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在修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認真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從日常生活的貪吃、貪睡、貪財,到能夠影響人生走向的貪名、貪利、貪情、貪愛、貪慾等。我是個小人物,生平無大志,只求每天能睡好、睡滿,因此未修行前的假日美好時光,幾乎全給了「睡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覺能睡,誰會在乎有沒有東西可吃?換句話說,只要讓我能睡飽,即使不吃飯也無所謂!不只是我,我家的人除了我媽以外,每個人也都很會睡。記得年輕還住家裡時,只要沒有上班的日子,隔天一定是睡到中午才起床,睡後神清氣爽後再下樓吃飯,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常常我媽煮完午餐後,會問我爸:「要不要上樓叫他們(指我們幾個兄弟姊妹)下來吃飯?」而我爸都會回答:「要睡就讓他們睡,睡飽了自然會下來!」因此我媽時不時會調侃我爸:「你們家祖先是埋在『愛睏山』嗎?怎麼每個人都那麼會睡!」我爸這時則會笑笑的回我媽:「睡覺又不是去幹壞事,不睡覺要做什麼?」

對於一般人來說,「睡覺」確實不是壞事,但對於在修行、唸經消業的人來說,睡得太多實在是壞事,因為太多的時間與棉被共生死,將來業主菩薩就會毫不留情的讓您生不如死!所以對我來說,要戒掉愛睡覺的毛病,用來多唸經消業,一直是我很大的功課。

記得有次很哀怨地問阿伯:「修行人每天都睡不飽,還不停地被外靈干擾,修行人是在修什麼?」阿伯回答:「在修下輩子能好命點!」修行過程中的體悟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許多我們當初感覺很疑惑、非得找到答案的疑問,過了幾年,心境上不同了,自然能領悟到答案。當下很著急的尋求解答,實話說,都是別人的體悟,不是您自己的,您無法深刻理解別人背後經歷的過程,猶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因此別人跟您說了他的答案,實際上等於沒說!

阿伯說:「佛魔本一體,何來分外敵,心淨天地正,心邪處處迷。」宇宙的太極相是相對立相,白天黑夜、陰陽、好壞、這裡那裡……等等。如果我們都能清楚明白這一點,便不會被目前不好的、壞的、挫折的、困難的,種種逆境所俘虜,這一些世人眼中定義的形容詞,本就是人生的過程,這個過程只要走過去了,心中沒有惶恐與分別想,便是跨越了常與無常,回到本就無事、原來的「平常」。

進入佛門,「化解因果」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不是目的。許多人以為佛菩薩開示的業力經文唸完,自己就「功成身退」,沒自己的事了;或者覺得消完幾筆業障後,生活的改變似乎不大,從而誤認為佛法對他沒有幫助、佛法也不過如此……等等,這些都是被既定的因果所困縛。

進入佛門,要常發自內心、真心實意的懺悔,懺悔自己一切的所做所為、懺悔自己一切的起心動念。心性提了,就能自主地早點起床,重新看待唸經是責任,而不只是償債的工具;即使與狼共舞、與魔共存、與敵人共事,也會心中沒有佛與魔、好人與壞人之分,有的只是慈憫視眾生,因為,這就是娑婆世界原本的實相,何來「佛魔分外敵」!

只有心中真正願意學佛修行,修行才有轉化和提升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一種全面淨化身、口、意的大掃除,也是阿伯常說的「心性提升」。因果始終存在,恰如無常才是人生的真相,修行不是消滅因果,唸經更不是讓無常永遠不要來,而是在修行與唸經中,提升自我對無常來臨時的耐受度,這是智慧的顯露,也是《六祖壇經》說的「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

(分享完畢)

每個人身上都有累世不好的五毒習氣:貪、嗔、癡、慢、疑,加上公報和私報的業力干擾,而在日常互動中反覆上演各種貪吃、好生氣、愛睡、懶惰、道人是非、想太多、自以為是……等等。而修行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修正這些不好的習氣,增加智慧和正確的心性與行為。

