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迷你網紅實貝秀》|貝殼小日子|金馬影展

延延聊電影|《迷你網紅實貝秀》|貝殼小日子|金馬影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捲心麵管吹送出的「熄燈號」,是小貝殼馬賽爾與家人的告別曲,那是一個突然分離的傷心悲劇,家人們連再見都來不及說,就被倒進了男房客的行李箱一併帶走了,只剩奶奶康妮跟馬賽爾留在屋子裡生活,植栽掛起的小樹屋、兩片吐司夾成的床鋪、信用卡搭建的橋樑,仍是孩子的馬賽爾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小遊戲,踩著蜂蜜步行於天花板上、跳在湯匙上讓橘子拋出去投籃、在放著莫札特音樂的唱盤上奔跑、在堆滿灰塵的桌面上溜冰,最有意思的是他發明的交通工具「搖滾球」,躲在網球中恣意地在整間房子跑動,直到新住戶狄恩(導演)的攝影機拍下了這顆球跑動的軌跡,才發現了馬賽爾的蹤跡。

raw-image

狄恩決定以小貝殼為主角拍攝紀錄片,因著馬賽爾那份微笑的生活態度,富含哲思的獨特觀點,機智幽默地吐槽人類,剪輯成一場場的「實貝秀」,放上網路竟一夕爆紅,許多粉絲與網紅都慕名而來,卻驚擾了貝殼祖孫的平靜日常。特別喜歡狄恩與馬賽爾之間的可愛互動,打破了紀錄片的拍攝原則,馬賽爾語重心長地提醒狄恩要他「多與人交流」,才讓身為導演的他主動幫助鏡頭前的自己,小馬賽爾還故意將鏡頭轉向狄恩,揭示了一段想互相理解彼此的真誠友誼,作為人類的狄恩也爬上了樹梢,要以貝殼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為了完成馬賽爾尋找家人的心願,狄恩開著車載他去到社區旁的山丘上,讓他俯瞰整座城市找尋前房客的蹤影,對馬賽爾而言卻是一次最大膽的外出冒險,到了山頂上才明白地圖裡的他們都是如此渺小,因而有些灰心沮喪,狄恩才決定讓他接受奶奶最愛的節目《六十分鐘》的採訪,至少能讓小馬賽爾有機會在廣大的世界中找回家人。

raw-image

奶奶唸起了書頁裡珍藏已久的詩句,小馬賽爾如初綻的嫩芽,懷著哀傷成長茁壯,老去的康妮奶奶與孩子一樣終將面對死亡,生活早已被深刻記在了年輪中(記憶),被紀錄下的他們才能夠再一次重生。康妮奶奶就算受了傷也要撐著身子,讓馬賽爾安心答應電視台的訪問,為的是要讓他不再害怕生活、投入生活的真實,「總會改變的。」成了奶奶的最後叮囑。奶奶留下了洗衣房,成了祖孫間共享的秘密基地,那是她曾經想靜下來思考生命的空間,如今,回到了大家庭懷抱的馬賽爾,仍需要一個「逃離派對」的自處時光,讓陽光鑽進了窗邊形成了小縫,任憑微風和整個世界灌入,在小貝殼的心中迴盪形成了美麗的共振,「我不只是單一碎片,而是整體的一部分。」

raw-image

20顆貝殼足以形成一個社區,《迷你網紅實貝秀》要我們正視自己所處的「社群」,無論實體的人際關係或是網路上的群組朋友,給予一次真心相待的機會。像是康妮奶奶就算沒有其他家人的陪伴,她仍會和醉醺醺的蜜蜂、蚯蚓或瓢蟲當朋友,彼此互助成功耕種了她的農地。而剛失去奶奶的馬賽爾沈浸在難以釋懷的悲傷中,在雨中躲入葉子底下哭泣,有著小瓢蟲無聲陪伴,真正解開馬賽爾心房的則是狄恩,給馬賽爾再次展現自我的舞台,唱起他最愛的歌曲「我想要停留」,配上自己毫無節奏感的合音,讓他重拾了笑容。《迷你網紅實貝秀》透過影像紀錄下他們共度生離死別的成長過程,彷彿回到初看《#玩具總動員 》系列時的純真與感動,小貝殼世界觀的建構是如此別緻,細心佈置的搭景與角色設計的細節,讓人相信了這群角落生物真的存在著,或許某一天你也會在抽屜裡撞見他們的身影。

