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四十集講述康熙時期治水的「天下長河」,網路上評價甚好,個人認為是值得一看的劇。單就故事面言,雖然有與史實不一之處,但戲劇上的安排更能洞燭人心。劇情緊湊,人物描寫深刻,因此認識了歷史上少被提及的治水英雄,陳潢與靳輔。康熙與眾大臣間的點滴,更是映照在職場,原來古今皆然。
- 你其實只是棋子,不是千里馬 -
康熙為了治水,破格任用陳潢與靳輔,力排眾議,甚至拿出私房錢力挺,這二位感動地鞠躬盡瘁,以為遇到了明君、伯樂。前朝潘季訓無法治理黃河就是出在沒有好長官相挺。康熙與這二位確實有過段相知相惜,共同打拼的時期。但之後康熙為了邊境戰事,在治河上不想採取陳潢靳輔的策略,以Top Down方式要求二位接受他的指示,又計畫藉此事打擊近臣明珠。康熙怎會不知陳潢靳輔脾性,還含淚憤慨的責問「為何攀附明珠」,真叫人心冷。想想在職場上也相去不遠。曾經以為自己是千里馬遇到伯樂,其實都只是老闆手中的一顆棋子。
面對官場及皇帝,陳潢也是幾次心灰意冷。靳輔勸他我們想做的是治河利民生的百年大計,不是做一朝的官。只要可以實現治河理想,不要為爛人爛事糾結,做個棋子何妨?應當為自己心中目標努力,而不是為伯樂努力。
- 「專業」在「權勢」之前毫無地位 -
不尊重專業竟是古今皆然。在挖掘下河一事上,康熙不懂治水,加上有心人士的煽動,雖派人實地查訪,工部大臣的意見同靳輔,但有鄉村野夫持不同意見,其實康熙心中結論早定,只是在找支持自己的理由。陳潢靳輔知道此事影響深遠,抗旨不遵,皇帝面子上過不去,只能降罪二人。典型的不尊重專業經理人。
皇帝私下跟靳輔說,你認個錯,我還保你做官。看到這也不禁想,如果當時靳輔先順著皇帝意思做,之後再慢慢勸說皇帝,說不定未來二人還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繼續治水,而非抑鬱抱終,只是這二人終不忍犧牲沿河百姓生命。還好放到現代,經理人偋棄專業依著老闆意見做事,頂多是虧損,股東少賺錢。
沒了陳潢靳輔,康熙派于振甲治水,結果造成更大災難。只要皇帝要用你,專業與否不是重點。康熙啟用徐乾學為刑部尚書時,與康熙的幾場戲,顯示出皇帝不是看中徐乾學的辦案能力,而是聽話、懂上意。
- 「換牌」是職場必然 -
康熙自幼稱帝以來,先有鰲拜等輔政大臣,後有明珠索額圖黨派,無人會治水,滿朝官員看似齊整,但皇帝要用人時就是無人可用。康熙自己在體制外找,在漢人中找會治水之人。在南書房只有索額圖與明珠二人,又找來高士奇打破平衡。
人相處久了,難免有感情,會偏愛,會容忍。而臣子在位子上待久了,難免依習慣做事,缺乏積極與創新。看官員們在三藩及台灣議題上的態度可見一般。滿人長於馬背,何苦為了蕞爾小島打海戰?皇上的政策會因為老臣難施行。康熙要制裁明珠時,延用徐乾學與于振甲等。是老臣們看不起的人物,沒才學,沒能力,但是皇帝就是要用,才不會受制於舊大臣們。孝莊太后告訴康熙要『心狠手辣』,用帝王之術御人,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天下之大,人才之多,不必憂慮沒有人才,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才自然會讓自己成才。所以,不要怕換牌。
現代職場亦然,所以空降部隊時有所聞,不時的換牌,放入鯰魚,改變一下生態。換上來的人或許才能不及你,無需糾結,亦無須自慚自愧。老闆說要換就是要換,不用為老闆擔心找到爛人。亦不要過於質疑自己,失去自信。
- 職場忌仁慈 -
于振甲在劇中是個讓人討厭的清廉官,重個人名聲。在靳輔陳潢為救三省百姓,決定炸堤淹沒桃源縣,放小救大。于振甲卻帶民眾護堤。桃源縣是保住了,但是三個省被大水淹沒。在過程中,靳輔曾請出王令命旗,可以先斬後奏。靳輔卻狠不下心殺于振甲,他珍惜于振甲的清廉,希望為朝廷留下一個好官。結果就是自己帶枷二年承擔治水失敗的過錯,于振甲被康熙派去賑災贖罪,卻是官位高升。
照理說,靳輔對于振甲是不殺之恩,于振甲卻沒有報恩行徑。在陳潢靳輔被冤攀附明珠一黨,出售淤田貪腐,不但沒有查明真相,還人云亦云的認定二人不法。有一場陳潢與靳輔坐囚車到京師,剛好于振甲大官出城,意氣風發的排場,充滿諷刺。
最近值年終打考績時間,有位主管不滿某員工表現,錯誤百出,消極怠工,還會衝撞他人,真的想給不予留用的評語,最後婦人之仁,想著不景氣難找工作,忍住了。結果該員工並不感激主管,持續出包讓該主管疲於收拾,累死自己。在這個殺戮職場,想保有一點仁慈之心,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看完本劇,深嘆在歷史長河中,眾人雖過著不同的生活,所面對的最終都一樣,利己或利他而已。好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