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阿翔老師的事-「食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

2022/12/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關阿翔老師的事-「食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Tsia̍h bah tsia̍h sam-tsân, khuànn-hì khuànn lān-thân.)」
之前有想過要寫這句俗諺,不過在現代實在完全不實用,所以始終沒有寫,剛好最近幾天接連在podcast、youtube以及周圍的人口中聽到「亂彈」或是「亂彈阿翔」(?)的字眼,並且台語常會唸錯,感到這就是天啓呀,那就來寫一下吧。
第一眼看到「亂彈」,可能腦中會浮現小朋友學鋼琴被老師罵:「亂彈!回家都沒有好好練習對不對!?」之類的場景,要注意,它唸成「lān-thân」,不是「luān-tuânn」……但其實跟「亂七八糟的彈」還真的不能說完全沒關係。
「亂彈」其實是源於中國清代,相較於被稱為「雅部」的崑曲,清代出現的眾多戲曲劇種,不論是形式、風格、器樂乃至音律的律制都跟人稱戲曲之母的崑曲不同,這些包含京腔、邦子腔(pang-á-khiunn/邦仔腔)等劇種就被稱為花部,常被認為使用七律制,比崑曲的十二律制音來得不準,所以也被統稱為「亂彈」,換句話說:
「我不是說你在亂彈,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在亂彈。」
當然戲曲發展至今,各自發展自己的特色,絕對不會是「胡亂彈」的「亂彈」。
而在台灣,帶有清代官話特色的戲曲,就是亂彈戲,相對於來自泉州的南管(當時就有南管、南音的講法),主要分佈在台灣中部、北部的亂彈戲就也被稱為「北管」,北管的戲班就是亂彈班、演出的劇就是亂彈戲,不過這是指職業的北管戲班,如果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各種○○軒、○○園、○○社、○○堂等,則是(可能相當專業的)業餘團體,這類組織通稱「子弟館」,演出則稱「子弟戲」(業餘歌仔戲演出也可以稱子弟戲,不過在數量上,最主要還是指北管)。
這句「食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其實主要是一種對比的文學修辭技巧,字面意思是,豬肉中最好吃的就是肥瘦皆有的五花肉(sam-tsân/三層),戲曲裡最好看的就是(北管)亂彈戲,有一種「外行綴人買,內行看布底(Guā-hâng tuè lâng bé, lāi-hâng khuànn pòo-té.)」的驕傲感。
是說現在豬肉貴的是豬兩頰的松阪肉吧。(la̍k-niú-bah∕六兩肉)。
說到北管,當年北管極盛期,宜蘭曾是北管子弟戲的大本營,由於音樂派系之爭,西皮二黃與福祿大打出手,從暴力相向的分類械鬥到鬥智鬥勇的心機算計皆有,也讓宜蘭產生了獨特的一系列與這音樂派系之爭有關的俗諺,這個故事已經在S03EP48〈豆腐刀削番薯皮-宜蘭北管樂派之爭〉裡談過了,有興趣的聽友可以回頭聽聽(猝不及防的自我業配)。
--
※首圖照片為宜蘭目前仍在營運及傳承的漢陽北管樂團〈王英下山〉演出劇照,取自維基百科,採創用授權(CC BY-SA 4.0)標示。
--
【亞特聊聊天Podcast】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前往
亞特聊聊天podcast」,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亞特聊聊天
亞特聊聊天
亞特聊聊天Podcast主理人 目前Podcast頻道主要單元 #台語話故事,是全台語聊天的方式,介紹台灣的民間傳說、在地歷史及風俗民情,希望讓對台語及台灣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在聲音中認識台灣。 方格子的文章未來會優先補完在社群平台上的節目延伸內容,未來則可能加上完整的節目圖文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