像撰寫本篇分享文的師姐,為了消外道願業力,從文中那個愛睡到中午才起床的人,變成日日早起的人。消業力時,每天強迫自己唸15部《地藏經》;消外道願時,要求自己每天要唸10部《六祖壇經》,把當初愛睡的習氣,轉換成了每日達標的堅持,強迫自己浸泡在經文之中,日日勤勉,快速消完業力和外道願,整個人脫胎換骨、神清氣爽,這就是用心修行的表現,也是阿伯常說:「甘願還,就會還得很快」的意思。

如果您的業力一直沒消,或是慢慢消,那麼您得問問自己:「我甘願了嗎?」如果您不甘願,就會慢慢唸經消業力,以為這樣日子過得比較舒服,因為您還沒體悟到唸經、修行的真正益處,才會以為現在的自己過得比較好。

依照阿伯的說法,修行是:「修下輩子能好命點!」什麼叫好命?如何能好命?因為懂得為人著想,業障少了,福報多了,阻礙少了,人生自然就平順,但這只是指外在的好命。內在的好命是透過唸經、歷事練心而心性提升、少欲知足、能離財色、不貪不求。一個人感恩知足,甘願了,懂得圓滿比對錯更重要,不去爭人我是非,每天認真地把該做的事做好,命就很好。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願此心,直了成佛。修行到最後不是為了求得什麼,不是為了求消業障、補福報,從諸事不順到吉祥如意,也不是為了成佛。成佛是修行路上通過重重磨難和考驗,心性境界到了、真的甘願了、放下、解脫了自然而成,是求不得的。

一般人想要體會修行的好處,就是每日唸經,跟隨佛經中佛菩薩的諄諄教誨,將經文的方法和精神落實在生活中,使其行為和心地與佛菩薩無異。這些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可花功夫和時間。很多人嘴巴說得一口好修行,很會談佛學和經中義理,一旦境界一來就開始攀緣,把修行暫時放下,被境界所轉,氣得七竅生煙,成了六祖惠能在壇經中所道:「莫學馳久者,終日說菩提。」

儘管如此,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也還是唸經,才能加速洗去累世塵垢,讓修行更上一層樓。再搭配日日靜坐和曾子著名的:「吾日三省吾身」,靜坐時懂得反省,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要懺還要真悔,真悔就是改過,也就是修行所說修正錯誤的行為。這樣日積月累,壞習慣會改成好習慣,壞思想會轉成好思想,滴水穿石,總有一天您會領悟到,修行的真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忽然感覺過去生中,有意亦是無意傷害很多動物菩薩,想趁著今生遇上精舍,能透過「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來彌補往昔所造諸惡業,早日與動物業主菩薩解冤釋結。弘一大師說:「遇見是因爲有債要還了,離開是因爲還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欠債還債,理所當然,下一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忽然感覺過去生中,有意亦是無意傷害很多動物菩薩,想趁著今生遇上精舍,能透過「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來彌補往昔所造諸惡業,早日與動物業主菩薩解冤釋結。弘一大師說:「遇見是因爲有債要還了,離開是因爲還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欠債還債,理所當然,下一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認真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從日常生活的貪吃、貪睡、貪財,到能夠影響人生走向的貪名、貪利、貪情、貪愛、貪慾等。我是個小人物,生平無大志,只求每天能睡好、睡滿,因此未修行前的假日美好時光,幾乎全給了「睡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覺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認真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從日常生活的貪吃、貪睡、貪財,到能夠影響人生走向的貪名、貪利、貪情、貪愛、貪慾等。我是個小人物,生平無大志,只求每天能睡好、睡滿,因此未修行前的假日美好時光,幾乎全給了「睡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覺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財、色、名、食、睡,這世間的五慾貪著, 是我們早上一起床後就開始在追逐的東西。 財:每天辛苦奔波,勞心勞力,就是為了要供養這個假我的肉體,包括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樣不是為了這個肉體的需求而設立。現實生活中,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唯有自己拿捏好其中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財、色、名、食、睡,這世間的五慾貪著, 是我們早上一起床後就開始在追逐的東西。 財:每天辛苦奔波,勞心勞力,就是為了要供養這個假我的肉體,包括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樣不是為了這個肉體的需求而設立。現實生活中,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唯有自己拿捏好其中的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