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與惡相處,常常懷疑自身問題,自責檢討自己,偶爾討厭自己,當看清事件本質,惡人不過也是人,它們會裝腔作勢罷了,大聲、憤怒,也是它們在害怕,在焦慮,所以與惡相處,保有善念,也覺得它們好可憐,面對坦然處理,堅信莫因惡小而為之,莫因善小而不為。
avatar-img
9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他人對自己不友善,應心存感恩並從中學習,將別人的惡心轉為自己的善念,讓自己的智慧藉此能夠成長。而不是去跟別人爭執,起衝突只會把別人的敵意再擴大,並沒辦法解決事情,反而會使事態更加嚴重。 靜下心來用心去觀察,瞭解正在作祟的私心,其實就會發現自己的堅持,完全只是無意義的執著。讓
「有些人,很壞又很膽小。 他們不敢正大光明地幹壞事, 就利用你臉皮薄這一點來欺負你, 你生氣還用道德綁架你,以達到他們內心陰暗的目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劣根性吧! 殺人放火,不敢,作姦犯科,不敢 但若是,占點別人的便宜,卻無不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與人起磨擦了,就像衣服起毛
Thumbnail
兒時背誦過的「人之初、性本善」,一直到我接觸哲學後選擇相信「人性向善」,再延伸觸角到有些學派提倡「有智慧的人不會因大多數的惡而動氣」。這些智慧名言都使我在人生階段中選擇較為善良的活著,視生命為最高,精神和自由為次、財富金錢為最低。 有時候,我不禁質疑自己的使命,是否沒有好好影響身邊的人,讓自己的善能
想過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嗎?是個小氣的人?還是大方的人?長大後知道事情總不是黑白分明那麼簡單,太多模糊空間、灰色地帶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4】盤點自己的惡;盤點自己的善。|《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22 完整正片開始~
Thumbnail
身為被害人,有機會為自己所受的委曲討回公道時,為何我會如此難以抉擇呢? 「如果我原諒他,但事後被找麻煩、清算,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麼樣的下場。」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所提及的善是對自己有好處,而惡則是對自己沒有好處。 / 但是因為以上的文字,令我暫時停止思考「自己是善?是惡」的問題? / 因為我得到任何一個答案都會去否認 「你太善良了」「不是的,我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那麼你是個壞人」「我不是一個壞人」 - 但是不好的定義是什
Thumbnail
托爾金在他的書中編織了宗教主題,其中之一就是精靈和人類的「墮落」本質,其中隱藏著深奧的含義或真理。
Thumbnail
託爾金(Tolkien)在《魔戒》中所描繪的善惡觀不僅停留在「善者善人、惡者惡人」的表層,正如他說,沒有絕對的邪惡。這一點在故事中由託爾金通過各種角色的展示直接反饋,並帶出深層的哲學意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他人對自己不友善,應心存感恩並從中學習,將別人的惡心轉為自己的善念,讓自己的智慧藉此能夠成長。而不是去跟別人爭執,起衝突只會把別人的敵意再擴大,並沒辦法解決事情,反而會使事態更加嚴重。 靜下心來用心去觀察,瞭解正在作祟的私心,其實就會發現自己的堅持,完全只是無意義的執著。讓
「有些人,很壞又很膽小。 他們不敢正大光明地幹壞事, 就利用你臉皮薄這一點來欺負你, 你生氣還用道德綁架你,以達到他們內心陰暗的目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劣根性吧! 殺人放火,不敢,作姦犯科,不敢 但若是,占點別人的便宜,卻無不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與人起磨擦了,就像衣服起毛
Thumbnail
兒時背誦過的「人之初、性本善」,一直到我接觸哲學後選擇相信「人性向善」,再延伸觸角到有些學派提倡「有智慧的人不會因大多數的惡而動氣」。這些智慧名言都使我在人生階段中選擇較為善良的活著,視生命為最高,精神和自由為次、財富金錢為最低。 有時候,我不禁質疑自己的使命,是否沒有好好影響身邊的人,讓自己的善能
想過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嗎?是個小氣的人?還是大方的人?長大後知道事情總不是黑白分明那麼簡單,太多模糊空間、灰色地帶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4】盤點自己的惡;盤點自己的善。|《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22 完整正片開始~
Thumbnail
身為被害人,有機會為自己所受的委曲討回公道時,為何我會如此難以抉擇呢? 「如果我原諒他,但事後被找麻煩、清算,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麼樣的下場。」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所提及的善是對自己有好處,而惡則是對自己沒有好處。 / 但是因為以上的文字,令我暫時停止思考「自己是善?是惡」的問題? / 因為我得到任何一個答案都會去否認 「你太善良了」「不是的,我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那麼你是個壞人」「我不是一個壞人」 - 但是不好的定義是什
Thumbnail
托爾金在他的書中編織了宗教主題,其中之一就是精靈和人類的「墮落」本質,其中隱藏著深奧的含義或真理。
Thumbnail
託爾金(Tolkien)在《魔戒》中所描繪的善惡觀不僅停留在「善者善人、惡者惡人」的表層,正如他說,沒有絕對的邪惡。這一點在故事中由託爾金通過各種角色的展示直接反饋,並帶出深層的哲學意義。