raw-image

「開始戰鬥吧!馬賽爾」

延身聽歌: #徐佳瑩 《#貝殼 》



avatar-img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117會員
425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情話慾》摘選自菲利浦羅斯的《欺騙》一書,書中的文字萌發成情感的果樹,蕾雅瑟杜如散發著芬芳的花,長在了老作家多情的枝椏上,富含靈性的對話滋養著愛意,卻擺脫不了語畢沈默中想起偷情的罪惡感,書桌上夾著煙相依、透白色的床單下相吻,急得敞開大衣的裸身,雙腿夾著頭頸的親密,設計的問卷題目創造了直擊對方的機智
耳邊的細語,既能成為弒人的惡言也能成為救人的話語,片中細膩的音效處理讓驚悚歪斜感更上一層,《詭孩》編導提供了孩子們多樣的臉譜,讓觀眾一同服貼於玩具之上,留下的卻是驚駭的面部表情,如入黑暗中的厭惡感。作為一部具有北歐風格的兒童成長寓言,《詭孩》的收尾實在耐人尋味,一場在眾目睽睽下收斂而隱晦的超能力大戰
《大尉叛逃記》如同一首不停滾動的懺悔詩,將逃亡的驚悚與精神的迷幻調和成一抹天光,照見了人性善惡皆存在的一面,在氛圍壓抑的晨霧中摸索出生而為人的模樣,我則被他們跨越生死的友誼所打動,「相信」了闔上眼後他將前往的世界,那處,他能夠再次起身舞蹈,哼唱著「原野啊原野…….」
夏威夷的四季飯店實在適合這朵「白蓮花」的高貴形象,各式主題的房間以片頭的「熱帶叢林」主視覺貫穿,詭譎怪異的背景樂,摻入蟲鳴鳥叫與鼓聲可謂點睛之筆,整座飯店即是擁有階級制度的當代社會縮影,富人與被統治(被殖民)階級各持不同的意識型態,所有到來的貴客都搭上郵輪享受這趟揮霍之旅,飯店員工則是站在了岸邊虛偽
若說《#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 》是對「新時代」的改變與企盼,那麼《犬王》就是對「舊時代」的緬懷與重構,如此難能可貴的電影「奇觀」,著重在觀眾的「視聽體驗」,成了「這個時代」的獨有創作。尤其是後者巧妙融合了流行樂、搖滾樂於「猿樂 / 能劇」之中,製造出強烈的衝突美感,輔以湯淺政明奔放的敘事風格,讓觀眾
他們口中的未來,在俄羅斯人眼裡是如此遙不可及,仍有人在等待著雨後出現的彩虹。這場雨下在了俄羅斯的獨立「雨電視台」,源自娜塔莎.辛迪耶娃的創建理念,脫下高跟鞋的她赤腳在雨中奔跑,在水灘上踩踏後張開雙臂,迎接每個願意加入的人,她想成立一個擁有多元性向、種族與政治傾向兼容的新聞台,相較於國營電視台充滿限制
《書情話慾》摘選自菲利浦羅斯的《欺騙》一書,書中的文字萌發成情感的果樹,蕾雅瑟杜如散發著芬芳的花,長在了老作家多情的枝椏上,富含靈性的對話滋養著愛意,卻擺脫不了語畢沈默中想起偷情的罪惡感,書桌上夾著煙相依、透白色的床單下相吻,急得敞開大衣的裸身,雙腿夾著頭頸的親密,設計的問卷題目創造了直擊對方的機智
耳邊的細語,既能成為弒人的惡言也能成為救人的話語,片中細膩的音效處理讓驚悚歪斜感更上一層,《詭孩》編導提供了孩子們多樣的臉譜,讓觀眾一同服貼於玩具之上,留下的卻是驚駭的面部表情,如入黑暗中的厭惡感。作為一部具有北歐風格的兒童成長寓言,《詭孩》的收尾實在耐人尋味,一場在眾目睽睽下收斂而隱晦的超能力大戰
《大尉叛逃記》如同一首不停滾動的懺悔詩,將逃亡的驚悚與精神的迷幻調和成一抹天光,照見了人性善惡皆存在的一面,在氛圍壓抑的晨霧中摸索出生而為人的模樣,我則被他們跨越生死的友誼所打動,「相信」了闔上眼後他將前往的世界,那處,他能夠再次起身舞蹈,哼唱著「原野啊原野…….」
夏威夷的四季飯店實在適合這朵「白蓮花」的高貴形象,各式主題的房間以片頭的「熱帶叢林」主視覺貫穿,詭譎怪異的背景樂,摻入蟲鳴鳥叫與鼓聲可謂點睛之筆,整座飯店即是擁有階級制度的當代社會縮影,富人與被統治(被殖民)階級各持不同的意識型態,所有到來的貴客都搭上郵輪享受這趟揮霍之旅,飯店員工則是站在了岸邊虛偽
若說《#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 》是對「新時代」的改變與企盼,那麼《犬王》就是對「舊時代」的緬懷與重構,如此難能可貴的電影「奇觀」,著重在觀眾的「視聽體驗」,成了「這個時代」的獨有創作。尤其是後者巧妙融合了流行樂、搖滾樂於「猿樂 / 能劇」之中,製造出強烈的衝突美感,輔以湯淺政明奔放的敘事風格,讓觀眾
他們口中的未來,在俄羅斯人眼裡是如此遙不可及,仍有人在等待著雨後出現的彩虹。這場雨下在了俄羅斯的獨立「雨電視台」,源自娜塔莎.辛迪耶娃的創建理念,脫下高跟鞋的她赤腳在雨中奔跑,在水灘上踩踏後張開雙臂,迎接每個願意加入的人,她想成立一個擁有多元性向、種族與政治傾向兼容的新聞台,相較於國營電視台充滿限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