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薇若妮卡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雙生是偶然抑或是宿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奇士勞斯基導演經典作品《雙面薇若妮卡》描述生命相似卻未曾相識的兩位薇若妮卡。位於波蘭和法國的她們,擁有相同的面貌,一樣熱愛音樂,雖未曾謀面卻能感受對方的存在,她們有如雙生一般地存在於世界上。

電影沒有以平行時空、交叉敘事的方式去呈現兩位薇若妮卡相似性,卻以波蘭的薇若妮卡為始去進行情節發展。波蘭薇若妮卡不顧大雨滂沱,仍在陣陣的雨水中大聲熱唱,她懷有音樂天賦,積極追尋夢想,也在一次偶然中參觀音樂演出的排練,被音樂指導老師欣賞,甚至爭取到演出機會,但在追求熱愛的音樂道路中,身體卻成為了她的限制,唱到高音之時,薇若妮卡的食指緊纏繩子,每當越賣力的歌唱,繩子就越緊地纏繞指頭,耗盡每一分力氣直到完成表演。然而,第一次的大型登台演出之際,薇若妮卡就此殞落在她熱愛的音樂之中。而後故事線即轉向法國薇若妮卡的生活,身在法國的薇若妮卡放棄歌唱,去學校當一位平凡的音樂老師,她彷彿延續波蘭薇若妮卡未完成的生命旅程,產生出生死界線的模糊感。

raw-image

「我有一種感覺,好像我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孤單一個人」波蘭薇若妮卡向父親道出。法國的薇若妮卡也說著類似的話:「我覺得自己好像同時活在兩個地方,總該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兩人生活軌跡的相似性,在恍惚之間也感受到生命不是孤獨的,靈魂上的相通使孤獨二字隔絕在她們之外,或許靈魂真的擁有靈性?在這兩位為薇若妮卡心中仍是存有疑問的。

法國的薇若妮卡意識到「消失」的兩次極大情緒哀傷都伴隨著性愛。第一次在波蘭的薇若妮卡正舉行逝世的蓋土儀式之際,法國的薇若妮卡卻在性愛中悲從中來。第二次則是在沖洗照片中發現世界上另一個自己,法國薇若妮卡開始湧上巨大的悲傷,但在悲傷之中性愛行為也隨之而來。愛與痛苦的相伴相生,身軀和靈魂的生與死,赤裸地直擊生命的本質,透過兩種極端且強烈的生命感受讓觀影者深入兩位薇若妮卡此刻的生命體會,一同陷入難以言喻的悲傷與高潮。此外,自從波蘭薇若妮卡過世後,法國薇若妮卡所感知的孤獨都是一種無來由的抽象感受,但當她看到底片中波蘭薇若妮卡的那一刻,所有的感受化作具體的真實,原來生命的靈性是真正存在。

raw-image

劇情中的偶人是本片極重要的象徵。操偶演出與波蘭薇若妮卡的生命經歷不謀而合,她們一同為熱愛的事物燃燒自己直至死亡。並且劇情安排不是由法國的薇若妮卡自己發現照片中世界上另一個自己,而是操偶師發現照片中另一個波蘭的薇若妮卡,操偶師以上帝之姿操控著人偶的行為舉止,真正的上帝何不也操控著兩個薇若妮卡的命運,在此也成了某種寓意的展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語 movie.murmurmur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Thumbnail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Thumbnail
奇士勞斯基導演經典作品《雙面薇若妮卡》描述生命相似卻未曾相識的兩位薇若妮卡。位於波蘭和法國的她們,擁有相同的面貌,一樣熱愛音樂,雖未曾謀面卻能感受對方的存在,她們有如雙生一般地存在於世界上。電影沒有以平行時空、交叉敘事的方式去呈現兩位薇若妮卡相似性,卻以波蘭的薇若妮卡為始去進行情節發展。
Thumbnail
奇士勞斯基導演經典作品《雙面薇若妮卡》描述生命相似卻未曾相識的兩位薇若妮卡。位於波蘭和法國的她們,擁有相同的面貌,一樣熱愛音樂,雖未曾謀面卻能感受對方的存在,她們有如雙生一般地存在於世界上。電影沒有以平行時空、交叉敘事的方式去呈現兩位薇若妮卡相似性,卻以波蘭的薇若妮卡為始去進行情節發展。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定定看著你的微笑,望進你內心的酸楚,年紀愈來愈大,卻無法忘記心中的小女孩,她還沒長大,永遠躲在幻想中,在現實生活中,她無處可去。 你從小太早熟,太獨立,一個人孤單地長大,小心走過周遭的地雷,踏錯一步,粉身碎骨,沒有放肆的本錢。 不知道為什麼,見到你總是會讓我想起那些我本來藏得很好的苦痛,又回到無依無
Thumbnail
定定看著你的微笑,望進你內心的酸楚,年紀愈來愈大,卻無法忘記心中的小女孩,她還沒長大,永遠躲在幻想中,在現實生活中,她無處可去。 你從小太早熟,太獨立,一個人孤單地長大,小心走過周遭的地雷,踏錯一步,粉身碎骨,沒有放肆的本錢。 不知道為什麼,見到你總是會讓我想起那些我本來藏得很好的苦痛,又回到無依無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薇若妮卡又接著敘述:「因爲我們都是被教導要去愛、去接受、去尋求圓滑的處理方式,在避免衝突中成長。」因此,不敢和本性對抗、放棄挖掘住在心中數以百計其他的自己,選擇了壓抑內心潛藏的渴望當個「正常人」,然後一點一點的丟失了自己。 只是,如果有一天,知道自己的生命剩沒多少時間了,你還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嗎?
Thumbnail
薇若妮卡又接著敘述:「因爲我們都是被教導要去愛、去接受、去尋求圓滑的處理方式,在避免衝突中成長。」因此,不敢和本性對抗、放棄挖掘住在心中數以百計其他的自己,選擇了壓抑內心潛藏的渴望當個「正常人」,然後一點一點的丟失了自己。 只是,如果有一天,知道自己的生命剩沒多少時間了,你還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