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展覽重點書|羅荷《Sound of Silen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第一頁是四格漫畫。

對折信紙,再對折,放入信封,最後封緘。

raw-image

於是你知道,要用等量的珍愛(甚至憂懼)捧起、翻開這本書,才能完好取出羅荷自一八年開始封存的一顆顆時間膠囊,不讓它漏出一粒沙,或半截回音。

書面體過濾意念的雜質,信封遮蔽信件外的空氣。信,是割捨和留存的產物──那麼羅荷描繪的精神原鄉無疑是信件性的吧。第四頁的耳機少女看完書,起身伸了個懶腰,接著展開一連串的漫遊。那是闔上書後發生的事嗎?或者那是在補敘她的閱讀體驗?我們無法從作品本身得知。

raw-image

唯一確定的是,少女置身的種種場景,幾乎都和她不成比例地巨大。那象徵了「世界」與「少女」的力量懸殊嗎?在我看來,那更像是刻意逆轉幼兒與微縮模型、與玩具的大小比例。省略化、愉悅化世界內容物所得的玩具,是幼兒收到的第一封信。想像自己縮小、進入其中玩耍,是開封的方法。

raw-image

而羅荷不僅在作品中留存這種幻想性嬉戲的原始體感,不僅琢磨一種可再現糖果屋而非真實世界的造型質地,她也對「一人讀信」的孤獨具備高度自覺,不但不予以排除,反而拿這孤獨去造自己的信紙:池塘裡的微小荷花與浮雲倒影,屋簷上一公釐大的鳥,公寓頂樓的雜草,彷彿掩入霧中的植物……初期,她在上頭什麼也沒寫,直接對折信紙,再對折,放入信封,封緘,寄到我們手中。後來,她稍稍拉近我們和少女的距離,畫出了〈許願池〉、(未收錄於本書的)〈禮物〉等漫畫,在最新一篇〈雪女〉甚至跨入了奇譚的領域之中。

raw-image
raw-image


動畫MV〈兔子洞〉則讓她同時留下了「書面體」和「信紙」式的表現。動畫本身帶領我們踏上《愛麗絲夢遊仙境》式的迷途,穿梭於各種甜美神秘的時空,不過她也同時將動畫中種種異界(在動畫中只是一閃即過的背景)的寂寥遺跡畫成了單幅鉛筆畫。後者中的少女再度化為渺小的存在,匍匐於沙漠大的沙坑、一整座城市大的積木堆,奔跑於玩具箱構築的王國中,帶領讀者前往「想像」的盡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上述羅荷近期創作階段的重要畫作(也是本次主要展覽作品)外,這本畫冊還收錄了受邀創作的插畫、小品彩色畫作、裝飾性小物件的習作,甚至還有記錄生活感觸的極短篇漫畫。非常羨慕因此這次展覽或這本書才接觸羅荷的新朋友,你們可以一次拆開這麼多信,足以轉寄給昨天的、明天的自己。

raw-image

|作者簡介|

羅荷He Lo

1995年生於台灣,為一名插畫、漫畫、2D動畫作者。

時常以手繪及幾何勻稱的構圖特質描繪時間、記憶、生活的塵埃以及奇特的世界觀。

曾以短篇漫畫《禮物》獲第八回鳥取國際漫畫競賽優秀賞、音樂動畫《兔子洞》獲第二十五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組評審推薦、東京國際動畫影展等國際獎項。

獨立出版書籍有《禮物》、《Sound of Silence》。

IG:hollylo33124

FB:hollylo66


|書籍規格|

尺寸:A5精裝

頁數:88頁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網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77會員
314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世界上有很多寶盒,而你無法開完所有的寶盒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動畫,叫做蜂蜜四葉草還是蜂蜜幸運草。其中有個少女曾經形容說創作藝術有點像是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寶盒,但仍然有一堆寶盒留在那裏等待開啟。 ----其實我不太記得細節,只是大概講我印象深刻的點,所以或許連作品都搞錯也說不定。總之,我想說的是,那
Thumbnail
世界上有很多寶盒,而你無法開完所有的寶盒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動畫,叫做蜂蜜四葉草還是蜂蜜幸運草。其中有個少女曾經形容說創作藝術有點像是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寶盒,但仍然有一堆寶盒留在那裏等待開啟。 ----其實我不太記得細節,只是大概講我印象深刻的點,所以或許連作品都搞錯也說不定。總之,我想說的是,那
Thumbnail
《惡之書》主角為一個小女孩,他自己一個人踏尋了很多地方,像是房間、叢林,而不變的是身旁一直有一些看似空洞無神的玩具們。文字以這本《惡之書》為視角來述說它知道這世界上最邪惡的事情,搭配上小女孩不斷尋求「甚麼」的過程,玩具無表情的看著小女孩,神秘而急於探索(或是逃脫)的感覺,令人害怕卻也深陷其中。
Thumbnail
《惡之書》主角為一個小女孩,他自己一個人踏尋了很多地方,像是房間、叢林,而不變的是身旁一直有一些看似空洞無神的玩具們。文字以這本《惡之書》為視角來述說它知道這世界上最邪惡的事情,搭配上小女孩不斷尋求「甚麼」的過程,玩具無表情的看著小女孩,神秘而急於探索(或是逃脫)的感覺,令人害怕卻也深陷其中。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看完「山茶花文具店」有感,分享一個手寫情書的故事。今天,你想開誰的心鎖呢?
Thumbnail
看完「山茶花文具店」有感,分享一個手寫情書的故事。今天,你想開誰的心鎖呢?
Thumbnail
若昕在分享了幾個新版《小班》的設計巧思,除了要發展成系列書的用色考量和內頁的局部亮P,新版書封還採用了「挖洞設計」,模擬出「樹洞」效果,讓整本繪本更為俏皮吸睛。藉由這個契機,以「洞」作為選書指標去觀察童里現貨書,發現了別有「洞」天的繪本樂趣。
Thumbnail
若昕在分享了幾個新版《小班》的設計巧思,除了要發展成系列書的用色考量和內頁的局部亮P,新版書封還採用了「挖洞設計」,模擬出「樹洞」效果,讓整本繪本更為俏皮吸睛。藉由這個契機,以「洞」作為選書指標去觀察童里現貨書,發現了別有「洞」天的繪本樂趣。
Thumbnail
羅荷畫集介紹: 第一頁是四格漫畫。 對折信紙,再對折,放入信封,最後封緘。 於是你知道,要用等量的珍愛(甚至憂懼)捧起、翻開這本書,才能完好取出羅荷自一八年開始封存的一顆顆時間膠囊,不讓它漏出一粒沙,或半截回音......
Thumbnail
羅荷畫集介紹: 第一頁是四格漫畫。 對折信紙,再對折,放入信封,最後封緘。 於是你知道,要用等量的珍愛(甚至憂懼)捧起、翻開這本書,才能完好取出羅荷自一八年開始封存的一顆顆時間膠囊,不讓它漏出一粒沙,或半截回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