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各大交友軟體心得及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交友軟體用到現在也滿十年了,聊過上千人,變成長期聊天關係的也至少有五十人。從根本沒有交友APP,玩PTT汪踢版到tinder、bumble、Dcard(對,他就是交友軟體)在各大免費交友軟體、平台都認真使用過,甚至還想開發自己認為最好的交友軟體。這裡來推薦各大免費使用的交友軟體心得,粗分為露臉跟不露臉兩者。
個人看事情都不會是超級偏見的去看,每個交友軟體都有自己的特色,會在上面的人也都有某些特定概念,身為十年的愛用者當然會一併好好說給你聽。
這裡會用四個指數來總結這些交友軟體,分別介紹:
推薦指數: 綜合評價,就是我個人覺得值不值得下載跟花時間
用戶好聊指數: 平均上面的人好不好聊
用戶社會價值: 平均上面用戶的社會價值,包括顏質、社經地位、心理健全度
用戶認真程度: 有多認真想要找對象,並不是越高越好,只是他們很認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交友軟體十年經驗與體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認真雜學與思想,最近認真研究總經的創業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深入評比七款熱門交友軟體,包括Coffee Meets Bagel、Bumble、心交、Tinder、Omi、Pikabu和SOGA。我會分析這些平台的獨特功能、用戶質量和付費選項。如果你和我一樣渴望找到一段長期而穩定的關係,那這篇文章絕對不容錯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交友軟體上的聊天效率,並提供瞭如何提升聊天效率的建議。透過自身建設和自我認知,以及適當的規劃與耐心,可以提升聊天效率。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前一篇分享了交友軟體|聊多久見面、遇見的人、有交往嗎、結果呢? 加上電子報內分享了我喜歡/討厭另一半有什麼特質。收到了各式各樣的回饋跟問! 這篇就用我少少的約會經驗加上跟女生朋友們的無數八卦+經驗交換,分享我整理出來的一些小重點! (注意 ⚠️ 以下都是指第一次喔,第二三四五六次的行動
Thumbnail
總覺得交友軟體這個話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社群討論串裡。 我想分享我(不算多的)交友軟體使用經驗! 概述 我跟另一半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唷!交往4年結婚。 我使用過兩個交友軟體 2018年,Tinder/約使用一個多月 2019年,Wootalk/約使用2天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深入評比七款熱門交友軟體,包括Coffee Meets Bagel、Bumble、心交、Tinder、Omi、Pikabu和SOGA。我會分析這些平台的獨特功能、用戶質量和付費選項。如果你和我一樣渴望找到一段長期而穩定的關係,那這篇文章絕對不容錯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交友軟體上的聊天效率,並提供瞭如何提升聊天效率的建議。透過自身建設和自我認知,以及適當的規劃與耐心,可以提升聊天效率。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前一篇分享了交友軟體|聊多久見面、遇見的人、有交往嗎、結果呢? 加上電子報內分享了我喜歡/討厭另一半有什麼特質。收到了各式各樣的回饋跟問! 這篇就用我少少的約會經驗加上跟女生朋友們的無數八卦+經驗交換,分享我整理出來的一些小重點! (注意 ⚠️ 以下都是指第一次喔,第二三四五六次的行動
Thumbnail
總覺得交友軟體這個話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社群討論串裡。 我想分享我(不算多的)交友軟體使用經驗! 概述 我跟另一半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唷!交往4年結婚。 我使用過兩個交友軟體 2018年,Tinder/約使用一個多月 2019年,Wootalk/約使用2天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