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課本,對國中時的我來說,不過是僵化單調的社會結構具現化的物品,摧殘學生的有形工具之一。
雖然對於課本如此厭惡,我國中的成績仍不差,稍微努力便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我並不在乎。我雖然不在乎,我的朋友卻不然。隨著年級推進,課業壓力對多數人越發繁重,我仍然少少的努力,取得不錯的成果,原本在我前面的朋友們卻一個一個落在我後頭,他們眉頭愈加深鎖。我不能明白。他們對讀書毫無熱情可言,個個沒有夢想,前途一片朦朧,卻仍然按著痛苦的自己翻開課本"努力不懈"。我不能明白他們的想法,與他們漸行漸遠。
課本對我來說便是如此可憎的存在。他帶給人們痛苦,剝奪走我身邊同儕們的快樂甚或靈魂。人們痛苦,人們創造施加痛苦的枷鎖,人們使用枷鎖囚禁下一代的靈魂,一代又一代,一代一代一代......痛苦的循環無限往復生生不息。
我對課本的厭惡也有程度之分,其中最討喜的是混在理化裡的地科課本。地科是所有考科裡存在感最薄弱的,同時也是最簡單的,也因此談到自然科時大家往往"物化生"的縮寫著草草帶過,也代表著他帶給人們的痛苦最少。
地科是地球科學的簡稱,而這正是我最不反感的原因。當打開地科課本時,相比文學、社會科學等課本中帶來的濃烈的人類文明色彩,地科課本裡是大地、海洋、天空,以及宇宙。人類與其相比渺小的連塵埃都說不上。人類的膚淺、人類的痛苦、人類的徬徨、人類的弱小無助,相比3000米高的大雪山、10公里深的大海、300公里厚的大氣層、地球、太陽、星系、近乎無窮大的宇宙,已毫無意義,當打開地科課本時,便可讓我暫時逃離令人煩躁不安的現實,忘卻令人作嘔的社會環境。
如今的我也已成為痛苦而"努力不屑"的學生,為了虛無飄渺的價值奮鬥著,地科課本在我眼中也早已失去光彩。我曾想過編纂課本的人是不是一群毫無生氣與熱情的活死人,才有辦法花費心思製造這一本又一本損人心志的課本。
不過現在的我也有別的猜想。或許這些人深知課本有多麼的討厭,所以希望盡自己所能將課本編的盡可能討喜,僅僅一點也好,或許藏在課本角落的美國大峽谷、章首被草草帶過的颱風太空空拍照、幾億光年外的超大質量黑洞想像圖,都是編者們希望能稍稍撫慰被制度囚困的學生們所精心挑選的美麗圖片,都是編者們的溫柔。
如今的我也成為被課本深刻荼毒的一員,深刻感受到課本帶給我的現實與自己的矛盾、痛苦。見識更寬廣的如今的我,被迫直面課本的痛苦時,我打開課本所看的已經不是課本,而是課本幕後更深厚、立體又複雜的種種。課本的痛苦催化我無窮的思考與想像,或許並非真實,或許並非社會所期望,然此乃我與課本之交互作用,此乃我打開課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