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行為與壓力之間,真的有緊密的連結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章之研究結果引用自 Liu et al., 2016 之論文)
我們經常在電影、小說中,看到關於自我傷害行為的描述,包含用美工刀劃手、用頭撞牆、放縱並沈迷於酒精中等等。可能生活中的家人、朋友做過類似的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抑或是你曾經或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想了解這些行為。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自我傷害行為,並試著找回健康的身心!

自傷行為?自殺行為?它們有什麼不同?

  • 自傷行為又稱無自殺意圖的自我傷害行為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做出該行為的個體沒有自殺的想法,但是會蓄意地做出傷害自己身體或心理的行為,例如自殘、酒精濫用等等。
  • 自殺意念 (Suicidal Ideation) 則是個體有自殺的想法,但尚未付諸行動,可能會有這些想法:「好像死了也沒關係」、「找不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等等。
  • 自殺企圖 (Suicidal attempt) 則是泛指自殺未遂的行為,即個體過去曾嘗試過自殺。
上述這些概念,與自殺行為相似,卻有一些根本上的相異之處。許多人認為出現自傷行為的個體,是因為他想要自殺或為了自殺才做出該行為,但其實並不然。許多做出自傷行為的人,可能是為了舒緩壓力、引起關注等,有時也能看作是一種求救訊號。

請屏棄這樣的觀念:「自傷者只是為了討關注,他們不會真的自殺。」

研究發現,出現自傷行為者,並不一定有自殺意念,但是自傷行為與自殺相關概念有相當高的重疊之處,也有顯著的高相關。有自傷行為的個體,其自殺的機率比沒有該行為的個體高。因此,請讀者們不要輕忽自傷行為的求救意義,盡可能地協助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生活壓力大,可能增加自傷行為的風險!

日常生活的壓力事件,會引起兩種壓力反應,分別為生理壓力與心理壓力。
  • 生理壓力:人們在壓力狀態下,體內的 HPA 軸(下視丘-垂體-腎上腺)會活化,產生壓力賀爾蒙並損害身體的健康。
  • 心理壓力:人們評估某一事件所帶來的威脅或挑戰,並因此而感到痛苦。
根據學者們分析大量資料,建立了一個自傷行為與生活壓力之間的模型:
Liu et al. (2016)
由上圖可知,長期處在壓力的環境下,會影響人們先天的人格特質、氣質等,進而發展出自傷行為。而日常生活的壓力事件,會調節先天特質與自傷行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若有越多的風險或脆弱因子(容易促成自傷行為的先天特質),則越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的壓力事件觸發,而高度的生活壓力事件也會導致更多的自傷事件。

自傷行為與生活壓力事件之間,其實只有輕~中度的關聯性。

研究發現,自傷行為與壓力之間的關係,並不如預想得高,只有達到統計上輕~中度的相關性。而學者推論了以下兩種可能原因:
  • 調查生活壓力事件時,僅仰賴受試者的記憶,可能因記憶衰退而導致與實際情況不符。
  • 調查時,生活壓力事件的分類過少,導致受試者的選擇受限,可能無法真實分反應其壓力事件的內容。

筆者的觀點

學習如何處理壓力、情緒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主觀的心理壓力是源自於人們對事件的解讀,因此好的情緒因應與調節能力,能促進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另外,釐清自我傷害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讓我們更能夠同理,並且選擇合適的方法提供協助。人們的認知風格、情緒調節能力皆能透過練習而改變,積極改善這些風險因子,以減少自傷行為的發生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Liu, R. T., Cheek, S. M., & Nestor, B. A. (2016).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life stress: 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47, 1–1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是正在就讀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學生,希望將自己對心理學的愛,透過撰寫文章的方式分享給讀者。期待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看見自己的需求,為生活帶來一些正向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活中,經常聽見許多愛狗人士說道「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許多人也常被可愛小動物治癒心情。然而,這句話似乎真有其道理!研究發現,將受過訓練的動物納入心理治療,能夠達到許多正面的效果!
童年時期所受的傷害以及父母的不當對待,可能終其一生成為你的絆腳石,並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然而,我們能否透過後天的努力,擺脫這些童年陰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111年1月所調查的「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甲基安非他命 (methamphetamine) 為台灣最氾濫的毒品,其對於人們的生理、心理皆造成巨大的損害。據調查,戒治甲基安非他命的復發率十分高,可能是源於該藥物對於認知功能的損害,導致成癮者較難控制自己的用藥行為。
青少年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比例越來越高,而我們可以透過兩種路徑,改善青少年的症狀或思考方式,以減緩他們的痛苦感受。
COVID-19至今已經伴隨世界將近三年的時間,我們好似也開始習慣戴口罩的日子。從一開始的膽戰心驚,到現在不得不接受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便。疫情除了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生活中,經常聽見許多愛狗人士說道「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許多人也常被可愛小動物治癒心情。然而,這句話似乎真有其道理!研究發現,將受過訓練的動物納入心理治療,能夠達到許多正面的效果!
童年時期所受的傷害以及父母的不當對待,可能終其一生成為你的絆腳石,並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然而,我們能否透過後天的努力,擺脫這些童年陰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111年1月所調查的「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甲基安非他命 (methamphetamine) 為台灣最氾濫的毒品,其對於人們的生理、心理皆造成巨大的損害。據調查,戒治甲基安非他命的復發率十分高,可能是源於該藥物對於認知功能的損害,導致成癮者較難控制自己的用藥行為。
青少年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比例越來越高,而我們可以透過兩種路徑,改善青少年的症狀或思考方式,以減緩他們的痛苦感受。
COVID-19至今已經伴隨世界將近三年的時間,我們好似也開始習慣戴口罩的日子。從一開始的膽戰心驚,到現在不得不接受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便。疫情除了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