學習、在家工作,家裡成為一家多口每日應戰的場所,各種因應資源不足、問題百出,成為讓大家叫苦連天的場域。
當世界因應了一年多在家活動,及受管制的生活,台灣才正要進入這樣的運作模式⋯⋯
甚至我們過去一年置身於世界之外,看著別國的新聞,我們也還是「很有距離」的在感受和評論著別國的遭遇和現象,卻不知假以時日後,這些現象和問題,可能成為我們的。
台灣向來是求快速的社會,不論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和發展,我們通常都傾向「快快快」,我們對於「漫長」不擅長應付和面對,所以現在發生的情勢,我們也急著快快快解決,速戰速決,想找到立即有效的控制的方法,然而面對變化很快的疫情,以及人心的輕忽和浮躁,所謂的控制,可能都不是我們腦中所想的「立即解決」時,長期、漫長的抗疫,是否是我們耐得住的?
在一面抗疫的同時,我也一面思考著這樣的情境,對台灣的未來影響,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情緒壓力,當「疫情後」的時代沒有這麼快來臨前,我們要如何耐戰,這將會是很大的挑戰。
在特殊時候的心理準備,或許要學會在緊迫和平常心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感。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