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在求心之所安,旁人看來,我太過傻得莫名其妙。」丁典 (金庸 連城訣)
和氏璧的發掘者為什麼不將美玉據為己有?好心獻給國君卻被斷去一足已是悲慘,為什麼還要再獻一次?再失一腿?他在堅持什麼?我們的人生不也常遇到“該不該堅持下去”的理智交戰嗎?
中國歷史上最知名也最傳奇的一塊玉是和氏璧。
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山中發現一塊石頭,沒有X光的時代裡,他獨具慧眼認為這塊不起眼的石頭裡蘊藏著寶玉。
他並沒有將這塊石頭據為己有,反而將之獻給楚厲王。宮廷製玉的工匠卻說這不過是顆普通石頭罷了,不值得打開。楚厲王認為卞和意圖欺騙國君,因此下令把卞和的左腳砍去。
在這裡,我們遇到第一個疑問:為什麼卞和不據為己有?
我個人的推測是,只有皇家才有開石頭的工具與能耐。也就是,他就算留下這顆石頭,也沒辦法打開驗證,只有獻給皇家一途。
楚厲王過世後,楚武王即位。
少了一隻腳的卞和又想把這塊玉石獻給新繼位的武王。然而宮廷玉匠鑑定的結果依然不變,武王因此下令再砍去卞和的右腳。
武王過世後,文王即位,失去雙腳的卞和抱著這塊他認定為寶玉的石頭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不但眼淚哭乾,還哭到流血。新即位的文王聽說此事,深感好奇,派人前去詢問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幹嘛哭成這樣呢?
卞和說:「我不是因為被砍去雙腳而哭,而是因為寶玉被認定是普通的石頭。正直之人卻並認定為騙子,這才是我傷心的原因啊~」
文王聽了此話,決定命令玉匠切開這顆石頭,石頭裡果然是一塊天然的璞玉,文王命人把這塊璞玉精雕細琢唯一塊珍貴的玉璧,並且命名為和氏璧,成為楚國的國寶。
第二個疑問:為什麼卞和這麼執著要把寶玉獻給楚王?
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勾雲紋系璧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我小時候讀到這個故事,認為卞和太傻太天真。
長大後再讀到這個故事,覺得卞和何必那麼堅持要把他認為的好東西獻給國君,挺莫名其妙的。
前幾年跟孩子說這個故事,覺得講不通時,才嘗試站在卞和的角度去想這件事。
才明白,其實就是卞和所說的:「正直之人被當作騙子」,如果他不能證明頑石中有美玉,那他一輩子就是個欺騙國君的無恥之徒,可能還被眾人恥笑,子孫也會被當作是騙子的後代。反之,一旦他能證明石頭中有曠世美玉,才有可能洗刷冤屈,證明自己眼光獨到,也證明王宮御用工匠視物不明,這時候的他才可以翻轉人生。
能看見真實者,卻被視為欺騙者
因此,如果你是卞和,你會不會堅持? 你要不要堅持?
與其污名波及後代,他只能堅持。
當然,這個前提是他能把握賭贏!
否則,萬一打開石頭一無所獲,那他可真成了愚昧之人。
為了名聲,他別無選擇。
但是他憑什麼如此堅定?
我們的人生中,多少也遇到這種“要不要繼續堅持己見”的場合。
無傷大雅者,就乾脆放棄。
大家意見一面倒,我何必當那孤鳥。
兩派爭執不下,我該妥協還是該繼續堅守?
眾人走上錯誤方向,我要尾隨?還是轉身?還是在背後大聲疾呼到被踢出群?
更多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眼光並沒有十分把握,內心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判斷錯誤。“大家都這麼說”、“另人尊敬的前輩也這麼說”、“功績彪炳的領導人也說” 只有我與眾不同,堅持會讓我不合群,更重要的,萬一說服大家採用我的意見,而最後證明我錯了,那怎麼辦?
在人性的掙扎裡,更好奇卞和的勇氣哪裡來?
他到底是傻氣還是勇氣?
只不過,不會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