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安保戰略 凸顯台灣安全的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為四面環海、具有天然屏障的島嶼國家,但也是全球唯一遭到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具有強大軍事力「三面包圍」的國家。近年上述威權國家尤其是中國對日本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因而有必要對國安戰略大幅修改,並於未來五年擴增國防經費,提升防衛力量及增強對敵人的嚇阻能力,就成為日本當前的重要國家戰略目標。

岸田政府十二月十六日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等安保三項文件,內容載明未來日本將擁有可攻擊敵方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二○二六年度起將陸續部署美製「戰斧」遠程巡航彈彈,這是二戰後日本安全保障政策的大轉變;新版亦指出,對於中國擴大試圖片面改變現狀一事,日本強烈反對,尤其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軍事行動頻繁,國際社會對此憂慮急速升高。《讀賣新聞》亦報導,遭中國強化軍事施壓的台灣,日本政府認為「是共享基本價值觀的極為重要夥伴及友人」。

近年來兩岸軍事平衡,明顯朝向對中國有利,一旦台灣遭到侵略,日本國家安全亦將受到威脅。今年八月中國實施大規模「圍台」的海空聯合軍演,並發射飛彈進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此事件發生後,日本前防衛大臣岸信夫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日本距離台灣很近,沖繩縣的與那國島更是近在咫尺,一旦台灣被中國侵犯,日本不僅會被捲入,而且很可能被當成踏板及挺進的跳板,因此日本有必要主動作為並確實與美國進行協商。

日本去年公布的《防衛白皮書》曾首次指出台灣安全的重要性,強調中共軍機已常態化在台灣周邊巡弋,此相關作為不僅影響日本安全,更衝擊國際社會穩定,日本必須提高警覺和有所應對;白皮書也說,為落實跨領域作戰能力,日本除將強化飛彈防禦及「防區外防衛能力」,也將新造兩艘神盾艦及開發「遙攻飛彈」(Stand-Off Missile)與強化西南諸島的防衛能力,嚇阻中共軍事擴張。

此次日本政府通過修改後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等三份文件,不只突破了「專守防衛」原則,並將使自衛隊的出兵有其「自主性」,未來與盟軍聯合作戰也更有其「正當性」。

近來台海局勢緊張、北韓飛彈威脅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皆讓日本感到不安,尤其「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是不可輕忽的問題。為了防範及因應上述險峻情勢,日本政府決定透過新安保戰略來擴大自衛隊的功能;如此戰略作法,除能使日本發揮更大國際影響力,未來在台海及印太區域也能與美、台等民主夥伴合作,共同扮演維護區域和平的重要軍事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3會員
79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2025/04/30
世界先進民主國家在國防組織轉型與軍事事務變革中,都非常重視軍事人才與國防文官的培養。  因此我國國防部未來對於軍事人員或文職人員的培育、養成、運用,也必須要有前瞻性想法和革新作為。  「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文官」的運用效益顯然不若預期,不論是文官的訓練培養、功能發揮、未來發展等
Thumbnail
2025/04/30
世界先進民主國家在國防組織轉型與軍事事務變革中,都非常重視軍事人才與國防文官的培養。  因此我國國防部未來對於軍事人員或文職人員的培育、養成、運用,也必須要有前瞻性想法和革新作為。  「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文官」的運用效益顯然不若預期,不論是文官的訓練培養、功能發揮、未來發展等
Thumbnail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日本日前公布最新版「防衛白皮書」聚焦台海安全,對中國軍事動向的警戒升級,稱為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白皮書指出,共軍已跨越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並在日本周邊活動更為頻繁,對台灣的武力施壓也有提高趨勢。以上內容說明了,一旦台灣遭到侵略,日本國家安全亦將受到威脅。
Thumbnail
日本日前公布最新版「防衛白皮書」聚焦台海安全,對中國軍事動向的警戒升級,稱為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白皮書指出,共軍已跨越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並在日本周邊活動更為頻繁,對台灣的武力施壓也有提高趨勢。以上內容說明了,一旦台灣遭到侵略,日本國家安全亦將受到威脅。
Thumbnail
是說中國與俄羅斯又將在日本海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雙方各自出動了空軍戰機與海軍艦艇,劍指日本的意圖非常明確。而這次的聯合軍事演習,距離上次中俄兩國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才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可說中俄兩國的聯合軍事演習,已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同時中國或俄羅斯的海軍艦艇,也不時出現在日本周邊海域....
Thumbnail
是說中國與俄羅斯又將在日本海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雙方各自出動了空軍戰機與海軍艦艇,劍指日本的意圖非常明確。而這次的聯合軍事演習,距離上次中俄兩國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才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可說中俄兩國的聯合軍事演習,已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同時中國或俄羅斯的海軍艦艇,也不時出現在日本周邊海域....
Thumbnail
美日外交、國防「2+2」會談、領袖峰會接連登場,搭配上先前日本公布的新版安保三文件,這不僅是美日聯手應對中國展開的新戰略,也是印太安全的重大發展。
Thumbnail
美日外交、國防「2+2」會談、領袖峰會接連登場,搭配上先前日本公布的新版安保三文件,這不僅是美日聯手應對中國展開的新戰略,也是印太安全的重大發展。
Thumbnail
日本為四面環海、具有天然屏障的島嶼國家,但也是全球唯一遭到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具有強大軍事力「三面包圍」的國家。近年上述威權國家尤其是中國對日本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因而有必要對國安戰略大幅修改,並於未來五年擴增國防經費,提升防衛力量及增強對敵人的嚇阻能力,就成為日本當前的重要國家戰略目標。
Thumbnail
日本為四面環海、具有天然屏障的島嶼國家,但也是全球唯一遭到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具有強大軍事力「三面包圍」的國家。近年上述威權國家尤其是中國對日本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因而有必要對國安戰略大幅修改,並於未來五年擴增國防經費,提升防衛力量及增強對敵人的嚇阻能力,就成為日本當前的重要國家戰略目標。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近來在北韓頻頻試射飛彈的挑釁下,東北亞局勢緊張。南韓聯合參謀本部(JCS)二○二二年十月十七日起,聯合陸、海、空軍,與美國共同展開年度大規模的「護國」軍事演習,嚇阻北韓的可能侵略,維繫區域安全與穩定。朝鮮半島若爆發戰爭,不論是南北韓雙方開戰,或美日兩國與北韓開戰,對台灣而言雖會有戰略風險的存在。
Thumbnail
近來在北韓頻頻試射飛彈的挑釁下,東北亞局勢緊張。南韓聯合參謀本部(JCS)二○二二年十月十七日起,聯合陸、海、空軍,與美國共同展開年度大規模的「護國」軍事演習,嚇阻北韓的可能侵略,維繫區域安全與穩定。朝鮮半島若爆發戰爭,不論是南北韓雙方開戰,或美日兩國與北韓開戰,對台灣而言雖會有戰略風險的存在。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