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展覽】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臺灣旅遊・展覽】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兇神惡煞的神怪、經典的神話角色,搭配金光閃閃的戲服配飾、鮮豔的布景,以及各式特效加持,構成臺灣特有的偶戲藝術「金光布袋戲」。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一直都很喜歡布袋戲,在個人眾多繁雜的雜學史中,偶戲博物館的戲偶操作課程也是其中的一環,甚至還買過戲偶回家練習蒐藏,但塵封於久未整理的記憶箱中…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參觀此展,瞬間喚醒了年輕時的記憶,再次感受布袋戲的獨特魅力,對著身穿精緻服飾的戲偶,還是不禁想說一句:「酷!」。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金光布袋戲特展】

地點: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2/12/31

#布袋戲
#金光布袋戲特展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taiwan/home
【偶希都理 環遊世界~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ri_world/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9會員
2.2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一點香・香工藝與木藝特展】 以「香」為主題的製香工藝,並搭配展出各種香料香粉、木雕展件。 一直以來,「香」給人的印象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常見於寺廟。前幾年推廣「減香」活動,一些重要的寺廟像是行天宮和龍山寺都已減少用香,不得不說減香後,寺廟附近的空氣真的變得清淨許多,是件好事。然而傳統持香習俗深植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一場令人極度缺氧的展覽。 一件由美術館變身的巨型作品。 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以忠泰美術館的空間為基礎共同創造,企圖打破框架,藉由樓梯、天井、氣囊、木作等裝置,將美術館變身為巨型作品,呈現建築與藝術融合的可能性。 進入「現場」,從大廳盤旋而上的天井階梯開始,通往
【芃・日本當代藝術】 2022年10 月正式開幕的藝術空間YANG ARTS,由 Robin 和 Roger Chang 兩兄弟創立。首展以搜羅戰後和當代攝影作品為主的「芃 How lush the world is, how full of things that don’t belong to
【人間系列-美女・2022年朱銘新作展】 「去突破,再造,讓泥塑有再發展的機會,否則已經到瓶頸了,你說要什麼樣子都做了,它就是這樣塑起來後也不能動,我就是一路變化、一路變,給這個泥塑的生命可以再發展。」-藝術家朱銘 高齡85歲的朱銘,最新的創作!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人間系列的作品,也因非常好奇藝術家眼
【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 人們認定的真實,究竟是檔案中的歷史過往,亦或當代藝術下無所遁形的寫照。 正如官網介紹中提到的: 「如果紀實攝影為的是揭露(uncover)真實,那檔案導向就像是以『覆蓋(cover)』作為方法來重新書寫真實;覆蓋,一方面所欲表達的是如同檔案機制一般,將事物歸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
【一點香・香工藝與木藝特展】 以「香」為主題的製香工藝,並搭配展出各種香料香粉、木雕展件。 一直以來,「香」給人的印象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常見於寺廟。前幾年推廣「減香」活動,一些重要的寺廟像是行天宮和龍山寺都已減少用香,不得不說減香後,寺廟附近的空氣真的變得清淨許多,是件好事。然而傳統持香習俗深植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一場令人極度缺氧的展覽。 一件由美術館變身的巨型作品。 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以忠泰美術館的空間為基礎共同創造,企圖打破框架,藉由樓梯、天井、氣囊、木作等裝置,將美術館變身為巨型作品,呈現建築與藝術融合的可能性。 進入「現場」,從大廳盤旋而上的天井階梯開始,通往
【芃・日本當代藝術】 2022年10 月正式開幕的藝術空間YANG ARTS,由 Robin 和 Roger Chang 兩兄弟創立。首展以搜羅戰後和當代攝影作品為主的「芃 How lush the world is, how full of things that don’t belong to
【人間系列-美女・2022年朱銘新作展】 「去突破,再造,讓泥塑有再發展的機會,否則已經到瓶頸了,你說要什麼樣子都做了,它就是這樣塑起來後也不能動,我就是一路變化、一路變,給這個泥塑的生命可以再發展。」-藝術家朱銘 高齡85歲的朱銘,最新的創作!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人間系列的作品,也因非常好奇藝術家眼
【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 人們認定的真實,究竟是檔案中的歷史過往,亦或當代藝術下無所遁形的寫照。 正如官網介紹中提到的: 「如果紀實攝影為的是揭露(uncover)真實,那檔案導向就像是以『覆蓋(cover)』作為方法來重新書寫真實;覆蓋,一方面所欲表達的是如同檔案機制一般,將事物歸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