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詩謎四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體硬殼堅身小巧,無足腹滑綻紅光;時人掌下任隨動,耗子奔波日日忙。XXOOOXX,OOXXXOO;OOXXOOX,XXOOXXO

(2)
薄板長形塊字嵌,輕盈細軟一繩連;雖無口齒說思緒,指代唇舌字字言。XXOOXXO,OOXXXOO;OOXXOOX,XXOOXXO

(3)
圖文幻影藏框裡,送電邀催乃現形;總為虛實傷兩眼,何妨坦率放空迎。OOXXOOX,XXOOXXO;XXOOOXX,OOXXXOO

(4)
機關細緻入方箱,甸甸沉沉鐵甲裝;莫道精奇比鬼斧,如無配件不能忙。OOXXXOO,XXOOXXO;XXOOOXX,OOXXXOO


這些東西都和電腦有關。第三題謎底是電腦螢幕,但不限CRT或LCD。

這些詩謎是誰寫的?當然是我寫的啦,哈哈~

我有一陣子很愛看紅樓夢,書中人物所做的元宵燈謎謎底,都跟他們後來的命運有關,像是賈探春所做的謎題答案是風箏,風箏線一斷,象徵她遠嫁他鄉的結局,雖然都是無奈的結果,卻蘊含了許多小說文字的藝術之美...

每次都是林黛玉當主打...

每次都是林黛玉當主打...

如果國文教育,把古詩詞這樣運用拿來教學,不是比單純的背誦古文有趣的多嗎?

都說以前台灣是打罵教育,還好我的國中國文老師不是那種少一分打一下的類型,她叫做李淑美,她上課很有趣,至少我覺得她很努力,因為她不會只教課本上的東西,她會提到很多課外的國文小知識,像是對聯啊,還有一些中國野史的部分,想想如果都只講正史,那多無趣,後來事隔20多年,我跑回母校找老師,她還記得我,只是忘了我的名字了,我當時應該準備一些禮物才對的,兩手空空真是汗顏,現在教我們那一屆的老師,幾乎都提早退休了,我很謝謝她沒有讓我對國學造成排斥的心理障礙。

我國高中國文成績如何啊,就還好,因為我不是那種成績頂尖的學生,至少國文不算很差啦,但是大學聯考的選擇題,我就敗得很慘,都靠作文拿分數,因為作文沒有陷阱題,只要能夠寫出一點內容,分數應該不會太差,但重點不在於我以前怎樣怎樣,重點是若我能用文字在這裡留下一些什麼值得紀念的內容,那才是值得開心 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聯考的國文試題無法真正測出考生程度,根本失敗。
二宮hikaru-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7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所以他著有東籬樂府....? (東籬樂府是馬致遠寫的,哈哈!我太佩服出題老師的頭腦了)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2/12/17
這幾個詩謎寫得太厲害了,二宮的文學造詣真的是很強悍。 我一直覺得加入方格子這階段,自己就像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到文字世界探索各位創作者的經歷與能耐,每回都看到目瞪,也心滿期待每個下一次的驚奇!!
二宮hikaru-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7
雖無"吻頸"交,卻有"忘績"友!!~哈哈(忘掉那些點閱率的業績吧) 謝謝你啊,因為交友是進入文藝世界最快的方法,國文教育總是灌輸我們一堆東西,等自己大到一定歲數經歷過了,才能體會古人當時筆下的心情...。 我跟你說劉姥姥她後來怎樣了,大家都認為她只是紅樓裡的甘草人物,但是她是鳳姐重要的貴人,賈府家道中落之後,鳳姐女兒巧姐被推入火坑,是她把鳳姐女兒解救出來,當鳳姐得知女兒獲救之後,才放心歸西...。因為鳳姐當年接濟過劉姥姥,這是她給自己累積的福報所留下的餘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野口夏-avatar-img
2022/12/16
文末說得極好。 當然前面提紅樓元宵燈謎暗喻結局之事亦有趣,令我也回想了一番。想到的是賈元春出的爆竹,一束煙花,道盡賈府燦爛後終將煙消雲散的命運。
二宮hikaru-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7
不愧是小夏,真的是方格女文豪啊!~我很喜歡賈惜春的謎底佛海明燈,那種情境是看破紅塵之後的一種昇華之美...也期待你能寫出更多浪漫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末冰-avatar-img
2022/12/16
1.滑鼠 ,2.鍵盤,4.主機 不過二宮的提示也太明顯了......😆
二宮hikaru-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7
哈哈~所以很多人都不猜了吧?這個是做好玩的,當作是生活中的小調劑,現在主機也不多了,可能是因為筆電越來越便宜,穩定度也越來越好,散熱問題解決了,成本壓低了,桌機市場就只剩下公司行號與大企業了吧 我想起華碩的eeePC那一波也讓他們賺了不少,電子業就是這樣進步汰換速度很快
零-avatar-img
2022/12/16
原來是電子產品...不小心想歪...
二宮hikaru-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7
想到什麼了呢??那我出題囉!! 小蛇無骨軟趴趴,遇上刺激硬邦邦,尋到一處水濂洞,鑽進鑽出洗香香~ (這是疊字之美)
avatar-img
星點守宮
202會員
530內容數
隨緣
星點守宮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The shooting star
Thumbnail
2025/04/27
The shooting star
Thumbnail
2025/04/18
最近系統好像不太穩定,那麼我發一些未曾公開的文章吧
Thumbnail
2025/04/18
最近系統好像不太穩定,那麼我發一些未曾公開的文章吧
Thumbnail
2025/04/17
2025/04/17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和先生隨口聊起李商隱的名詩《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然已惘然。」 《錦瑟》華麗迷離,代代傳頌,不過到底說了什麼? 首先是詩題,雖名錦瑟,實為無題,錦瑟只是起首二字,全詩亦非歌詠錦瑟。李商隱寫
Thumbnail
和先生隨口聊起李商隱的名詩《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然已惘然。」 《錦瑟》華麗迷離,代代傳頌,不過到底說了什麼? 首先是詩題,雖名錦瑟,實為無題,錦瑟只是起首二字,全詩亦非歌詠錦瑟。李商隱寫
Thumbnail
某元宵⋯⋯
Thumbnail
某元宵⋯⋯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 書的封面提字深深的吸引著我: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對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我,閱讀不是一件難事。 可是,如同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曾說過的:「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那天看紅樓夢,某段黛玉想到西廂記:「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我猛然解決了多年來的一個疑惑。
Thumbnail
那天看紅樓夢,某段黛玉想到西廂記:「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我猛然解決了多年來的一個疑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