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

關於”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胡適寫給兒子的信》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
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
因為有你的參與,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
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我並不是你的前傳,
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
是與我不同的靈魂;
你並不因我而來,
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

孩子
On Children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

民法 EN

第 1084 條

1.子女應孝敬父母。

2.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8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應如春花的絢麗 前言 華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看韓劇,似乎比華人更甚)。有此觀念後,當然就會有意無意的表現出來,而子女會從你的言行或交談中得知此點…。觀看某視頻,受訪者以身作則照顧自己的母親,希望女兒在她年老時也能仿效此舉。沒想到德籍女兒直接又明白的告訴她:妳老了之後要自己負責喔,我是不會照
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 前言 <吳若權幸福書房>有集節目是在談論商周出版的《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書!有意思的是:此集的留言比其他節目多了近十倍。總共有2298則留言(到111.11.30為止)。而且有的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有數十則之多,表示他的節目令人深有所感;而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是頗得人心。我們先看那兩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前言 2022/11/25 聯合報有篇Lingo寫的名為<難忘那句氣話>的文章,內容大概是說:她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是長媳肩負傳宗接代的壓力,可惜前面幾胎都生女…,或許是因為壓力太大,有天媽媽突然發飆說:「要是沒生你們就好了!」這句氣話從此深烙在
一個頂尖科學家幼年的小故事(當時未保留,有相關資料請告知)。四歲左右的小男生,喝完牛奶後,想幫忙把牛奶放進冰箱,媽媽說太重了,想親自拿去放,小男孩執意不肯。他用力的拿著,搖搖擺擺的走著(因為牛奶實在太重了),然後一個重心不穩,牛奶脫手掉了下去,瓶口蹦開,牛奶灑了一地。他楞在那裡…沒想到,媽媽竟然說:
抖音有個視頻,內容是:有個小男孩把媽媽最心愛的,祖母留給她的古董碗打破了。小男孩慌了,亂了,儍愣愣的看著散落一地的破碗碎片,不知所措(他應該是知道這個碗在媽媽心目中的地位)。小男孩的父親把他把抱上椅子,跟他說:「沒關係,你只是不小心而已,你先坐著不動,我先把它弄乾淨。」掃、擦乾淨後,他問小男孩要怎麼
著名作家黃大米出生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迄今受此影響。受訪時她曾提及得知家裡不讓她升學後,她號啕大哭,並憤而離家出走,她在受訪節目中巨細靡遺的描述出走狀況:如何邊哭邊走到車站,站旁車夫問她怎麼回事?她不知如何回答,也不敢接受人家好意,因此轉身離開車站,走到媽媽工作的場所,覺得環境比較熟悉,因此默默的
生,應如春花的絢麗 前言 華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看韓劇,似乎比華人更甚)。有此觀念後,當然就會有意無意的表現出來,而子女會從你的言行或交談中得知此點…。觀看某視頻,受訪者以身作則照顧自己的母親,希望女兒在她年老時也能仿效此舉。沒想到德籍女兒直接又明白的告訴她:妳老了之後要自己負責喔,我是不會照
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 前言 <吳若權幸福書房>有集節目是在談論商周出版的《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書!有意思的是:此集的留言比其他節目多了近十倍。總共有2298則留言(到111.11.30為止)。而且有的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有數十則之多,表示他的節目令人深有所感;而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是頗得人心。我們先看那兩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前言 2022/11/25 聯合報有篇Lingo寫的名為<難忘那句氣話>的文章,內容大概是說:她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是長媳肩負傳宗接代的壓力,可惜前面幾胎都生女…,或許是因為壓力太大,有天媽媽突然發飆說:「要是沒生你們就好了!」這句氣話從此深烙在
一個頂尖科學家幼年的小故事(當時未保留,有相關資料請告知)。四歲左右的小男生,喝完牛奶後,想幫忙把牛奶放進冰箱,媽媽說太重了,想親自拿去放,小男孩執意不肯。他用力的拿著,搖搖擺擺的走著(因為牛奶實在太重了),然後一個重心不穩,牛奶脫手掉了下去,瓶口蹦開,牛奶灑了一地。他楞在那裡…沒想到,媽媽竟然說:
抖音有個視頻,內容是:有個小男孩把媽媽最心愛的,祖母留給她的古董碗打破了。小男孩慌了,亂了,儍愣愣的看著散落一地的破碗碎片,不知所措(他應該是知道這個碗在媽媽心目中的地位)。小男孩的父親把他把抱上椅子,跟他說:「沒關係,你只是不小心而已,你先坐著不動,我先把它弄乾淨。」掃、擦乾淨後,他問小男孩要怎麼
著名作家黃大米出生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迄今受此影響。受訪時她曾提及得知家裡不讓她升學後,她號啕大哭,並憤而離家出走,她在受訪節目中巨細靡遺的描述出走狀況:如何邊哭邊走到車站,站旁車夫問她怎麼回事?她不知如何回答,也不敢接受人家好意,因此轉身離開車站,走到媽媽工作的場所,覺得環境比較熟悉,因此默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